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明霞

作品数:59 被引量:168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市肿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类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4篇专利
  • 9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0篇细胞
  • 25篇肿瘤
  • 17篇动物
  • 16篇小鼠
  • 15篇肺癌
  • 14篇动物模型
  • 14篇人肺
  • 12篇人肺癌
  • 12篇肝癌
  • 11篇细胞系
  • 11篇裸小鼠
  • 10篇原位
  • 10篇原位移植
  • 10篇肿瘤转移
  • 8篇高转移
  • 8篇干细胞
  • 8篇癌细胞
  • 7篇移植瘤
  • 6篇腺癌
  • 5篇亚系

机构

  • 47篇上海市肿瘤研...
  • 8篇上海交通大学
  • 6篇复旦大学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甘肃农业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扬州大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上海大学
  • 1篇上海市胸科医...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保定市传染病...
  • 1篇上海市嘉定区...

作者

  • 59篇闫明霞
  • 55篇姚明
  • 34篇刘蕾
  • 25篇孔韩卫
  • 13篇李静
  • 12篇朱淼鑫
  • 10篇王晓敏
  • 9篇荚德水
  • 9篇赵方瑜
  • 8篇吴海燕
  • 7篇李锦军
  • 6篇顾健人
  • 6篇葛超
  • 6篇萨冰清
  • 6篇郝向芳
  • 5篇徐冰
  • 5篇林河春
  • 4篇耿沁
  • 4篇张立行
  • 3篇吴欣

传媒

  • 12篇实验动物与比...
  • 11篇肿瘤
  • 3篇华东地区第十...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癌症
  • 1篇上海实验动物...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国际骨科学杂...
  • 1篇第九届华东地...
  • 1篇第七届中南地...
  • 1篇华东地区第十...
  • 1篇华东地区第十...
  • 1篇肿瘤多学科综...

年份

  • 4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3
  • 8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12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实验性肿瘤细胞转移动物模型的活体成像观察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利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观察肿瘤细胞在动物体内的转移情况。方法分别将不同浓度的绿色荧光蛋白(GPF)和荧光素酶(luciferase,Luc)双标的SMMC-7721细胞接种入裸小鼠尾静脉和脾,建立实验性转移动物模型,采用活体成像技术监测不同浓度的细胞在小鼠体内的转移情况,动态观察同一细胞于不同时间点在小鼠体内的转移情况。结果成功建立了尾静脉接种肺转移及脾内接种肝转移的实验性转移动物模型,经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检测发现,随着接种细胞浓度的增加,荧光素的表达面积和强度逐渐增加,二者呈正比关系;随着接种时间的延长,荧光素的表达面积和强度逐渐减弱,二者呈成反比关系。结论活体荧光成像系统可较好地观测肿瘤在动物体内深部脏器的转移情况,它将为肿瘤转移机制、抗转移治疗等研究提供有益的帮助。
闫明霞朱淼鑫刘蕾李静林河春赵方瑜姚明
关键词:慢病毒载体动物模型
人肺癌裸小鼠模型活体成像的动态观察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人肺癌细胞系,并探讨小动物活体荧光成像系统在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中的应用。方法:用慢病毒转染的方法建立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人肺癌细胞系NCI-H460.GFP,接种至裸小鼠体内建立皮下移植瘤模型,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连续5周观察肿瘤在小鼠皮下的动态生长情况。结果:建立了转染率接近100%的人肺癌NCI-H460-GFP细胞系,在体外及裸小鼠体内均能够长期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活体荧光成像观察发现,1~4周随着肿瘤体积逐渐增大,平均荧光光子数逐渐增加;5周时随着肿瘤出现明显坏死,平均荧光光子数呈现下降趋势。结论: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NCI—H460-GFP细胞系及其动物模型可以为肺癌研究提供理想的实验材料,应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能够客观定量评价肿瘤在动物体内的生长情况。
闫明霞刘蕾荚德水朱淼鑫吴海燕孔韩卫姚明
关键词:肺肿瘤绿色荧光蛋白质类小鼠
肺癌干细胞的球体形成与致瘤性分析被引量:21
2008年
目的:从人肺腺癌细胞株SPC—A1中诱导球体形成,对其中的肺癌干细胞进行鉴定并评估其致瘤能力。方法:无血清条件下培养肺癌细胞,采用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和重组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fibroblast growth factor—10,FGF-10)等细胞生长因子诱导球体形成,球体细胞采用RT—PCR及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干细胞相关标志的表达,并通过NOD—SCID小鼠移植评估其致瘤性。结果:SPC—A1肺腺癌细胞经培养5—10d后,即可形成悬浮生长的细胞球体(肺球体)。RT—PCR检测显示肺球体细胞表达肺癌干细胞表面标志CD24和CD221.细支气管肺泡干细胞标志Clara细胞分泌蛋白和肺泡活性蛋白C,胚胎干细胞主干基因OCT4、Nanog和Bmi-1,以及肺干细咆主干基因甲状腺转录因子-1。采用免疫荧光检测其中3个标志的蛋白表达,证实80%以上的肺球体细胞呈Clara细胞分泌蛋白、肺泡活性蛋白C和OCT4染色阳性。肺球体细胞具有高致瘤性,在NOD—SCID小鼠中移植5103个细胞即可形成肿瘤。结论:肺球体细胞中肺癌干细胞高度富集并具有致瘤性。
耿沁董强刚姚明郑必强胡晶莹周瑾赵仰星闫明霞甘愉
关键词:细胞培养技术干细胞动物实验
人肝癌原位移植瘤的活体动态观察
目的:建立GFP(绿色荧光蛋白)/Luc(荧光素酶)双标高效表达的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GFP/Luc,建立该细胞的裸小鼠肝原位移植瘤动物模型,利用活体成像系统观察裸小鼠肝原位移植瘤的生长及转移情况。 ...
闫明霞刘蕾朱淼鑫赵方瑜萨冰清梁琳慧姚明
关键词:生物学行为
文献传递
BNX小鼠人胃癌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的观察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应用T、B、NK细胞联合免疫缺陷的BNX小鼠建立人胃癌原位移植高转移模型。方法 将MKN 4 5细胞株接种至BNX小鼠皮下 ,成瘤后将肿瘤组织剪成小块通过手术移植至BNX小鼠的胃壁 ,观察肿瘤生长与转移情况 ,8周后对动物进行解剖。结果 胃壁原位移植瘤浸润破坏胃壁各层组织结构 ,并直接扩散至周围脏器。肿瘤的移植成功率为 10 0 % ( 2 3/ 2 3) ,表现出很高的侵袭和转移特性 :原位肿瘤平均体积 2 837.0 7± 10 4 4 .0 4mm3 ,局部和远处淋巴结转移率达 83% ( 19/ 2 3) ,肝转移率为 83% ( 19/ 2 3) ,肺转移率为 6 5 % ( 15 / 2 3) ,膈转移率为 39% ( 9/ 2 3) ,发生腹腔种植与腹水的动物为 35 % ( 8/ 2 3) ,此外 ,还有个别脾转移。结论 通过T、B、NK细胞联合免疫缺陷的BNX小鼠建立人胃癌原位移植模型可以更好地模拟人胃癌侵袭与转移本身的自然过程 。
姚明闫明霞周光兴范士明孔韩卫戚锦芳
关键词:胃肿瘤肿瘤移植原位移植肿瘤转移
人肝癌NOD-SCID小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建立人肝癌NOD-SCID小鼠原位移植模型,并通过和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生物学特性的比较,对两种不同类型免疫缺陷动物在人肝癌异种移植方面的应用价值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将组织学完整的SMMC-LTNM瘤块植入NOD- SCID小鼠和裸小鼠肝脏内,观察成瘤率、肿瘤体积和重量、脏器的转移情况以及血清甲胎蛋白(AFP)、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Ⅱ(γ-GTⅡ)等。结果:NOD-SCID小鼠于移植后5周可扪及肿瘤的生长,成瘤率为100%,11周肿瘤体积为(4.48±0.93) cm^3,瘤重为(7.02±1.15)g,肺部转移率为53.85%;裸小鼠于移植后6~7周可扪及肿瘤的生长,成瘤率为100%,11周肿瘤体积为(1.02±0.70)cm^3,瘤重为(2.87±0.44)g,体内未见转移发生。NOD-SCID小鼠的瘤体积、瘤重、肺转移率均高于裸小鼠(P<0.01)。两者均保持AFP高分泌和γ-GTⅡ同工酶阳性的特性。结论:建立了一个与临床相似的人肝癌动物模型,与裸小鼠相比,NOD-SCID小鼠在建立人肝癌异种移植模型方面有更大的应用价值。
徐冰姚明闫明霞张杰刘蕾顾为望
关键词:肝肿瘤肿瘤移植肿瘤转移
人结肠癌移植瘤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利用中等分化的人结肠癌细胞建立小鼠皮下和原位移植瘤模型,以研究中国人种结肠癌特有的生物学特性,并为结肠癌的防治研究提供有用的实验工具。方法人新鲜结肠癌标本接种于BNX小鼠皮下,体内反复传代,待模型稳定后再转入BALB/c-nu/nu裸小鼠体内继续传代,使之生物学性状保持稳定,从而建立人结肠癌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比较人结肠癌标本在两种不同免疫缺陷动物体内的生长情况,并绘制生长曲线。采用组织块法建立人结肠癌原位移植瘤动物模型,观察原位成瘤、生长及转移等情况。组织病理学检测皮下移植瘤与人结肠癌标本的组织学差异,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皮下移植瘤中ESA、CEA、C-erbB-2、P53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移植瘤的细胞周期,并进行DNA倍体分析。结果通过体内反复传代筛选成功建立了中等分化的人结肠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利用皮下瘤成功建立了人结肠癌原位移植瘤模型,成瘤率达到5/8(62.5%),但肝脏、腹腔、淋巴结等未见明显转移。移植瘤组织切片观察显示肿瘤为腺癌Ⅰ-Ⅱ级,与人结肠癌组织标本相似。免疫组化显示ESA和CEA呈阳性至强阳性表达;C-erbB-2和P53呈阳性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查发现肿瘤细胞处于G0-G1期的比例为67.50%±5.59%,G2-M期为4.47%±2.31%,S期为28.02%±7.13%,分析DNA倍体为1.74±0.02。结论本实验利用恶性程度较低的中等分化人结肠癌组织成功建立了结肠癌皮下及原位移植瘤模型,该模型生物学特性稳定,保持了人结肠癌标本的生物学特点。
万伯顺于静娴陈跃宇王晓敏赵方瑜姚明闫明霞
关键词:结肠癌肿瘤模型皮下移植原位移植
人肺癌转移相关基因的初步筛选及功能分析
目的:利用建立的人肺癌高转移小鼠模型及细胞系筛选转移基因,为研究肺癌的转移分子标志奠定基础。 方法:人肺癌细胞系SPC-A-1和相应的高转移细胞系SPC-A-lsci常规培养后提取总RNA,采用cDNA芯片技术...
姚明刘蕾荚德水王晓敏闫明霞孔韩卫
关键词:肺腺肿瘤肺癌转移基因芯片病理细胞学
文献传递
人肺腺癌转移相关基因的初步筛选及验证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利用建立的人肺癌高转移细胞系筛选转移基因,为研究肺癌转移的分子标志奠定基础. 方法 人肺癌细胞系SPC-A-1和相应的高转移细胞系SPC-A-1sci常规培养后提取总RNA,采用cDNA芯片技术检测两种细胞中差异表达基因,对部分有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分析验证. 结果 通过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了7 649个可能与肺癌转移相关的基因,其中上调基因3 891个,下调基因3 758个,功能涉及细胞黏附、凋亡、转录、信号传导、细胞周期和代谢等.经过Western分析,CD44与CDC42EP3在SPC-A-1sci中的表达明显高于SPC-A-1,而FNI的结果则相反.这与基因芯片的结果相一致. 结论 基因芯片高通量筛选提示7600余条基因可能与人肺癌转移相关,为进一步研究肺癌的转移机制和发现新的转移相关基因提供了较为有价值的线索.
刘蕾王晓敏英德水李静闫明霞孔韩卫姚明
关键词:肺癌转移相关基因CDNA芯片WESTERNBLOT
人肝癌NOD-SCID小鼠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目的:建立人肝癌NOD-SCID小鼠原位移植模型,并通过和裸小鼠原位移植模型生物学特性的比较,对两种不同类型免疫缺陷动物在人肝癌异种移植方面的应用价值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将组织学完整的SMMC-LTNM瘤块植入NOD-S...
徐冰姚明闫明霞张杰刘蕾顾为望
关键词:人肝癌原位移植模型动物模型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