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元法

作品数:10 被引量:31H指数:4
供职机构: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成都地奥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热泉
  • 4篇成矿
  • 3篇地球化
  • 3篇地球化学
  • 2篇震旦
  • 2篇生物成矿
  • 2篇生物成矿作用
  • 2篇碳酸
  • 2篇碳酸盐
  • 2篇热液
  • 2篇矿产
  • 2篇
  • 2篇沉积相
  • 2篇成矿作用
  • 1篇地层
  • 1篇地层学
  • 1篇地球化学研究
  • 1篇地球化学作用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构造

机构

  • 9篇成都地质矿产...
  • 3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成...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地质矿产部

作者

  • 10篇陆元法
  • 2篇蒲心纯
  • 2篇薛堂荣
  • 2篇张继庆
  • 2篇王熙林
  • 2篇罗安屏
  • 2篇贝丰
  • 1篇潘海祥
  • 1篇盛国英
  • 1篇官举铭
  • 1篇沈苏
  • 1篇彭世群
  • 1篇傅家谟
  • 1篇金明霞
  • 1篇李文汉

传媒

  • 2篇矿物岩石
  • 2篇沉积与特提斯...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黄金
  • 1篇地球学报(中...

年份

  • 2篇2008
  • 3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92
  • 1篇1989
  • 1篇198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扬子区晚震旦世沉积岩沉积相及矿产
蒲心纯张继庆罗安屏王熙林陆元法
一、地层方面:划分为三个一级地层区,并作了统一的组、段划分与对比。提出了组为同时异相、贵州、湘西、湘北磷矿层为同位层等新观点。二、岩石碳酸盐岩:按岩石成因、结构组分、成岩后生变化等划分为三大类,首次藻类生物化学成因的原生...
关键词:
关键词:晚震旦世沉积岩沉积相矿产
西昌-滇中地区地质构造特征及其对铁铜等矿产的控制关系
沈苏金明霞陆元法
总报告分上、下两册,下册为《西昌-滇中地区主要矿产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主发现了麻粒岩-角闪岩相岩石,确认基底为太古代-早元古代,提出了对和高级变质带的新认识,拟定出西昌=滇中地区前震旦纪地层对比的新方造演化分为两种体制...
关键词:
关键词:地质构造特征铁铜矿成矿规律找矿方向
旋回地层学被引量:4
1989年
一、引言 1895年G·K·Gilbert提出,一定的韵律层理型式记录了敏感的相对地球轨道韵律的反应。这些信号可能提供地质年代学的基础——Gilbert时代的一个颇为紧迫的课题,现在仍然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它们可能阐明古气候学及气候变化对海洋和沉积的反应。当我们逐渐认识到地球外部环境的脆弱时,所承担的课题日益重要。最后,它们也可能阐明地球轨道习性的演化。尽管有Gilbert的巨大鞭策,本世纪并未产生切实可用的旋回地层学。许多地质学家认为这概念牵强附会,轨道循环对气候和沉积物的影响是模糊不清的。
陆元法李文汉
关键词:地质年代学旋回性古气候学碳酸盐台地岁差周期
热泉热液金矿化中嗜热微生物──有机质的地球化学作用被引量:7
1998年
本文主要通过对热泉热液金成矿过程中的热泉水化学成分和组分的分析,得出泉水中金与氮磷硫、氟硅碳两组组分有很好的相关性。嗜热硫酸盐还原菌能使[Au(HS)2]-和[Au(S2O3)2]3-都氧化还原成硫化物,从而使金由热水溶液中沉淀。热泉沉积软泥的有机质中的含硫氨基酸、含硫芳烃也起到了一定的聚金作用。
潘海祥陆元法贝丰盛国英傅家谟
关键词:矿化热泉嗜热微生物有机质地球化学
云南腾冲热泉金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Ⅰ生物标志物浅析被引量:5
1997年
本文主要通过对比分析研究热泉软泥中的金含量与有机质及含硫化合物的相关性。并测定泉水及软泥中含金量和软泥中有机碳含量,以及对抽提物中的饱和烃和芳烃族组分进行色谱—质谱分析,最后得出的结论:有机质的沉积环境为还原—强还原,有机质属于腐泥-腐殖型,接近和达到了成熟阶段。软泥中金含量与有机质的性质无明显相关关系,与有机碳含量也无明显相关关系,而与其成熟度相关密切。样品分析证实软泥中含硫化合物与金含量呈正相关性。对比分析了水及软泥中金含量。
潘海祥贝丰陆元法
关键词:热泉有机地球化学
金的表生成矿系统和生物成矿作用被引量:5
1992年
沉积物、沉积岩和沉积变质岩中层控金矿的矿质来源和矿液成因,有种种假说和推断。越来越多的地质观测和稳定同位素资料及模拟实验表明,表生水循环系统,从海水、大气降水(天水、地表水)到地层水(孔隙水、同生水、建造水)、地下水(裂隙水、岩溶水等)至部分变质水,是这些金矿床的矿液或热液的主要来源(H.P.Taylor,1974,1979,张理刚;1989)。产于古热泉系统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形成于近地表环境(V.E.Hollister,1985)。
陆元法
关键词:自然金生物成矿作用
热泉热液系统金的成矿地球化学研究被引量:7
1998年
通过腾冲热海、硝塘和藏中羊八井、羊应乡等高温热田内金矿化体地质、地球化学、水化学、微生物和有机质的调查及生物功能实验研究,阐述了热泉热液的金矿化作用和成矿效应。金矿化发生在沸腾面以上非平衡条件和溶解金不饱和且不稳定的水热流体中,金主要富集在非晶质到结晶质的硫化物相中。沸泉、汽泉和热泉流体在升流带和地表泉塘中有不同的成矿效应和特征矿化体,反映了多种成矿作用。证实微生物尤其是嗜热硫酸盐还原菌是热液流体氧化还原作用和金硫化物析沉的内在的动力学因素。
刘宝耽陆元法薛堂荣贝丰
关键词:矿床成矿地球化学热泉热液成矿
云南、西藏热泉中主要微生物类群及其金成矿作用的研究被引量:4
1998年
从地质微生物生态学的角度研究和阐述了云南和西藏热泉中主要微生物类群及其金成矿作用.发现了热泉中存在的嗜热好氧菌优势菌属为并孢杆菌(Racillus),放线菌中的优势菌属为链霉菌(Streptomyces),真菌中优势菌属为曲霉(Aspergillus),厌氧菌中优势菌为硫酸盐还原菌的脱硫肠状菌属(Desulfotomaculum)和核状芽孢杆菌属(Clostridium),对吸附聚金、沉淀金的功能菌进行的研究发现.嗜热细菌对溶解金有明显的吸附聚金作用,表明原溶液金大多富集于细胞体;并以芽孢杆菌属K12-1菌株等进行了吸附聚金条件试验.
薛堂荣陈昭蓉彭世群陆元法严培兰
关键词:热泉微生物类群生物成矿作用
四川峨眉山龙门洞三叠系SEDBA数据库及其应用
1995年
本文是峨眉山龙门洞三叠系SEDBA数据库地球化学资料在化学地层和海平面变化及层序地层学等方面的应用。化学单元组的划分完全符合岩性地层组的界限,一些化学单元则与岩性段不同。许多化学单元与沉积体系域相一致。根据碳酸盐岩的碳氧同位素分布的群聚特征(图3),结合薄片鉴定,划分了碳酸盐岩的三种沉积和浅埋藏成岩环境:T1j1和T1j3段为海相正常盐度环境沉积,其他多数岩段为超盐度环境。碳氧同位素在垂向上具周期性变化(图4)。无蚀变的均匀细粒的碳酸盐岩的δ18O有与沉积环境相应的周期性变化,其δ18O作为海平面变化的一种地球化学响应,较好地提供了本区相对海平面变化及其与区域构造沉降速率和沉积物供应速率间相互关系的判据。认为T1j3和T1l3是两次与全球海平面上升有关的沉积,其3‘’O大幅下降与宏观的海侵沟蚀面伴随,而Tlj‘段的相对海平面上升则是由于区域构造沉降速率大于碎屑供应和碳酸盐生产速率而引起的,并因两种速率频繁变化造成碎屑岩一灰岩的高频韵律互层。本文还对一些层段及海进海退层序中的界面性质作了论述。
陆元法
关键词:相对海平面变化碳酸盐岩三叠系碳氧同位素门洞
湘西、黔东上震旦统岩石成因类型及沉积相
<正>1981年4—7月,对湘西、黔东地区的大庸、秀山、松桃、开阳等八条上震旦统(包括陡山沱组、灯影组及下寒武统戈仲伍段)剖面进行了岩石学及沉积相研究,取得以下认识:
张继庆蒲心纯官举铭王熙林陆元法罗安屏黄惠琼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