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安林
- 作品数:27 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安阳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课程的教学探索被引量:11
- 2011年
-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是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内容丰富、知识量大,并且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自学能力与创新精神方面,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网络教学与考核方式等方面对《金属塑性成形原理》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
- 赵亚东郝安林
- 关键词:教学
- 化学气相沉积ZrO_2涂层的表面微观形貌演变
- 2015年
- 采用ZrCl4-CO2-H2-Ar体系,在不同温度或氢气流量条件下采用常压化学气相沉积法(APCVD)通过不同沉积流程在C/C样品表面制备ZrO2涂层。用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和扫描电镜(SEM)分析涂层的物相组成和形貌特征。结果表明:随沉积温度升高,ZrO2涂层表面形貌由小颗粒堆积态向大尺寸多晶转变;氢气流量为0时,只在局部区域出现了少量ZrO2,当氢气流量为400mL/min时,ZrO2涂层晶粒尺寸较大且晶体学平面特征最明显;在氢气流量为800mL/min时沉积出现了副产物ZrC与C;在氢气流量为1600mL/min时,出现沉积副产物ZrC;连续沉积时,得到的ZrO2涂层为山峰状形貌。
- 郝振华郝安林熊翔
- 关键词:化学气相沉积氧化锆涂层微观形貌
- 真空退火对Co/Ru多层膜磁阻性能的影响
- 2015年
- 采用超高真空电子束蒸镀的方法制备了Co/Ru金属多层膜,通过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等结构分析仪器、磁性测试手段对薄膜的、微观与局域结构及磁性进行了研究.对Co/Ru多层膜样品进行真空退火处理,研究了退火后界面的变化及其对磁性和磁电阻性能的影响.退火增加了多层膜界面与表面的粗糙程度.Co/Ru界面处的互扩散和混合程度逐渐增大,多层膜的周期性有所降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负磁阻逐渐减小,同时高场下开始出现正磁阻.
- 郝安林
- 关键词:真空退火多层膜
-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模具制造工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被引量:4
- 2016年
-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模具制造工艺作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模具方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为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
- 郝安林杨建军
- 关键词:教学
- 电子束蒸发法制备Co/Ru多层膜的微观结构与磁电阻
- 2014年
- 采用电子束蒸发法制备具有不同Co层厚度的Co/Ru多层膜。采用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扫描电镜(TEM)等对多层膜的微观结构进行观察与分析,研究多层膜微观结构对多层膜磁阻性能的影响,并探讨多层膜磁阻的产生机理。结果表明:Co层的厚度tCo对于薄膜的微观结构和磁阻性能有很大影响,当tCo≥0.8 nm时Co/Ru多层膜以层状方式连续生长,且tCo越大,薄膜结晶越完整,薄膜呈现负磁阻效应;当tCo=0.5 nm时,Co/Ru多层膜为岛状生长,Co/Ru界面的不对称性使得薄膜出现正磁阻效应。
- 郝安林
- 关键词:多层膜微观结构磁电阻
- 纳米氧化锌润滑脂的制备与摩擦表面自修复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本文通过MMW-1万能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在润滑脂中添加不同比例的纳米氧化锌颗粒的减磨抗摩性能。结果表明:添加1.2%氧化锌颗粒的润滑脂与基础脂相比,摩擦系数降低了41.5%,磨斑直径减少了5.2%;磨损表面元素分析发现纳米氧化锌颗粒沉积到磨损表面,使磨损表面得到了有效的修复,显著提高了基础润滑脂的减磨抗摩性能。
- 何强郝安林
- 关键词:纳米氧化锌润滑脂减摩抗磨
- 气相沉积铁钇多层膜的磁学性能被引量:1
- 2001年
- 研究了气相沉积技术制备的Fe/Y多层膜的磁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 :当多层膜中铁层厚度减小到 1 4nm时 ,薄膜由铁磁性转变为超顺磁性 ;多层膜的饱和磁化强度随铁层厚度的减小和钇层厚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
- 郝安林张自淑潘峰
- 关键词:气相沉积磁学性能
- 热蒸镀-原位反应法制备的Mo-Si-X-C(X=Al,Ti)复相陶瓷涂层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被引量:1
- 2016年
- 采用热蒸镀原位反应法制备Mo-Si-X-C(X=Al,Ti)碳基陶瓷涂层。利用X射线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纳米压痕测试仪对涂层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表征,研究成分及热蒸镀工艺参数对涂层的物相组成、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揭示涂层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不同组分蒸镀母料在1550℃、Ar气氛条件下,由于不同蒸气压诱发各异的扩散路径,从而使原位反应生成Mo-Si-X-C(X=Al,Ti)复相陶瓷涂层的形貌、相成分及分布明显不同。添加Ti和Al元素有利于分别生成(Ti_(0.8)Mo_(0.2)Si_2相和Mo(Si,Al)_2相,促进热蒸镀过程;随着温度的升高,基体表面Si黏性减弱,同时流动性增强,涂层中钼硅化物消失;1800℃真空环境下涂层中的SiC晶粒异常长大,破坏涂层结构,导致涂层失效。力学性能表明:同时添加Al、Ti元素,形成复杂多相界面结构的23Mo-63Si-7Ti-7Al陶瓷涂层的力学性能最优,其抗压强度达到19.584GPa,显微硬度达到1848HV及弹性模量达到255.124 GPa。
- 徐永龙郝安林孙威熊翔彭铮陈耘田陈招科王雅雷
- 关键词:原位反应法SIC涂层
- 机械原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 2001年
- 本文以机械原理课程中齿轮机构一章内容为例 。
- 郝安林
- 关键词:机械原理多媒体课件课件制作
- 蹄式制动器损坏的原因分析
- 2001年
- 郝安林王梁
- 关键词:防止措施拖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