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银山

作品数:94 被引量:543H指数:14
供职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8篇天文地球
  • 2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7篇农业科学
  • 10篇经济管理
  • 10篇生物学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历史地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社会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5篇植被
  • 14篇荒漠化
  • 10篇沙地
  • 9篇草原
  • 8篇土地利用
  • 8篇浑善达克
  • 8篇浑善达克沙地
  • 7篇遥感
  • 7篇沙漠化
  • 6篇植被指数
  • 6篇气候
  • 6篇NDVI
  • 5篇植被覆盖
  • 4篇地貌
  • 4篇灾害
  • 4篇时空变化特征
  • 4篇土壤
  • 4篇毛乌素沙地
  • 4篇归一化植被指...
  • 4篇干旱

机构

  • 92篇内蒙古师范大...
  • 9篇东北师范大学
  • 9篇内蒙古农业大...
  • 5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华东师范大学
  • 4篇内蒙古自治区...
  • 3篇上海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中国气象局兰...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赤峰学院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内蒙古生态与...
  • 1篇蒙古国科学院

作者

  • 94篇银山
  • 24篇包玉海
  • 10篇李春兰
  • 7篇阿拉腾图雅
  • 6篇贾铁飞
  • 6篇玉山
  • 6篇包刚
  • 6篇都瓦拉
  • 6篇王永芳
  • 5篇香宝
  • 5篇胡日查
  • 5篇雷军
  • 4篇包玉龙
  • 4篇魏宝成
  • 3篇张继权
  • 3篇赵明
  • 3篇包慧娟
  • 3篇萨楚拉
  • 3篇刘静
  • 3篇那日苏

传媒

  • 11篇内蒙古科技与...
  • 11篇水土保持研究
  • 9篇干旱区资源与...
  • 8篇内蒙古师范大...
  • 4篇内蒙古林业科...
  • 3篇干旱区地理
  • 2篇生态学报
  • 2篇草业学报
  • 2篇干旱区研究
  • 2篇地理科学
  • 2篇灾害学
  • 2篇赤峰学院学报...
  • 2篇地球科学期刊...
  • 1篇资源科学
  • 1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昆虫学报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

  • 5篇2023
  • 2篇2022
  • 5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7篇2016
  • 7篇2015
  • 13篇2014
  • 8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4
  • 1篇2003
  • 5篇2002
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GEE的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NDVI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23年
区域植被动态变化研究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效益评估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使用Landsat遥感影像提取1995—2020年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逐年植被生长季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数据集,采用皮尔逊相关性、残差分析和Lindeman-Merenda-Gold(LMG)模型等方法对该保护区设立前后的NDVI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995—2008年NDVI呈下降趋势的区域面积占比为69.04%,而在2008—2020年NDVI呈上升趋势的区域占比高达94.98%,研究区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后植被明显好转。(2)1995—2008年负向人类活动与气候暖干化趋势导致实验区植被NDVI的减少,其中气候暖干化趋势是主导因素。(3)降水量的增加和正向人类活动驱动了2008—2020年实验区植被NDVI的增加。其中,以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为代表的正向人类活动是该时间段植被恢复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可为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治理与生态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艾丽亚王永芳郭恩亮银山银山
关键词:GEENDVI气候变化自然保护区
阿巴嘎旗气温异常分析
2015年
根据阿巴嘎旗1953—2009年的气温资料,采用七级分级法、信噪比法,分析阿巴嘎旗气温异常与突变性。结果表明:年代际气温总体呈上升的变化趋势,在1988年发生突变,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气温基本处于相对偏冷阶段,80年代中期以后—90年代中末期气温基本处于正常阶段,从90年代末期以后气温呈显著变暖趋势。
孙姗姗李春兰银山
关键词:气温突变分析
近20年荒漠化土地动态变化特征分析——以锡林郭勒盟为例被引量:2
2015年
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野外调查和实地记录等方法相结合的基础上,分析了锡林郭勒盟荒漠化土地动态变化规律,以揭示近20年锡林郭勒盟荒漠化的规律,为锡林郭勒盟荒漠化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锡林郭勒盟1990~2010年荒漠化面积呈减小趋势,其中以中度荒漠化为主,轻度荒漠化呈减少-增加-减少的趋势;中度荒漠化呈减少趋势;重度和极重度荒漠化呈现增加-减少趋势,但前者减少的更多,情况趋于好转。(2)锡林郭勒盟荒漠化程度存在明显的区域性,从西南到东北荒漠化程度呈现由高到低的变化特征,东北部部分地区出现恶化现象,东乌珠穆沁旗中部的水域明显变为极重度荒漠化。西南部恶化现象严重,苏尼特左旗、二连浩特市和苏尼特右旗的轻度荒漠化明显变为中度荒漠化。(3)1990~2010年锡林郭勒盟荒漠化面积呈减少趋势,水域面积呈减少趋势,居民工矿用地呈增加趋势。
李雨薇李春兰刘静银山包玉海包慧娟阿拉腾图娅
关键词:荒漠化土地
人地系统演化及人地关系理论的考察被引量:6
2000年
本文对人地关系系统的演化及对应于各演化阶段的人地关系理论进行了概括分析 ,认为可持续发展是目前人地关系理论发展的最高形式。
香宝银山
关键词:人地关系理论可持续发展知识经济
黄河引水工程对库布齐沙漠北缘植被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引水工程是缓解沙漠化、减轻凌汛、促进植被生长的有效措施。为了探究引水工程对库布齐沙漠北缘植被的影响,本文基于Landsat-7/8、GF-1/2、工程引水量和气温、降水量数据,利用Sen斜率、残差分析和双样本T检验等方法对有、无引水工程措施下的库布齐沙漠北缘土地覆被类型、植被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气温、降水和引水工程对NDVI变化的贡献大小。结果表明:近10年NDVI年最大值呈增加趋势,2015年前55%像元的NDVI值呈上升趋势,2015年后呈上升趋势的像元增加至73%;引水工程后草地面积由25 km^(2)上升到41.31 km^(2),沙地面积由65.95 km^(2)缩减到17.73 km^(2);残差方法得到人类活动对NDVI产生促进作用的区域占52.92%;双样本T检验法计算出人类活动后NDVI产生显著性变化的区域占78.00%;2015年前降水是NDVI变化的主要驱动力,2015年后人类活动,即引水工程为NDVI变化的主导因素。
顾锡羚郭恩亮银山王永芳万志强王军
关键词:引水工程NDVILUCC
近57年锡林浩特市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该文运用滑动平均法、累积距平法、Morlet小波分析法和Yamamoto方法,分析了锡林浩特市1953—2009年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平均最高、最低气温线性倾向率分别是3.47℃/10a,6.26℃/10a,存在明显的非对称变化;年较差呈弱减小趋势,其中平均最低气温的贡献最大;90年代变暖程度明显;在57a尺度上,平均最高气温主要存在50a和30a左右的震荡周期,平均最低气温主要存在50a,30a和18a左右的震荡周期;平均最高气温的阶段性和突变性均不明显,平均最低气温存在3个较为明显的变化阶段,且1987年出现突变。
李春兰包玉海包刚阿拉腾图雅胡日查银山
关键词:平均最高气温
长江流域农业区非点源氮的平衡变化及其区域性差异被引量:11
2009年
建立长江流域农业区氮平衡变化模型,并在该模型的基础上,计算长江流域各县1990和2000年的氮平衡变化,然后汇总出全流域氮的输入、输出及剩余量.计算结果显示,全流域农业区1990年氮的输入量为7.65×106t/a,输出量为4.23×106t/a,剩余量为3.42×106t/a(其中进入水体2.05×106t/a,残留在土壤中1.37×106t/a);2000年全流域农业区氮的输入量为10.22×106t/a,输出量为5.44×106t/a,剩余量为4.78×106t/a(其中进入水体2.65×106t/a,残留在土壤中2.13×106t/a);1990—2000年长江流域农业区氮输入量增加2.57×106t/a,氮输出量增加1.21×106t/a,剩余量增加1.36×106t/a(其中进入水体氮变化量为0.60×106t/a,残留在土壤中氮变化量为0.76×106t/a).重庆、上海、武汉、无锡、南昌、成都等地区氮进入水体的量变化较大,为今后长江流域农业区水体氮污染重点防治区.
马广文香宝银山郭建英杨慧玲
关键词:非点源
内蒙古西辽河流域荒漠化分析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内蒙古西辽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土地利用类型复杂多样。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导致了西辽河流域严重的荒漠化,极大地制约着该区域社会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通过利用该区域20世纪80年代末和2000年两期TM影像数据为信息源,在提取两期沙质荒漠化数据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2000年西辽河流域沙质荒漠化状况,同时统计计算了该区十年内各沙质类荒漠化土地之间的转换面积,采用转移矩阵法和数学模型法,建立了20世纪80年代末到2000年沙质荒漠化土地转移矩阵和动态度。结果表明:风蚀荒漠化基本得到了控制,水蚀荒漠化土地增加了近1.5个百分点,盐渍化土地略有减少,但减少幅度不大。
红梅银山包玉海包秀艳梁海山
关键词:西辽河流域荒漠化
乌兰布和沙漠形成时代的初步判定及意义被引量:16
1997年
根据乌兰布和沙漠和沙漠北部出露的剖面记录,初步确认了全新统风成砂沉积层的划分,并据此作14C测年分析,认为全新世风成砂至少形成于2个时期:早全新世,14C年龄为距今7255a之前;晚全新世,14C年龄为距今2255或2630a以近,两期风成砂之间则是一个湖沼广泛发育的时期,乌兰布和沙漠形成时代的初步判定,至少可以认为在人类大规模开垦的汉代之前沙漠就已形成,且已经历了风成砂一湖沼的变化过程,说明沙漠的形成仍是以自然因素为主的过程,人类活动影响只是一个叠加于其上的因素.
贾铁飞石蕴琮银山
关键词:测年
新巴尔虎右旗水域地名空间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从地名学角度入手,选取了内蒙古自治区新巴尔虎右旗水域地名作为研究对象,在对地名资料收集和统计的基础上,利用定量化方法和GIS等现代技术,分析新巴尔虎右旗水域地名的空间分布和演变因素以及地名与水系的关系。结果显示:随着地名密度的增大,地名分布由中部向西南和东北方向移动,地名分布的多圈层集聚特征明显,总体上从低密度向高密度逐渐过渡。将新巴尔虎右旗水域地名密度图与水系类型图叠加后发现,地名分布趋向河湖密集的地方,即地名密度较高的地方,反映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作用强度。此外,出现了空留其名的现象,这种现象从侧面反映了新巴尔虎右旗水域减少的趋势,且不同地区减少比例不相同。水域地名演变主要从民族文化、民族政策、气候等方面作了研究,发现地名的演变和命名很大程度上说明了自然环境的变化程度。
包苏日古嘎银山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