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伟
- 作品数:71 被引量:156H指数:7
-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部落政治与利比亚民族国家重构被引量:11
- 2013年
- 历史上,利比亚在地缘文化上始终处于分裂状态,其社会结构具有部落化的特征。利比亚民族国家构建的核心是国家与部落关系的互动,其进程以政权更替为界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伊德里斯王朝时期,利比亚实现了由联邦制向单一制的转变,并以"部落等级制"强化国家权力。卡扎菲上台之后,打破了"部落等级制",构建了一种基于"革命激情"和平均主义的威权主义政治体系。20世纪后期,卡扎菲政权内外交困,被迫回归"部落等级制"。卡扎菲政权未能通过改变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实现对于社会变迁的包容,最终引发政治危机。利比亚政治重建启动后,可能形成一种包容不同部落和教派的新制度,实现民族国家构建的突破。
- 闫伟韩志斌
- 关键词:第三条道路
- 塔利班运动及其伊斯兰实践新探--兼论中东政治伊斯兰的“塔利班化”新动向被引量:6
- 2016年
- 塔利班运动是一场由社会底层毛拉领导的现代宗教-政治运动。塔利班的兴起既是阿富汗现代化中宗教与世俗固有矛盾的反映,也折射出普什图部落社会的权力诉求,还是外部伊斯兰思潮及地缘政治影响的结果。这些因素仍是当前塔利班生存所依赖的社会历史基础。在宗教思想与实践上,塔利班尝试以"经训"为基础,重建政教合一的"哈里发制",并推行"社会净化"、泛伊斯兰主义与狭隘的民族主义。其思想是传统伊斯兰宗教文化与本土文化的杂糅。塔利班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前中东政治伊斯兰的新趋向,并对中东地区的安全与稳定造成深刻的影响。
- 闫伟
- 关键词:政治伊斯兰
- 当前巴基斯坦俾路支分离运动的演化路径及未来趋势被引量:1
- 2023年
- 2021年以来,巴基斯坦俾路支分离运动在持续衰退多年后再度反弹,并在攻袭策略、活动空间和组织结构等方面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态势特征。这既是近年来俾路支分离运动分化演进的结果,也源于中南亚地缘政治变动带来的连锁反应。当前,俾路支分离运动的领导力量正处于迭代交替之中,分离运动的意识形态和行动方针也随之出现重大转向。部落势力在内斗和分裂中不断衰落,以中产阶级群体为核心的强硬派乘势崛起。长期聚拢分离运动的精神内核由部落主义的自治诉求转向分裂主义,暴力版图开始向省外扩张。特别是2021年出现阿富汗变局后,巴基斯坦内外政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俾路支分裂势力趁机联合多股反巴力量,意图建立跨组织、跨民族、跨区域的反国家联盟。未来,俾路支分离运动存在着三方面潜在趋势:城市目标可能成为武装分子袭击的重点;教派主义或成为分离运动的隐性内核;俾路支分裂势力可能成为印美两国抑制巴基斯坦地缘政治影响、遏制中国的重要棋子。
- 于开明闫伟
- 关键词:恐怖主义
- 中国藏、汉人群UGT1A9,1A7遗传多态性的比较分析及结直肠癌候选基因3’UTR功能风险预警标志物的初步筛查
- 第一部分 UDP-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DP-glucuronosyltransferases,UGTs)作为一类重要的Ⅱ相药物代谢酶催化葡萄糖酸化反应,负责35%的Ⅱ相药物代谢。因而,UGT酶在药物代谢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
- 闫伟
- 关键词:UGT1A9遗传多态性单体型结直肠癌CD86
- 文献传递
- 论民族主义与阿富汗现代化进程的历史交往
- 民族主义与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历史的两大运动,两者相伴而生。在两者的历史交往中,民族主义为现代化注入了多样性,现代化不断重新塑造着民族主义。民族主义与现代化的这一交往特征在阿富汗有着生动的体现。现代阿富汗民族的建构始于1...
- 闫伟
- 关键词:民族主义历史交往
- “普什图尼斯坦”问题:缘起、成因及影响被引量:11
- 2011年
- "普什图尼斯坦"问题是历史与现实政治双重作用的产物。1893年英属印度与阿富汗签订的《杜兰协定》是"普什图尼斯坦"问题产生的历史根源。1947年印巴分治催生了"普什图尼斯坦"问题。在转变中的国际格局作用下,"普什图尼斯坦"问题逐渐走向复杂化,且成为一个地区性热点问题。它不仅对阿富汗与巴基斯坦两国关系、阿富汗重建及美国对阿富汗战略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成为影响地区、甚至是世界安全与稳定的重要因素。
- 姚大学闫伟
- 关键词:阿富汗重建
- 阿富汗民族国家的构建及特点
- 2011年
- 从历史角度看,阿富汗民族国家的构建经过了建构、解构和重构三大阶段。杜兰尼王朝的建立标志着阿富汗民族国家构建的开始;"四月革命"爆发后,阿富汗民族国家面临解构的危险;"塔利班"政权倒台后,阿富汗民族国家的构建出现了重构的契机。历史发展进程中内外交往的复杂性外化为民族国家构建的复杂性与漫长性。在民族国家构建过程中表现出与现代化推进的同步性、曲折性、伊斯兰作用的有限性三大特征。
- 卢玲玲闫伟
- 关键词:民族国家
- 一种抽油机多节点的区块链物联网数据融合方法
-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抽油机多节点的区块链物联网数据融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本周期中,基站根据基础库内存储的节点信息选取存储有上链前历史信息的哈希值H0的聚合节点,并发送激活信息唤醒聚合节点...
- 吴晓强张春友王利华乌兰闫伟张红娜齐伟
- 文献传递
- 一种凹槽微织构刀具
- 本发明公开了刀具设计领域的一种凹槽微织构刀具包括位于前刀面的若干横向的平行线凹槽,平行线凹槽之间形成有凸键,所述凸键与前刀面间隙配合,前刀面和后刀面之间带有夹层,夹层内带有若干金属折片,金属折片与凸键的位置一一对应,且金...
- 乌兰吴晓强王利华侍红岩张春友闫伟齐伟
- 文献传递
- 阿富汗穆沙希班王朝的部落社会治理及启示被引量:9
- 2017年
- 阿富汗呈现"强社会、弱国家"的权力分布模式。部落社会松散却十分强大,国家则孱弱无能,无法有效控制部落社会。如何整合部落社会成为近代以来阿富汗社会政治发展的难题。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穆沙希班王朝构建了独特的部落社会治理模式。它首先利用当时的国际形势,从美、苏获取巨额外援,使国家摆脱对部落社会的依赖。借此,阿富汗一方面采取维持部落社会的传统自治、免税和提供补助等举措与部落结成联盟,同时切断部落与宗教阶层的联系,使部落失去了动员能力;另一方面,穆沙希班王朝渐进地推动部落社会变革,依靠外援强化国家的治理能力。这一政策虽维持了部落社会近半个世纪的稳定,但并未真正解决如何整合部落社会的问题,最终成为触发阿富汗问题的重要因素,在当前阿富汗重建中亦可见其影响。
- 闫伟
- 关键词: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