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连生

作品数:70 被引量:1,029H指数:18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5篇农业科学
  • 6篇经济管理
  • 4篇生物学
  • 3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7篇水分
  • 16篇土壤
  • 12篇油松
  • 11篇树种
  • 8篇土壤水
  • 8篇土壤水分
  • 8篇人工林
  • 8篇阔叶
  • 7篇水分胁迫
  • 7篇水势
  • 7篇胁迫
  • 7篇含水量
  • 6篇油松人工林
  • 6篇植被
  • 6篇耐旱
  • 6篇阔叶树
  • 6篇光合速率
  • 5篇耐旱性
  • 4篇叶水势
  • 4篇幼树

机构

  • 60篇内蒙古农业大...
  • 7篇内蒙古林学院
  • 2篇包头师范学院
  • 2篇包头市园林科...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内蒙古社会科...

作者

  • 67篇郭连生
  • 50篇田有亮
  • 15篇何炎红
  • 8篇陈晓燕
  • 5篇叶冬梅
  • 5篇秦佳琪
  • 5篇韩胜利
  • 4篇王海燕
  • 4篇德永军
  • 4篇莎仁图雅
  • 3篇王玉霞
  • 3篇左轶璆
  • 3篇白静
  • 2篇宋保民
  • 2篇朱美云
  • 2篇包志刚
  • 2篇格日勒图
  • 2篇刘玉军
  • 2篇毛斌
  • 2篇张海东

传媒

  • 18篇内蒙古农业大...
  • 12篇干旱区资源与...
  • 6篇内蒙古林学院...
  • 4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林业科学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内蒙古科技与...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现代农业科技
  • 2篇阴山学刊(自...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内蒙古林业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中国沙漠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前沿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4篇2010
  • 9篇2009
  • 6篇2008
  • 6篇2007
  • 5篇2006
  • 10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2
  • 4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6
  • 3篇1994
  • 1篇1993
  • 3篇1992
  • 1篇1990
  • 1篇1989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乌兰布和沙漠不同沙地类型土壤水分特征的研究被引量:28
2004年
通过对乌兰布和沙漠不同沙地水分状况研究表明 :根据流动沙地土壤水分垂直分布状况可划分为 :表层干沙层、湿度变化层、稳定层 ;白刺灌丛沙堆与流动沙地相似 ,但层次区分与流动沙地略有差异 ;流动沙地各层湿沙含水量均高于白刺灌丛沙堆 ;流动沙地迎风坡不同坡位含水量均呈现 ;坡上部 <坡中部 <坡下部 :固定沙地丘间低地 8月份土壤含水量小于 9月份 ;
秦佳琪托亚叶冬梅何炎红田有亮郭连生
关键词:土壤水分
油松小枝在不同水分亏缺下恢复吸水能力的研究
2003年
本文对生长在呼和浩特地区16年生油松的小枝在不同水分亏缺状况下的恢复吸水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油松小枝随重饱和初始水分亏缺程度增大,重饱和相对饱和含水量下降,恢复吸水能力下降。当重饱和初始水分亏缺等于初始失膨点水分亏缺时,重饱和相对饱和含水量近于1,说明短期内处于初始失膨点水分状况下的树木不受脱水的伤害,能保持其原有吸水能力。(2)油松的重饱和含水量为束缚水含量所对应的重饱和初始水势绝对值Ψ_(ow)和重饱和含水量为初始失膨点含水量所对应的重饱和初始水势绝对值Ψ_(pw)都随树木年生长发育进程变化而变化。在旺盛生长期Ψ_(pw)和Ψ_(pw)的值较小,而在年生长末期其值较大。
王海燕郭连生田有亮
关键词:油松吸水能力生长发育含水量
林木抗旱性生理指标及其在干旱区造林中应用研究被引量:3
1993年
中国干旱半干旱区面积占全国面积的52.5%,半壁河山是以水分胁迫为主导限制因子的特殊生态区。为了提高这一地区的造林质量,选择旱生和抗旱性强的树种造林是主要造林技术之一。对于如何评价和比较林木的抗旱性。
郭连生田有亮
关键词:干旱区生理指标造林
包头市西郊工业污染区盐渍土水盐动态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本文研究了工业污染区盐渍化弃耕地的水盐动态 ,结果表明 ,除降水等因素外 ,植被状况对水盐动态也有明显影响。随植被盖度增加 ,土壤含盐量下降 ,全年处于脱盐状态的时间加长 ,植被盖度≥ 32 %时 ,4~ 1 0月 0~ 1 0 0 cm土层一般处于脱盐状态。切断或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业污染源是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在此基础上针对水盐动态和影响因素 ,采取综合措施恢复植被 ,才能逐步改善工业污染区盐渍土的性状。
德永军郭连生胡春元
关键词:水盐动态盐渍土弃耕地土壤含盐量植被状况
臭椿、国槐水分状况的研究
2010年
以生长在呼和浩特地区的臭椿、国槐为材料,通过测定植物的含水量,计算各种水分参数,研究植物对水分胁迫的反应和适应。结果表明:树种对水分胁迫的适应能力在生长末期恢复吸水能力更强,对水分的适应能力更强。生长初期(5月):臭椿<国槐;在生长末期(9月):臭椿>国槐。
左轶璆郭连生
关键词:臭椿国槐含水量水分胁迫
4种针叶幼树的光合生理特性与大气湿度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0
1994年
应用225MK_3IRGA(英ADC公司)在室内控制的环境条件下测定研究了侧柏、樟子松、油松和白等4种针叶幼树的净光合速率、暗呼吸强度、光补偿点与大气湿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证明:各种幼树的净光合速率均随大气湿度的降低而减弱,二者之间的关系可用y=a+blnz方程表达。其变化速率(b) 在树种间有明显差异,它可以反映出不同树种对大气干旱忍耐力即抗旱性的差异。“b”值小的树种表明其抗旱性强。依此排列出的上述4种幼树的抗旱性强弱顺序与应用PV技术所测抗旱性水分生理指标所排顺序一致。大气湿度的下降亦能明显提高幼树的暗呼吸强度和光补偿点。
郭连生田有亮
关键词:针叶树幼树光合作用
建设生态文明 赋予林业工作者光荣而神圣的职责
2008年
在人类产生、发展、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人类与森林有着血肉难分的关系:人类的祖先由森林动物的一员,逐渐进化到今天的人,从森林中走出来,并依赖森林得以生存,这是原始文明时代的特征。农业文明时代,以毁林开荒,变森林为农为特征。工业文明时代则以砍伐森林向森林要原材料为特征。历史事实证明“古代文明始于森林,衰于破坏森林,止于森林消失”这一客观规律。英国生态学家格兰杰说:“森林是一切生命之源,当一种文化达到成熟或过熟时,它必须返回森林,来使自己返老还童。”
郭连生
关键词:生态文明林业工作者森林动物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古代文明
不同光强下大青山几种树种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特性变化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研究不同光强度下大青山几个树种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变化。[方法]使用LI-COR6400便携式光合系统研究了不同光强度下大青山地区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 Koidz.)、蒙椴(Tilia mongolica Maxim.)、虎榛子(Ostryopsis davidiana Decaisne)和土庄绣线菊(Spiraea pubescens Turcz.)的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结果]NPQ、ETR、Fv′/Fm′等叶绿素荧光指标的光响应曲线在高光时都具有类似光合速率光响应曲线光饱和点的临界点,当光强度小于临界点光强度时,随着光强度变化其变化较大,而当大于临界点光强度时其变化较小或基本不变。NPQ光响应曲线临界点的光强度(QNPQ)能评价树木对高光的适应能力,根据QNPQ大小可以把被试树种分为3组,虎榛子[707μmol/(m2.s)]最强,其次为蒙椴[680μmol/(m2.s)]、辽东栎[654μmol/(m2.s)],土庄绣线菊[591μmol/(m2.s)]和白桦[405μmol/(m2.s)]最弱。根据被试的5种树木光合速率光补偿点的大小排序发现,白桦最大,虎榛子最小。[结论]5种被试树木中虎榛子既有对低光的适应性,又有对高光的适应能力,为大青山地区植树造林树种的选择和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姜艳娟毛斌陈晓燕何炎红郭连生田有亮
关键词:树种光合速率叶绿素荧光特性
对几种针阔叶树种耐旱性生理指标的研究被引量:109
1989年
应用压力室技术和PV曲线法,在地处半干旱区的呼和浩特地区,对樟子松等七个树种在相同立地条件下栽培的中龄树木进行了两年的测定研究。结果表明:被测树木小枝初始质壁分离时的整体渗透势(π_P)及与其相对应的小枝整体相对含水量(RWC)可以作为比较树木耐旱性强弱的生理指标。较大的π_P值(指绝对值,以下同)及较低的RWC值是耐旱性强的生理特征。在树木年生长周期中,上述指标有随季节和物候而变化的规律。嫩枝生长期的π_P值最小,对应的RWC值最大;枝条完全木质化的成熟期π_P值最大,对应的RWC值最低。用树木年生长周期中π_P值的最低值和年变幅表示被测树种耐旱性强弱,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郭连生田有亮
关键词:树种耐旱性生理指标针叶阔叶
不同植被对工业污染区盐渍土的改良效果被引量:4
2005年
以包头市西郊工业污染区盐渍化弃耕地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植被对土壤水盐动态和体积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造林后使林地内草本植物得到较快恢复,且归还土壤的枯落物比木本植物多,改良盐渍土壤和促进脱盐的作用较好;随植被盖度增加,盐渍土土壤含盐量和体积质量降低,盐渍土性状逐步改善。因此,在实施以耐盐树种造林为先导的工业污染区盐渍土恢复植被工程时,应适当降低造林密度,以利于林地内草本植物的恢复和建立林草复合植被,提高工业污染区盐渍土的生物治理效果。
德永军郭连生
关键词:工业污染区盐渍土植被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