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方明

作品数:20 被引量:60H指数:4
供职机构: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烟台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心肌
  • 4篇超声
  • 3篇动脉
  • 3篇心动图
  • 3篇心肌梗死
  • 3篇血流
  • 3篇血栓
  • 3篇再灌注
  • 3篇术后
  • 3篇梗死
  • 3篇灌注
  • 3篇肺栓塞
  • 3篇超声心动图
  • 2篇导管
  • 2篇导管消融
  • 2篇心房
  • 2篇心房颤动
  • 2篇心功能
  • 2篇血管
  • 2篇炎症

机构

  • 17篇烟台市烟台山...
  • 5篇天津医科大学
  • 3篇甘肃省人民医...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山东大学
  • 1篇胜利油田中心...
  • 1篇泰安市中心医...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潍坊市人民医...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滨州市人民医...
  • 1篇淄博市中心医...
  • 1篇威海市立医院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9篇郭方明
  • 5篇王效浣
  • 5篇李广平
  • 4篇夏爱君
  • 3篇杨军
  • 3篇刘文波
  • 3篇唐燕
  • 2篇罗小东
  • 2篇周建民
  • 2篇许纲
  • 2篇赵岚
  • 2篇陈欣
  • 1篇王元新
  • 1篇范觉新
  • 1篇魏福江
  • 1篇刘玉法
  • 1篇孔立
  • 1篇张守红
  • 1篇张焕轶
  • 1篇王甲莉

传媒

  • 3篇中国综合临床
  • 3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中国超声诊断...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航海医学...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2
  • 1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早期应用左西孟旦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NT-proBNP水平升高患者的安全性与疗效分析(EMS-AHF研究)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探讨首次医疗接触24 h内应用左西孟旦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合并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升高患者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全国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对照研究。2017年10月至2021年10月纳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等14家中心255例经急诊或门诊入院的NSTEMI合并NT-proBNP升高的患者,通过区组随机分组(block=4)按1︰1随机分为左西孟旦组(129例)和对照组(126例)。其中男性142例、女性113例,年龄65(58~70)岁。主要结局指标为随机化后第3天NT-proBNP水平及第5天NT-proBNP较基线的变化率。次要结局指标为第5天NT-proBNP水平下降超过30%的比例、住院期间和6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用药期间的安全性及卫生经济学指标。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第3天NT-proBNP水平,左西孟旦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66(455,1960)比1118(459,2417)ng/L;Z=-1.25,P=0.21],第5天NT-proBNP较基线变化率,左西孟旦组显著高于对照组[67.6%(33.8%,82.5%)比54.8%(7.3%,77.9%);Z=-2.14,P=0.03]。左西孟旦组与对照组第5天NT-proBNP较基线下降超过30%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7.5%(100/129)比69.0%(87/126);χ^(2)=2.34,P=0.13],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6个月MAC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7%(6/129)比7.1%(9/126);χ^(2)=0.72,P=0.40;14.7%(19/129)比12.7%(16/126);χ^(2)=0.22,P=0.64]。住院期间对照组有4例发生全因死亡[0(0/129)比3.2%(4/126),P=0.06],但两组患者6个月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test,P=0.18)。用药期间(第0~1天)两组均未发生休克、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等不良事件或严重不良事件。卫生经济学方面,住院总费用[34591.00(15527.46,59324.80)比37144.65(16066.90,63919.00)元;Z=-0.26,P=0.80]及总住院时长[9(8,12)比10(7,13)d;Z=0.72,P=0.72]左西孟旦组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
徐峰边圆张国强高璐瑶刘玉法刘同祥李刚宋瑞雪苏立军周衍菊崔家玉燕宪亮郭方明张焕轶李庆辉赵敏马礼坤由倍安王革孔立马建亮周新福常泽龙唐振宇于丹玉程凯薛丽李笑庞佼佼王甲莉张海涛于学忠陈玉国
关键词:左西孟旦利钠肽心肌梗死早期干预
血管平滑肌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的哲学思维被引量:1
2008年
随着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步意识到细胞凋亡的存在及其相互之间的矛盾关系,对动脉粥样硬化的认识亦由从形态结构和生化组成等描述病变,发展为在细胞乃至分子基因水平上的深入研究,发现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从哲学角度探讨血管平滑肌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的作用,有助于科学的发现疾病的本质。
王效浣李广平郭方明
关键词:哲学思维血管平滑肌细胞动脉粥样硬化细胞增殖细胞凋亡
超声心动图急性肺栓塞溶栓治疗的评估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观察急性肺栓塞患者溶栓抗凝治疗前后肺动脉栓子、右心结构及收缩功能的改变。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对2002年12月至2006年4月间经肺动脉CT或肺血管造影证实的3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行溶栓治疗,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观察治疗前、治疗后24~30h、1个月的肺动脉栓子、主肺动脉及其分支内径、右房室内径,右室前壁运动幅度、右室舒张末期容积、右室射血分数,三尖瓣返流、肺动脉收缩压等指标。结果30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溶栓治疗24~30h后右房室结构明显改善,表现为右房长径及横径、右室前后径及横径、主肺及右肺动脉内径、右室舒张末期容积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回缩(P〈0.01),右室前壁运动幅度、右室射血分数有所增加(P〈0.01),肺动脉收缩压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1个月后右房室大小、主肺及右肺动脉内径、右室舒张末期容积、右室前壁运动幅度及肺动脉收缩压等仍有恢复(P〈0.05或P〈0.01)。5例患者主肺动脉和/或右、左肺动脉内检出栓子,溶栓后栓子逐渐消失。结论超声心动图可动态、实时、无创评价急性肺动脉栓塞溶栓治疗效果,尤对血栓的溶解、右房室结构、右室超负荷及肺动脉高压的变化有独到的价值。
郭方明夏爱君唐燕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急性肺栓塞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筛选房间隔缺损行封堵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 探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筛选评价介入封堵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的可行性。方法 33例确诊的ASD患者,术前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测量缺损大小、形态、位置及周边结构,所有病例均采用Amplatzer封堵器封堵。结果 31例封堵成功,TEE测量ASD最大径32mm,最小和径5mm(16.3±5.8),选用封堵器大小10~36mm(20.9±6.1),二者呈直线相关(r=0.95),2例失败。对ASD边缘较软、较薄、摆动或飘动者,设为无效边缘,所测缺损孔直径更接近封堵器直径。结论 TEE是可对拟行封堵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术前筛选,值得推广。
王亚君郭方明王莉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导管插入术
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经临床综合诊断(包括核素肺灌注扫描或CT血管造影)确诊为急性肺栓塞的患者46例进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超声心动图直接检出右室内血栓1例,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分支血栓5例。右心异常改变者26例(包括超声直接检出血栓的6例),其中右房室增大19例;右室收缩功能减退21例;室间隔左移、左室短轴切面室间隔向左室膨突呈"D"型改变1例;室间隔运动幅度减低13例;主肺动脉及右肺动脉增宽22例;三尖瓣中量以上返流23例;肺动脉收缩压增高23例,范围在33~81mmHg(62.87±23.46mmHg),治疗后肺动脉压明显下降,范围在21~52mmHg(34.26±13.52mmHg)。结论:动态经胸超声检查是急诊诊断和治疗急性肺栓塞中重要无创影像诊断手段。
康丽君费建文唐燕陈晓伟夏爱君郭方明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检查肺栓塞
联合应用抑肽酶和凝血酶原复合物减少心脏恶病质瓣膜替换术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2007年
目的探讨心脏恶病质瓣膜替换术时联合应用抑肽酶和凝血酶原复合物对术后凝血机制恢复的影响。方法40例适合心脏恶病质瓣膜替换术的患者,按体外循环时间长短,平均进入实验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在麻醉后转机前静脉滴注抑肽酶100~150万kIU,预充液中加150~200万kIU。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凝血酶原复合物10~20 PE/kg。结果术后实验组凝血酶原时间(PT)较对照组更接近正常(P<0.01)。术后18 h出血量实验组较对照组减少45.59%,输血量减少46%(P<0.01)。结论心脏恶病质瓣膜替换术联合应用抑肽酶和凝血酶原复合物能更有效地恢复术后凝血机制,从而进一步减少术后出血。
杨军娄德剑罗小东郭方明姜文升王开岩魏福江
关键词:瓣膜替换术抑肽酶凝血酶原复合物
肺血栓栓塞患者右心功能的临床研究
2008年
目的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肺血栓栓塞患者的右心功能。方法 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31例肺血栓栓塞患者(研究组)右心室壁运动及右心室收缩整体功能,并计算其右心功能指数,以31例同年龄组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相似的志愿者为对照。结果 肺血栓栓塞患者右房室内径及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主肺及右肺动脉内径均大于对照组(P〈0.01);右心室前壁运动幅度、右心室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P〈0.01)。三尖瓣前向血流频谱显示,研究组早期充盈E峰减低,E/A比与对照组相比下降(P〈0.01);研究组等容舒张期和等容收缩期延长,右心室射血期缩短,右心室心肌工作指数增大(P〈0.01),右心室心肌工作指数与右心室射血分数(r=0.78,P〈0.01)、等容舒张期和等容收缩期有高度相关性(r分别为0.88、0.57,均P〈0.01)。结论 肺血栓栓塞患者右心舒缩功能下降,右心室心肌工作指数可较敏感反映这一变化。
郭方明李广平唐燕宋修芹杨军
关键词:肺血栓栓塞心脏超声右心功能
缬沙坦治疗海员高血压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孙志刚郭方明杨国宽
关键词:高血压海员意疗
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治疗后左心房结构和功能变化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分析导管消融术后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左心房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方法3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房颤组)在EnsiteNvaX三维标测系统下,完全肺静脉电解剖隔离,应用超声心动图于手术前和术后24h、1周、1个月测量左心房内径及容积、二尖瓣跨瓣压差,多切面测定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和晚期运动峰值速度,取平均值并计算其比值;以同年龄组非心房颤动志愿者32例为对照(对照组)。结果房颤组均达到完全肺静脉隔离,随访1个月无复发;房颤组患者术前左心房内径及容积均大于对照组(P均〈0.01),术后24h左心房容积较术前扩大(P〈0.05),术后1周缩小(P〈0.05),术后1个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尖瓣环晚期运动峰值速度房颤组术前较对照组减低(P〈0.01),术后24h较术前减低(P〈0.05),1周后增加(P〈0.05或P〈0.01),1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管消融术是治疗阵发性房颤的有效方法,术后24h左心房有所扩张、收缩功能减低,但1周好转,1个月时接近术前,可能与消融对左心房损伤后修复过程有关,提示术后应重视血栓的风险和手术的损伤。
王效浣李广平郭方明许纲曹云山
关键词: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左心房结构
声学密度定量及声学定量技术评价心肌梗塞患者的左心功能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应用声学密度定量及声学定量技术评价梗塞心肌组织特征及功能状况。方法 :应用声学密度定量技术 (AD) ,分别测定 3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 (梗塞组 )及 30例正常人 (对照组 )相应部位心肌及心包的背向散射积分 (IBS) ,二者比值作为心肌 IBS校正值 (IBS% ) ,舒张末期与收缩末期 IBS差值与心包 IBS的比值 (即 CVIB)作为心肌 CVIB的校正值 (CVIB% ) ;应用声学定量技术 (AQ)测定各自的左室射血分数 (EF)、峰值排空率 (PER)、峰值快速充盈率 (PRFR)。结果 :梗塞心肌的 IBS和 IBS%高于对照组心肌的 IBS及 IBS%(P<0 .0 1 ) ,梗塞心肌的 CVIB和 CVIB%与对照组心肌比较显著降低 (P<0 .0 1 ) ;梗塞组左室 EDV和 ESV均较对照组增高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 ;梗塞组 EF、峰值排空率 (PER)、峰值快速充盈率 (PRFR)较对照组降低 (P<0 .0 1 )。结论
郭方明宫国建宋秀媛范民忠周建民
关键词:声学密度定量声学定量技术评价心肌梗塞左心功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