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军

作品数:365 被引量:1,543H指数:19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70篇期刊文章
  • 66篇专利
  • 21篇会议论文
  • 6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3篇医药卫生
  • 19篇文化科学
  • 9篇化学工程
  • 5篇经济管理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理学
  • 3篇农业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74篇脂质体
  • 71篇马钱
  • 71篇马钱子
  • 53篇马钱子碱
  • 44篇透皮
  • 39篇中药
  • 34篇药物
  • 33篇制剂
  • 31篇生物碱
  • 28篇喜树碱
  • 27篇总生物碱
  • 26篇体外
  • 26篇挥发油
  • 26篇给药
  • 25篇色谱
  • 25篇透皮吸收
  • 25篇相色谱
  • 22篇液相色谱
  • 20篇药剂学
  • 20篇皮肤

机构

  • 275篇南京中医药大...
  • 75篇南京大学医学...
  • 34篇江苏省中药炮...
  • 32篇南京工业大学
  • 22篇中国药科大学
  • 21篇荆楚理工学院
  • 9篇广东省中医院
  • 9篇华中科技大学
  • 9篇南京医科大学
  • 6篇江苏省中医院
  • 4篇南京大学
  • 3篇同济医科大学
  • 3篇国家教育部中...
  • 3篇南京海昌中药...
  • 2篇荆门职业技术...
  • 2篇河南大学
  • 2篇泰州市人民医...
  • 2篇南京市莫愁中...
  • 1篇安徽新华学院
  • 1篇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363篇陈军
  • 95篇蔡宝昌
  • 43篇方芸
  • 42篇顾薇
  • 40篇董洁
  • 30篇顾薇
  • 24篇陈志鹏
  • 24篇杨希雄
  • 20篇徐飞
  • 18篇严国俊
  • 18篇姚俊宏
  • 17篇段金廒
  • 16篇毛春芹
  • 15篇陆姗姗
  • 14篇王玮
  • 13篇张会
  • 13篇胡巍
  • 13篇刘培
  • 12篇祁艳
  • 12篇肖寒露

传媒

  • 26篇南京中医药大...
  • 19篇中草药
  • 18篇中国中药杂志
  • 15篇中国实验方剂...
  • 13篇中成药
  • 12篇中国药学杂志
  • 11篇中药新药与临...
  • 10篇中国医院药学...
  • 8篇中国药房
  • 7篇中国现代应用...
  • 7篇中国医药工业...
  • 7篇中国新药杂志
  • 6篇现代医药卫生
  • 5篇药物分析杂志
  • 5篇中药材
  • 4篇药学学报
  • 4篇中国药科大学...
  • 4篇广东化工
  • 4篇中华中医药学...
  • 3篇药学进展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24篇2022
  • 19篇2021
  • 11篇2020
  • 13篇2019
  • 13篇2018
  • 12篇2017
  • 18篇2016
  • 23篇2015
  • 19篇2014
  • 23篇2013
  • 33篇2012
  • 21篇2011
  • 34篇2010
  • 24篇2009
  • 20篇2008
  • 7篇2007
  • 7篇2006
  • 8篇2005
3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经皮给药具有治疗痛经效果的药物组合物及应用其制备的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针对痛经治疗的现有技术中布洛芬口服制剂需多次给药且存在胃肠道不良反应,外用制剂透皮吸收的效果有限;当归油口服给药剂量过高,透皮贴剂透皮吸收生物利用度低的缺陷,提供一种经皮给药能够治疗痛经的药物组合物,其由布洛芬1~10份...
陈军段金廒刘培顾薇
文献传递
中医药院校物理化学课程形成性评价的探讨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中医药院校物理化学课程的形成性评价。方法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期末考试分数占40%,平时的形成性评价占60%,最终形成学生的综合等级评价。形成性评价由:课堂提问及评价、重点章节的单元测试、小组讨论学习、PPT小组讲演评价、实验课评价五部分组成。结果在物理化学课程中融入形成性评价因素效果良好。结论形成性评价在中医药院校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及考核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徐飞吴啟南于慧陈军吕翔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物理化学
古代经典名方含挥发性成分中药的提取工艺进展与生产策略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经典名方制剂开发是目前中药复方新药研发的热点,大部分经典名方是采用水煎煮工艺制备成汤剂后临床应用。其中有一部分处方含有挥发性成分的中药,经典名方原文记载大部分是同煎,而制成现代制剂时,工业化生产的煎煮浓缩干燥工艺是否会造成挥发性成分的变化而引起疗效的变化,非常值得关注。文章通过文献研究和分析,列举了含有挥发性成分中药的古代经典名方,并对含挥发性成分中药的提取工艺进展做一综述,提出了这类经典名方制剂在工业化生产中可采用的制备工艺策略,以期为含挥发性成分中药的经典名方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庄欣雅张倩江悦潘金火毛春芹陈军严国俊
关键词:经典名方挥发性成分
一种注射用载纳米粒的微球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注射用载纳米粒的微球系统,药物包裹于纳米粒中,再将纳米粒包裹在微球中,纳米粒材料选自白蛋白、壳聚糖和聚乳酸-羟基乙酸聚合物中的一种,微球材料选自壳聚糖或聚乳酸-羟基乙酸聚合物。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微球系统的...
陈志鹏王建刘丹陈军蔡宝昌
中药挥发油透皮促渗布洛芬的药动学及体内外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2
2016年
考察不同中药挥发油透皮促渗布洛芬的药动学及体内外相关性。以经典促渗剂氮酮为对照,分别制备含不同中药挥发油(川芎挥发油、当归挥发油和肉桂挥发油)的布洛芬凝胶剂,大鼠腹部给药,考察不同挥发油对布洛芬的透皮促渗效果。与不加促渗剂的对照组相比,川芎挥发油、当归挥发油、肉桂挥发油和氮酮促渗布洛芬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61.87%,171.05%,151.37%,148.66%。采用反卷积法分别对3种中药挥发油促渗下布洛芬凝胶体内外透皮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含川芎挥发油、当归挥发油和肉桂挥发油的3种布洛芬凝胶剂体内外透皮吸收结果相关性良好(r分别为0.999 7,0.995 2,0.999 4)。川芎挥发油、当归挥发油和肉桂挥发油能够显著提高布洛芬经皮给药的生物利用度,以凝胶剂为剂型的中药挥发油透皮促渗研究具有良好的体内外相关性。
蒋秋冬吴叶鸣张会刘培陈军段金廒
关键词:中药挥发油透皮吸收促进剂布洛芬体内外相关性
浅谈高校实验室易制毒化学品的使用管理被引量:7
2008年
高校实验室是教学科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地。近几年,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校实验室也在不断发展和加强,化学试剂的安全使用和管理关系到公共安全及环境保护等诸多问题,特别是当前实验室易制毒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变得更为重要和突出。
陈军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易制毒化学品
中药药剂学实验在药剂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09年
中医药院校开设的药剂学实验中使用了较多中药药剂学实验的内容,阐述中药药剂学实验的基本特点、在药剂学实验教学中的地位、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教学改革的设想。
陈军毛春芹蔡宝昌
关键词:药剂学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
高校资产管理的问题和对策被引量:3
2015年
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各项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改革与发展的新时期。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是高校健康持续发展的前提。目前,高校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弊端,出现了资产使用效率低,流失严重,配备不合理等现象,阻碍了高校健康有序的发展。文章系统分析了高校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王洪洲陈军
关键词:高校资产管理
比色法测定逐瘀扶正胶囊中蒽醌类成分的含量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 :建立测定逐瘀扶正胶囊中蒽醌类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 :利用蒽醌类成分在碱性条件下显红色的特性 ,将经典的混合碱比色法加以改进后用于测定其含量。结果 :改进后的比色法操作简便快捷 ,结果准确 (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99 86 % ) ,重复性好 (RSD =1 5 8% ,n =5 )。可有效控制逐瘀扶正胶囊的质量。结论 :所建立的混合碱比色法可作为逐瘀扶正胶囊中蒽醌类成分的定量方法 ,对于其它含有蒽醌类成分中药制剂的定量分析亦具有一定的方法学意义。
陈军方芸刁雨辉
关键词:蒽醌比色法中药制剂
融合性学习模式在药学概论教学中的探索被引量:3
2014年
融合性学习模式是对可以获得的教材、技术、媒体等教学要素进行优化选择和组合,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出发就融合性学习模式在药学概论教学过程中的尝试与实践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提高药学概论教学质量提供有益探索。
郭盛刘睿刘培陈军
关键词:教学法
共3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