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艳

作品数:20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肝炎
  • 7篇病毒
  • 6篇干扰素
  • 5篇肝炎病毒
  • 4篇核心蛋白
  • 4篇丙型
  • 3篇蛋白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2篇蛋白质
  • 2篇蛋白质类
  • 2篇治愈
  • 2篇治愈率
  • 2篇细胞
  • 2篇临床治愈
  • 2篇临床治愈率
  • 2篇麻醉剂
  • 2篇慢性
  • 2篇慢性乙型
  • 2篇慢性乙型肝炎

机构

  • 20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泸州医学院附...

作者

  • 20篇郭艳
  • 16篇毛青
  • 8篇程玲
  • 7篇洪国祜
  • 5篇刘明
  • 4篇何长龙
  • 4篇谭朝霞
  • 3篇邓樱
  • 2篇兰林
  • 2篇陈耀凯
  • 2篇张绪清
  • 2篇游建平
  • 2篇向小梅
  • 1篇李茂仕
  • 1篇邓国宏
  • 1篇吴全新
  • 1篇朱季香
  • 1篇蒋黎
  • 1篇胡亚君
  • 1篇刘国栋

传媒

  • 7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中华实验和临...
  • 2篇中华肝脏病杂...
  • 2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华医学会病...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7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CV Core蛋白与IFN敏感性相关结构及功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011年
目的生物信息学工具分析不同基因型HCVCore蛋白与IFN敏感性相关的结构功能及差异。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对不同基因型HCVCore蛋白二级结构、三级结构、修饰位点及主要功能结构域预测分析。结果HCVCore蛋白氨基酸序列、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各型间存在差异,可能存在酰胺化、cAMP依赖的激酶、PKC、TYR磷酸化等修饰位点及与两性蛋白SH3结构域、ERK、PKC相互作用的区域。结论不同基因型HCVCore蛋白结构功能不同影响IFN治疗敏感性。
程玲郭艳洪国祜毛青
关键词:丙型病毒核心蛋白质类生物信息学分析干扰素类
基于pJFH-1的HCV全基因组扩增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基于pJFH-1建立能稳定扩增HCV全基因组的长链PCR方法。方法以pJFH-1为测试模板,通过优化PCR扩增中各个重要环节,包括引物的选择、甘油和/或DMSO最适浓度的筛选、循环条件的摸索等,建立能稳定扩增HCV全基因组的长链PCR方案。结果高Tm值(>65℃)的引物更有利于HCV全基因组的扩增;5%、10%甘油或5%DMSO可显著提高PCR扩增的特异性和扩增效率,且甘油的促进作用优于DMSO;双温法较三温法能获得更高产量的PCR产物。结论通过优化长链PCR反应体系及条件,成功实现HCV基因全长的扩增。
郭艳兰林何长龙洪国祜程玲毛青
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对早期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核苷(酸)类似物[nucleot(s)ides analogues,NAs]抗病毒治疗对早期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epatitis B virus associ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感染病研究所住院的早期HBV-ACLF患者618例,其中男性568例,女性50例,年龄12~77(41.29±11.38)岁。根据有无联合NAs抗病毒治疗将患者分为抗病毒组(546例)和对照组(72例)。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NAs抗病毒治疗对早期HBV-ACLF患者预后的影响。回顾性分析比较基线特征和治疗6个月后的自然生存率。结果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是否抗病毒治疗、性别、年龄、血浆Na+浓度、血清总胆红素和白细胞是影响早期HBV-ACLF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抗病毒组的自然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2.0%vs36.1%,P<0.05)。不同抗病毒方案的自然生存率依次为:恩替卡韦(56.4%)>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55.2%)>拉米夫定(5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HBV-ACLF患者使用NAs抗病毒治疗可提高自然生存率。
刘慧敏张绪清郭艳刘明毛青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慢加急性肝衰竭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预后
腺病毒介导CTLA4Ig转染正常人肝细胞株的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CTLA4Ig基因转染正常人肝细胞株L02后,CTLA4Ig在L02细胞内的表达、生物学活性以及对L02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重组腺病毒载体Ad-CTLA4Ig-EGFP转染体外培养的正常人肝细胞株L02,观察绿色荧光在细胞内的表达情况。以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ELISA等方法检测CTLA4Ig在L02细胞内、外的表达情况;通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检测尿素合成能力观察转染前后L02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转染后的L02细胞与大鼠脾脏细胞共培养,通过检测脾脏细胞增殖情况评价表达CTLA4Ig的L02细胞在体外的免疫耐受活性;收集共培养体系中的大鼠脾脏细胞,再分别与正常L02细胞、HeLa细胞共培养,检测脾细胞增殖情况以评价转染后L02细胞免疫耐受的特异性。结果转染后的L02细胞可在细胞质内大量表达CTLA4Ig蛋白,并分泌至培养上清中;转染后L02细胞生长速度无明显改变(P>0.05),单个细胞尿素合成能明显升高[(0.56±0.01)pmol/d,P<0.01];转染后的L02细胞在体外可显著抑制大鼠脾脏细胞的增殖(抑制率约为36.8%,P<0.05),被抑制后的大鼠脾脏细胞在正常L02细胞刺激下增殖较低,但在HeLa细胞刺激下则可显著增殖(P<0.01)。结论Ad-CTLA4Ig-EGFP转染后的L02细胞可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CTLA4Ig,并在体外表现出显著的具有抗原特异性的免疫抑制活性。
刘潇聪陈耀凯李俊刚刘国栋谭朝霞郭艳程玲王宇明
关键词:CTLA4IG腺病毒载体L02细胞
HIV/HCV患者HCV自发清除率及其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目的探讨HIV合并感染对HCV自发清除产生的影响及主要的相关因素。方法在Pubmed中收集2010年11月之前的所有全文中包括'HCV'和'Spontaneous clearance'的英文文献。采用STATA 11.0...
洪国祜郭艳程玲毛青
文献传递
双核酶自切割HCV全基因组复制子的构建及其体内外复制的特性
2013年
目的建立可在细胞内直接启动HCV复制并且能产生感染性病毒颗粒的HCV全基因组复制子,进行HCV体内外实验研究。方法在HCVJFHl及JFHl/GNDcDNA序列两侧分别加上核酶序列与pcDNA3.1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RZ-JFHI和pcDNA3.1-RZ-JFHl/GND。用重组质粒直接转染Huh7.5细胞及进行昆明小鼠尾静脉高压注射。定量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血清学检查分别检测其体内外复制的特性。结果在16周的检测期内,从转染HCV复制子的Huh7.5细胞培养上清液中持续稳定地检测出1×10b~3×106拷贝/ml的HCVRNA(非稳定转染),产生的病毒颗粒具有感染性。在尾静脉高压注射HCV复制子的昆明小鼠,检查到短暂的病毒血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未能发现HCV抗原阳性细胞,未检测到血清中HCV特异性抗体。结论构建的HCV复制子在体外能长期、稳定及高效的产生感染性病毒颗粒,但体内实验未能获得预期效果,可能与HCVJFHl病毒株的特殊性有关。所建立的HCV全基因组复制子可用于HCV病毒学及抗病毒药物筛选等方面的研究。
何长龙刘青山郭艳朱研毛青兰林
关键词:肝炎病毒丙型HUH7昆明小鼠
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与肝病
2010年
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成体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由于其广泛存在于脂肪组织中,取材容易,获得率高而有望成为组织工程和基因工程中新的干细胞来源,极具临床应用及基础研究前景。本文对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多向分化潜能及其在肝脏疾病治疗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
陈耀凯郭艳
关键词: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肝脏疾病
中国HCV基因型分布模式的系统性分析
目的系统的描述目前中国境内HCV基因型分布模式,同时归纳中国境内15年间HCV基因型分布模式的变迁规律。方法在PubMed、ISI和EBSCO中检索1995年至2010年9月中国各地HCV分子流行病学中英文文献。按照地域...
洪国祜郭艳程玲毛青
文献传递
表面麻醉剂在临床中的运用
表面麻醉剂起源于19世纪中后期,直到20世纪中期才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最早用于表面麻醉的药物是可卡因,但由于其使用不当可产生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毒性,故目前已不常用。临床上过去主要通过局部注射浸润性麻醉药达到麻醉效果,但注...
游建平郭艳
关键词:表面麻醉剂可卡因局部注射麻醉效果
文献传递
P364L突变降低UGT1A1酶对非结合胆红素的催化活性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1A1的P364L突变型(c.1091 C>T)对催化非结合胆红素葡糖醛酸化的影响。方法构建含有UGT1A1编码序列的野生型和P364L突变型质粒,转染HEK293细胞,表达野生型与突变型蛋白;Western blot验证野生型和P364L突变型蛋白表达情况;超声裂解细胞提取表达蛋白;设计两组反应,野生型为对照组,P364L突变型为实验组,分别催化非结合胆红素反应,HPLC定量检测两组中非结合胆红素浓度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中非结合胆红素的浓度随着时间的延长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而结合胆红素的浓度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实验组中非结合胆红素浓度下降程度远小于对照组,未见明显的结合胆红素峰值;反应30 min时计算酶的活性P364L突变型为野生型的14.2%。结论突变酶UGT1A1-P364L催化非结合胆红素能力较野生型明显降低。
唐怡邓国宏李露锋郭艳吴全新毛青
关键词:胆红素突变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