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丹丹

作品数:15 被引量:80H指数:4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阻塞性
  • 3篇慢性
  • 3篇慢性阻塞性
  • 3篇肺疾病
  • 2篇动脉
  • 2篇动脉壁
  • 2篇性关节炎
  • 2篇血管
  • 2篇体层摄影
  • 2篇体层摄影术
  • 2篇主动脉
  • 2篇主动脉壁
  • 2篇主动脉壁内血...
  • 2篇阻塞性肺疾病
  • 2篇细胞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结
  • 2篇淋巴结转移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类风湿

机构

  • 13篇川北医学院附...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厦门市中医院
  • 1篇重庆市中医院
  • 1篇南充市中医医...

作者

  • 13篇郭丹丹
  • 11篇李睿
  • 10篇李春平
  • 5篇陈天武
  • 3篇郭钧忠
  • 2篇张小明
  • 2篇王唯成
  • 1篇刘霞
  • 1篇杨帆

传媒

  • 4篇川北医学院学...
  • 4篇国际医学放射...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磁共振成像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壁内血肿的诊断价值
2012年
目的:探讨主动脉壁内血肿(aortic intramural hematoma,IMH)的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r tomography,MSCT)特征及其临床价值。方法:经MSCT血管成像(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r tomography angiography,MSCTA)诊断的IMH21例,使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应用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和曲面重建,观察并统计分析IMH受累解剖部位及其分型、IMH影像学特征、IMH厚度对受累主动脉管径的影响、并发主动脉溃疡情况、继发改变。结果:①受累解剖部位及其分型:主动脉弓、升主动脉、胸段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受累分别占2例、4例、12例及16例,以降主动脉最常见(P<0.05);按照Standford分型标准,A型4例,B型17例;无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双肾动脉及肠系膜下动脉受累。②IMH影像学特征:平扫呈环形或新月形的稍高密度影,增强扫描无强化,环形和新月形稍高密度影分别占2例、19例;IMH壁内钙化内移占15/21(71.43%),与未见壁内钙化内移之间的IM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IMH厚度与受累主动脉管径的关系:血肿厚度平均(8.81±3.70)mm,受累主动脉管径平均(32.58±6.59)mm,两者之间比值以小于1/4者为主,占17/21(80.95%)(P<0.05)。④并发主动脉溃疡:表现为主动脉管壁不光滑,并可见局限性龛影形成,本组病例中合并主动脉溃疡4例。⑤继发改变:左心增大(左心室增大占2例,左心室及左心房均增大占4例);胸腔积液6例。结论:MSCT血管成像能够反映IMH的影像学特点,可作为IMH的重要检查方法。
郭钧忠郭丹丹李春平李睿陈天武
关键词:主动脉壁内血肿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HRCT肺小血管面积定量测量与COPD小气道功能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HRCT)肺小血管面积与肺截面积比值(%CSA)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部小气道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入院的连续性COPD患者105例,同时纳入年龄、性别相匹配健康对照组100例。所有纳入者均接受胸部HRCT扫描及肺功能检查。分析所有纳入者的主要小气道肺功能指标(MMEF%、MEF50.00%及MEF25.00%)及脉冲震荡指标IOS(Z5、R5、R20、Fres、X5)。采用Image图像处理软件测量分析基于HRCT的%CSA参数,包括肺小血管截面积<5 mm^(2)(%CSA_(<5))及5~10 mm^(2)(%CSA_(5-10))。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COPD组与对照组间肺功能及HRCT参数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COPD组%CSA与肺功能小气道指标、IOS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最后利用ROC曲线评价%CSA指标评估COPD患者小气道功能障碍的诊断效能。结果COPD组患者小气道肺功能指标(MMEF%、MEF50.00%及MEF25.00%)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随COPD疾病的严重程度增加而逐渐减小。IOS指标Z5、R5、Fres均较对照组增高,X5降低;不同严重程度COPD组Z5、R5、Fres逐渐增大。COPD组%CSA_(<5)、%CSA_(5-10)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CSA_(<5)在不同COPD分组患者中也均有明显差异(P<0.05)。COPD患者肺功能小气道肺功能指标(MMEF%、MEF50.00%、MEF25.00%)均与%CSA_(<5)、%CSA_(5-10)呈显著正相关;IOS指标(Z5、R5、Fres)均与%CSA呈负相关(P<0.05)。ROC结果显示%CSA_(<5)及%CSA_(5-10)诊断患者小气道功能障碍的AUC值分别为0.959及0.931;当选择%CSA_(<5)的阈值为0.71%时,诊断COPD患者小气道功能障碍有着较好的敏感性(89.30%)及特异性(93.80%)。结论HRCT肺小血管面积定量测量指标%CSA_(<5)及%CSA_(5-10)与小气道功能有着较好的相关性,并可用于准确评估COPD患者小气道功能障碍,具有较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刘霞刘霞郭丹丹李春平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小气道功能
类风湿性关节炎肺部病变的HRCT表现和吸烟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采用高分辨率CT(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分析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肺部病变,并探讨吸烟与RA肺部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分析98例RA患者胸部HRCT表现,对患者肺组织在HRCT上的受累程度进行半定量评分,探讨其与病程、年龄及吸烟指数的相关性,并比较吸烟及未吸烟患者肺部病变的差异。结果 (1)RA患者胸部HRCT异常改变以"网"状影和小叶间隔增厚最常见。肺间质病变主要分布于双下肺基底部及胸膜下区;(2)肺部病变的发生率与病程无关,肺受累程度与年龄呈中等程度正相关。HRCT异常表现以"网"状影为主的患者平均病程大于病变以"磨玻璃"影为主的患者;(3)吸烟患者及未吸烟患者最常见的异常改变分别为肺气肿及小叶间隔增厚;吸烟组肺气肿及支气管扩张的发生概率高于未吸烟组。结论RA肺部病变主要累及肺间质及气道,吸烟患者气道多受累,老年患者受累程度较重;病程越长,病变纤维化程度越严重。
李睿李春平郭丹丹陈天武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肺部病变
3.0MRI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右心室功能早期改变的应用研究
目的:3.0MRI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右心室功能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对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科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按照临床严重程度的功能分级,分为Ⅰ、Ⅱ、Ⅲ、Ⅳ组)以及健康志愿者(第Ⅵ组)进行3.0MRI...
郭丹丹李春平
文献传递
肺原发性软组织巨细胞瘤1例被引量:1
2020年
患者女,65岁,因"发现肺部肿块1个月,反复咳嗽、发热10天"就诊。查体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16.130μg/L),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0.8ng/ml),胃泌素释放肽前体(60.89pg/ml),癌胚抗原(0.18μg/L)。胸部CT:左肺下叶7.1cm×6.9cm肿块,边界清晰,密度不均匀,内见斑片状低密度区(图1A),增强后实性部分轻度不均匀强化,中央见片状低-无强化区(图1B);双肺多发小结节伴钙化。
刘霞郭丹丹李春平李睿
关键词:巨细胞瘤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多层螺旋CT对可切除性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的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可切除性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不同T分期病人胸腹部转移淋巴结CT表现及分布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329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同时伴淋巴结转移的病人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男225例,女104例,年龄38~82岁,平均(55.8±9.2)岁。根据原发肿瘤是否浸润肌层将病人分为2组(pT_1及p T_(2-3))。通过观察多层螺旋CT颈胸腹部淋巴结大小、密度及强化方式等综合判断淋巴结转移,采用Kappa检验对转移淋巴结的影像及病理学结果进行一致性评估,同时观察不同T分期病人转移淋巴结优势分布区域。结果329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病人中,pT_1病人51例(51/329,15.5%),pT_(2-3)病人278例(278/329,84.4%)。MSCT共发现转移淋巴结967枚,其诊断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转移淋巴结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较好(κ=0.708)。胸段食管癌病人最常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区域为上纵隔及胃周区域。p T_1组病人中,原发肿瘤位于胸上段最常见淋巴结转移区域为上纵隔区,位于胸中、下段最易发生胃周区域淋巴结转移,中下纵隔及腹腔区域转移较少。p T_(2-3)组中,胸上中段及下段食管癌最常见淋巴结转移区域分别为上纵隔区及胃周区,而中、下纵隔淋巴结转移率较pT_1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对评估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有较高的准确性,且食管癌不同T分期病人的淋巴结转移区域有明显差别。
郭丹丹李睿陈天武张小明王唯成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淋巴引流
多层螺旋CT对结肠癌术前淋巴结转移诊断价值的研究被引量:29
2018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诊断结肠癌术前腹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7年1月间在我院经手术病理确诊为结肠癌的58例病人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男32例,女26例;年龄31~78岁,平均(49.58±14.28)岁。对术前MSCT检测到的腹腔可疑转移淋巴结进行分析,分别以淋巴结短径、相对强化值及综合上述2种参数等作为判定淋巴结转移的标准,并采用Kappa检验对MSCT诊断及术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进行分析。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后发现,以淋巴结短径≥8 mm、相对强化值≥50 HU及短径≥5 mm且相对强化值≥30 HU作为判断淋巴结转移的标准时MSCT诊断与病理结果一致性相对较好(κ分别为0.809、0.764、0.786)。在不同的腹腔淋巴结分布区域,上述3种诊断标准用于肠旁淋巴结组时,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较好(κ分别为0.816、0.802、0.800),用在肠系膜中及肠系膜根部淋巴结组时,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中等(κ分别为0.631、0.673、0.574及0.527、0.626、0.502)。结论 MSCT可根据淋巴结大小、强化差值等参数对结肠癌病人术前淋巴结转移做出判断,从而为评估临床预后提供重要信息。
王唯成李睿陈天武张小明郭丹丹
关键词:结肠癌淋巴结转移病理学
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肺间质病变的HRCT表现及危险因素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相关间质性肺疾病(ILD)的胸部高分辨率CT(HRCT)表现,并探讨发生RA-ILD的临床及实验室危险因素。方法:根据是否合并ILD将接受胸部HRCT检查的471例连续性RA患者分为RA-ILD(n=273)组和非RA-ILD组(n=198)。分析RA-ILD患者的HRCT表现及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并探讨RA患者发生ILD及RA-ILD患者进展为普通间质性肺炎(UIP)的危险因素。结果:RA-ILD组患者年龄更大,男性比例更高(P<0.05),且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率更高(P<0.05)。RA-ILD组患者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IgM、IgA水平均高于非ILD组(P<0.05)。RA-ILD患者的HRCT以小叶间隔增厚最为常见,其次为胸膜下线、网格影、磨玻璃影及蜂窝影,且蜂窝影多见于男性患者。多因素二分类逻辑回归结果发现年龄增大(OR=1.12,95%CI:1.09~1.15,P<0.001)、男性患者(OR=1.74,95%CI:1.04~2.93,P=0.036)及C反应蛋白增高(OR=1.01,95%CI:1.00~1.01,P=0.022)是发生RA-ILD的独立危险因素。RA-ILD患者中,各临床因素及实验室指标与发生UIP型间质性肺疾病均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年龄增大、男性及C反应蛋白增高可能是RA患者发生ILD的危险因素,且男性患者发生UIP概率更高。
郭丹丹郭丹丹贾霜冯钰玲王菲瑶杨帆杨帆李睿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间质性肺疾病高分辨率CT
腰5横突骨折与骨盆骨折稳定性及腹腔组织损伤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骨盆患者中,腰5横突骨折与骨盆骨折稳定性及腹腔组织损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83例因骨盆骨折收治入院患者的骨盆及腹腔多层螺旋CT表现,按照Tile分型对各患者骨盆骨折情况进行分类,并探讨腰5横突骨折与骨盆骨折稳定性及合并盆腹腔脏器损伤的相关性。结果:(1)51例患者腰5横突骨折,其中A型骨折2例(2/37,5.4%),B型17例(17/101,16.8%),C型骨折32例(32/45,71.1%);L5横突骨折在C型患者中发生率明显高于A型及B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预测骨折稳定性的比值比(odds ratio,OR)为8.84;(2)59例患者腹腔组织脏器损伤,其中20例合并腰5横突骨折,7例合并非腰5横突骨折(椎体、椎弓根及棘突),3例同时合并腰5椎体及横突骨折,29例未见腰椎骨折。合并腰5横突骨折患者腹部脏器损伤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其预测腹部脏器损伤的的OR值为3.52;合并腰5横突骨折患者的腹部损伤严重度评分明显高于非腰5横突骨折患者患者(3.58±0.89 vs.2.93±0.55,P=0.005)。结论:腰5横突骨折与骨盆骨折的稳定性及是否合并盆腹腔脏器损伤相关,并可作为预测骨盆骨折稳定性、合并盆腹腔脏器损伤及其严重程度的预测因素。
郭丹丹李春平李睿
关键词:不稳定性骨盆骨折腹部脏器损伤
主动脉壁内血肿的比较影像学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11年
主动脉壁内血肿(IMH)因其独特的病理特征和临床表现而引起广泛的关注。近年来,随着IMH发病率的增加及各种横断位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CT、MRI及超声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提高了对IMH的认识。主要阐述IMH的病理特征及其影像学诊断,并探讨多层螺旋CT、MRI、超声检查及血管造影术在本病诊断中的价值;旨在提高本病的诊断率,并为确定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探讨最合适的常规影像检查方法。
郭钧忠李春平郭丹丹陈天武李睿
关键词:主动脉壁内血肿超声检查血管造影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