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根管
  • 6篇牙周
  • 4篇牙周病
  • 2篇牙髓
  • 2篇牙体
  • 2篇牙体牙髓
  • 2篇牙线
  • 2篇牙周炎
  • 2篇疗效
  • 2篇临床疗效
  • 2篇慢性
  • 2篇菌斑
  • 2篇根管治疗
  • 2篇根尖
  • 2篇超声
  • 2篇超声技术
  • 1篇第一磨牙
  • 1篇电子根尖定位...
  • 1篇牙齿操作长度
  • 1篇牙列

机构

  • 16篇广东医学院
  • 2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16篇郑蓉
  • 9篇潘玉霞
  • 8篇章彦彦
  • 7篇杨旭
  • 6篇章立群
  • 3篇刘学
  • 3篇邓燕
  • 3篇邓碧霞
  • 3篇杨芬
  • 3篇任英华
  • 2篇郭照中
  • 2篇陈晓涛
  • 2篇姜新宇
  • 1篇陈才展
  • 1篇张金鸽
  • 1篇艾红军
  • 1篇张恒
  • 1篇李家琪
  • 1篇陈思韩
  • 1篇吕锁荣

传媒

  • 3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当代医学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口腔材料器械...
  • 1篇吉林医学
  • 1篇牙体牙髓牙周...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2
  • 6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机用ProTaper一次性根管治疗上颌第一磨牙冠折的临床评价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机用ProTaper一次性根管治疗上颌第一磨牙冠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16例患者因冠折露髓或近髓、冠修复前需要根管治疗的216颗上颌第一磨牙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158颗牙,用机用ProtaperNiTi系统进行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照组58颗牙采用常规三次根管治疗。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后1周及12个月复查,根据疼痛及疗效评价标准,评价术后疼痛反应及远期治疗效果。结果术后两组疼痛发生率分别为3.80%及5.17%,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疗效成功率分别为98.10%及98.28%,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机用Protaper一次性根管治疗对上颌第一磨牙冠折的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郑蓉潘玉霞章立群章彦彦吕锁荣
关键词:根管治疗冠折上颌第一磨牙
牙邻间隙清洁对菌斑生物膜清除率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牙邻间隙清洁对菌斑生物膜清除率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牙周初诊患者随机分成单纯BASS刷牙组和BASS刷并邻间隙清洁组,用2%碱性品红溶液,计算出有菌斑牙面占总牙面数的百分比,记录邻面有菌斑牙面占总牙面的百分比。结果:合并邻间隙清洁组邻面有菌斑牙面占总牙面的百分比明显较单纯BASS刷牙组低。结论:研究结果提示临床医生在对患者口腔卫生宣教时不要忽略对邻面清洁的宣教,并指导患者正确地使用牙线、间隙刷、牙签、冲牙器等辅助工具,做到有效地清洁。
章彦彦陈晓涛郑蓉陈才展杨芬
关键词:牙周病菌斑生物膜牙线
根尖周吸收对Rapex5电子根尖定位仪精确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根尖周吸收对Rapex5电子根尖定位仪(EAL)精确性的影响。方法:根据病史和X线片,选择40例有根尖周吸收的根管为实验组,40例无根尖周吸收的根管作为对照组。用Raypex5测量根管工作长度,与离体直视根尖剖面最狭窄处测得的根管长度进行比较。以距根尖狭窄-0.5~0 mm为准确。结果:实验组根管工作长度的准确率为67.5%,比对照组(90%)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Raypex5测定根管工作长度的准确率较高,根尖周吸收对其精确性有一定影响。
郑蓉章立群潘玉霞章彦彦杨旭
关键词:根管工作长度
根管显微镜技术与超声技术对牙体牙髓治疗效果对比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究根管显微镜技术和超声技术应用于牙体牙髓的治疗效果,并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使用。方法选取120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牙体牙髓病患者,并对患者进行分组,编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根管显微镜治疗,而对照组患者接受超声技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治愈率治愈率也显著提高,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对照组也明显减少,而治疗时间比对照组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牙体牙髓病的患者来说,应用根管显微镜技术能够提高治愈率,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姜新宇郑蓉
关键词:超声技术牙体牙髓
应用盐酸米诺环素缓释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病48例临床研究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探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在慢性牙周病治疗中的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在试验组病例中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进行治疗,在对照组病例中使用碘甘油,并将两组的牙龈指数和牙周袋深度,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特点及优势。结果:治疗3周后,试验组牙龈指标数显著减小,试验组有74.0%的病例明显好转,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显效率仅为38.5%,治疗有效率为83.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能提高治疗效果,可作为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一种有效方法。
章立群郑蓉潘玉霞邓碧霞
关键词:牙周病盐酸米诺环素软膏
综合治疗104例牙周病患者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牙周病的临床效果,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08例牙周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综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单纯基础治疗组),各104例,治疗周期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73例,有效28例,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显效56例,有效33例,总有效率为85.6%。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综合疗法治疗牙周病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章立群郑蓉潘玉霞邓碧霞
关键词:牙周病药物辅助
IPS-Empress Ⅱ铸瓷贴面与Targis树脂贴面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比较IPS-Empress Ⅱ铸瓷贴面和Targis树脂贴面修复后3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4名患者制作IPS-Empress Ⅱ铸瓷贴面50个,22名患者制作Targis树脂贴面86个。使用改良CDA/Ryge标准对两种贴面修复后三年的颜色匹配、表面质地、边缘着色和完整性等指标进行评价,比较两者的临床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IPSEmpress II铸瓷贴面3年存留率为94.0%,Targis贴面为90.7%;IPS-Empress Ⅱ铸瓷贴面修复患者主观满意度为92.0%,Targis贴面为88.4%;两者在颜色匹配、边缘着色和边缘完整性方面没有明显差异;在表面质地上IPS-Empress Ⅱ铸瓷贴面优于Targis树脂贴面。结论:IPS-Empress Ⅱ铸瓷贴面和Targis树脂贴面均是良好的修复系统,IPS-Empress Ⅱ铸瓷贴面的表面性能优于Targis树脂贴面。
杨旭邓燕张恒任英华章彦彦郑蓉杨芬
关键词:贴面树脂
牙线与间隙刷在牙周维护期对菌斑控制的有效性比较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牙线与间隙刷在牙周维护期对菌斑控制的有效性进行比较。方法门诊102例患中重度牙周病经牙周基础治疗后进入维护期的患者;按中度及重度分2大组,每组各自再分:人工竖刷法+Bass法刷并使用牙线组;人工竖刷法+Bass法刷并使用牙间隙刷组,经基线检查后3、6、9个月复查:探诊出血指数(BOP),牙周探针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结果各组3、6、9个月复查时,PLI、BOP、PD均较基线明显改善,中度慢性牙周炎组,牙线及牙间隙刷对临床改善无明显统计学差别;重度慢性牙周组,前牙区无明显差别,后牙区牙间隙刷较牙线组临床改善明显,但无统计学意义。讨论牙线及间隙刷作为口腔卫生维护辅助邻面清洁方面没有差别,在牙周维护中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章彦彦郑蓉陈晓涛潘玉霞杨芬
关键词:牙周病菌斑牙周维护牙线
高纯铝瓷Procera ALLceram全冠修复的临床效果
2011年
目的观察和评估高纯铝瓷Procera ALLceram全冠修复体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因牙髓炎、根尖周炎、外伤、牙畸形、牙变色等各种原因造成需行牙冠修复的58例门诊患者,采用81个高纯铝瓷Procera ALLceram全冠修复体,修复3~24个月后按照美国公共健康协会的修正标准(USPHS)进行评估。结果 81件修复体,2件出现饰面瓷崩裂,3件修复体颜色为B级,余93.8%修复体在颜色、边缘着色、边缘密合度、继发龋及修复体碎裂等各项检查指标中均为A级。结论高纯铝瓷Procera ALLceram全冠修复体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
杨旭任英华邓燕郭照中郑蓉艾红军
关键词:全瓷冠
非潜入式ITI种植体的临床应用
2010年
目的评价ITI种植体用于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牙列缺损的患者,植入61枚非潜入式ITI种植体,对部分骨量不足的患者,选用短种植体,或使用上颌窦内提升术。种植体于植入后3~6个月按照常规方法完成上部结构修复。修复后观察12~18个月,按Albreksson标准进行临床效果评估。结果除1枚短植体发生种植体周围炎外,余植体稳定度好;未出现上部基台松动;牙龈组织健康;术后1年内骨吸收小于1 mm;患者主观满意率高,为94.4%(34/36)。种植成功60枚,累积成功率98.5%。结论 ITI种植体用于修复牙列缺损效果较为满意,在延期种植、上颌窦提升术及短种植体等的应用上,初期稳定性可靠,成功率高。
杨旭郭照中邓燕郑蓉刘学黄继红
关键词:牙列缺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