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安林

作品数:55 被引量:212H指数:8
供职机构:安阳市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安阳市科技攻关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1篇食管
  • 27篇食管癌
  • 15篇肿瘤
  • 12篇切除
  • 12篇贲门癌
  • 11篇手术
  • 11篇术后
  • 10篇外科
  • 8篇胸腔
  • 8篇胸腔镜
  • 8篇食管肿瘤
  • 8篇细胞
  • 6篇切除术
  • 6篇并发
  • 6篇并发症
  • 5篇化疗
  • 5篇癌患者
  • 4篇术前
  • 4篇外科治疗
  • 3篇胸段

机构

  • 54篇安阳市肿瘤医...
  • 4篇广州医学院第...
  • 2篇北京大学肿瘤...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安阳地区医院
  • 1篇河南省胸科医...
  • 1篇北京大学临床...

作者

  • 54篇郝安林
  • 16篇师晓天
  • 16篇梅平
  • 12篇智会先
  • 10篇耿明飞
  • 10篇王卫杰
  • 10篇侯建彬
  • 8篇周美宏
  • 8篇曹景峰
  • 8篇王虎
  • 5篇邵文龙
  • 5篇许冰
  • 5篇赵宏波
  • 4篇杨博
  • 4篇陈克能
  • 4篇周福有
  • 4篇张卫民
  • 4篇葛林虎
  • 3篇韩孝存
  • 2篇李小兵

传媒

  • 7篇河南外科学杂...
  • 5篇中国肿瘤临床...
  • 5篇郑州大学学报...
  • 4篇河南肿瘤学杂...
  • 4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中国癌症杂志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当代医学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临床医学
  • 1篇华中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 5篇2002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食管癌切除患者术前术后化疗的临床研究
2002年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前术后化疗的远期疗效。方法 食管癌患者 172例 ,随机分为术前术后化疗A组 ,单一手术B组。A组患者术前 1周连续化疗两次 ,术后第 3、5、7天各化疗 1次 ,出院休息 1~ 2周后口服化疗药物 3个月 ;B组单纯手术治疗。结果 A、B两组 5年生存率分别为 45 9%和 2 8% ,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其中Ⅲ期病例的 5年生存率分别为 40 %和 17 9% ,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术前术后化疗能显著提高食管癌尤其是Ⅲ期患者的 5年生存率 ,优于单一手术组 ,而且方法简单、安全。
郝安林智会先张一红郭兰民韩孝存耿明飞苏文中
关键词:食管癌化疗外科手术
油压脉冲式球囊扩张法对上消化道狭窄治疗的体会
2005年
目的评价油压脉冲式球囊扩张法对上消化道管腔狭窄的疗效。方法应用自制脉冲式压力器,哑铃型球囊,加强导丝及血管介入导丝,在X线导引下对109例上消化道狭窄患者进行了扩张术。结果显效82.6%(90/109)、有效12.8%(14/109)、无效4.6%(5/109)、总有效率95.4%(104/109)。结论油压脉冲式扩张法对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管腔良性狭窄的疗效好,对术后癌复发或放射治疗后短期内所致的管腔狭窄疗效较差。该方法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可靠、患者痛苦小且易接受的治疗方法。
魏秋良周福有曲永琦魏林生吕庆才张卫民郝安林
关键词:上消化道管腔狭窄
胸腔镜下食管癌的外科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胸腔镜(以下简称VATS)下微创外科治疗食管癌的适应症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采用VATS对30例Ⅰ~Ⅳ期的食管胸上、中、下段癌手术治疗中的操作方法,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成功完成26例VATS食管癌手术,4例中转V...
师晓天梅平郝安林侯建彬许冰王虎
文献传递
乌司他丁用于急性胰腺炎中的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本院诊治的4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奥曲肽)和观察组(乌司他丁),每组各22例,对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两组都没有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乌司他丁治疗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张玉华郝安林
关键词:乌司他丁奥曲肽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
食管憩室伴发食管及贲门癌26例临床分析
2004年
目的 :探讨食管憩室与癌肿的关系 ,总结其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胸外科 2 6例食管憩室伴发食管及贲门癌手术治疗资料。结果 :2 4例食管憩室均位于癌肿之上 ,仅见 2例憩室癌变 ;本组Χ线钡餐检查癌肿漏诊率为2 6.9% ,术前内镜检查癌肿确诊率 10 0 % ;2 5例均行癌肿与憩室一并切除术 ,1例贲门癌伴发食管中段憩室 ,癌肿切除后单纯行憩室切除及壁修补术 ,全组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食管憩室合并疾患较多 ,对于食管憩室患者尤其病程长者应行食管镜检 ,避免癌肿等疾患漏诊 ;
郝安林师晓天侯建彬
关键词:食管憩室贲门癌X线钡餐检查确诊率食管镜憩室切除
非小细胞肺癌中MMP-14和VEGF-D表达关系及对淋巴管生成的作用被引量:1
2013年
淋巴管生成的影响因素对恶性肿瘤进展有重要作用〔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4是MMP家族的重要成员,对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作用强,近来相关研究认为其表达与脉管生成有关〔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D是经典的淋巴管内皮生长因子,可以促进肿瘤中淋巴管生成,使肿瘤细胞进入淋巴道的途径更直接〔3〕。D2-40是最特异的淋巴管内皮标志物。本实验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MMP-14和VEGF-D对D2-40阳性的微淋巴管密度(MLVD)的影响。
王虎郝安林王卫杰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D2-40
食管内翻剥脱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食管内翻剥脱术治疗食管癌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对于2008年8月~2011年8月在安阳市肿瘤医院胸五科进行治疗的22例食管癌患者,采用食管内翻剥脱术进行治疗,对患者进行随访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22例患者均获得了随访,时间为4个月~3年,术后生存时间在3年及以上者11例,1~3年者6例,术后5例发生死亡,病死率22.7%,其中有3例由于肺转移而死亡,2例由于其它原因死亡。结论食管内翻剥脱术对于食管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其创伤较小,术后患者恢复较快,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王虎郝安林王卫杰
关键词:食管癌
脉冲式球囊扩张加服异烟肼治疗吻合口良性狭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脉冲式球囊扩张加服异烟肼治疗对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自制脉冲式油压器,哑铃型球囊,血管介入导丝及加强导丝,在500 MA X线光机配备DSA监视系统下,对100例吻合口良性狭窄患者施行了扩张术。单纯扩张组50例,扩张后加服异烟肼组(联合组)50例。结果临床观察:两组同一时间段内随访,单纯组再狭窄复诊的几率相对较高,扩张次数增多;联合组较单纯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全部病例扩张成功率达100%。结论脉冲式球囊扩张加服异烟肼后对吻合口良性狭窄的治疗效果满意,可有效抑制狭窄瘢痕的形成,疏松平滑肌组织,减少吻合口再狭窄的几率,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是一种操作比较简单,安全可靠,痛苦小,并发症少易接受的治疗新方法。
魏秋良郝安林王海彬郭海周杨文峰
关键词:吻合口良性狭窄异烟肼
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术后并发症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术后的主要并发症。方法以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安阳市肿瘤医院143例行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化疗组),另以同期行单纯手术治疗的140例食管癌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证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均经胃镜检查为食管鳞癌。化疗组和对照组术后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心律失常、乳糜胸的发生率分别为8.0%和2.7%,10.7%和3.8%,5.1%和3.6%,7.9%和6.8%,3.4%和3.1%。化疗组术后吻合口瘘和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增加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及肺部感染的风险,对切口感染影响不大。
赵宏波郝安林王卫杰
关键词:食管癌新辅助化疗术后并发症
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合理廓清范围的探讨被引量:41
2005年
目的通过分析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方式、转移规律及其与相关病理因素的关系,探讨淋巴结合理廓清范围。方法对117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行食管癌手术中摘除有癌转移的淋巴结155枚,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病理因素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无论肿瘤病理类型和临床状态如何,均有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对淋巴结转移率有明显的影响,肿瘤分化越低,浸润深度越深,淋巴结转移率越高。纵隔淋巴结转移多位于隆突下和癌旁,腹腔淋巴结转移多发生于胃左血管旁及胃小弯处。结论对胸段食管鳞癌应行常规胸、腹两野淋巴结清扫,尤其对T3和T4的患者,对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应行颈、胸、腹三野淋巴结清扫;手术中对颈部可疑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可行活组织冰冻病理检查。尽可能达到根治,提高手术疗效。
王旭广毛志福师晓天陈哲程邦昌郝安林梅平
关键词:胸段食管鳞癌廓清淋巴结转移率纵隔淋巴结转移腹腔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