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家萍

作品数:65 被引量:125H指数:6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卫生厅医学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7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5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3篇细胞
  • 12篇外周
  • 12篇外周血
  • 8篇血浆
  • 8篇血浆置换
  • 7篇血小板
  • 7篇造血
  • 7篇造血干
  • 7篇树突
  • 7篇树突状
  • 7篇疗法
  • 6篇血细胞
  • 6篇血细胞分离
  • 6篇血细胞分离机
  • 6篇树突状细胞
  • 6篇细胞分离
  • 5篇血液
  • 5篇神经病
  • 5篇听神经
  • 5篇听神经病

机构

  • 30篇安徽省立医院
  • 18篇天津市第一中...
  • 16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合肥市第一人...
  • 1篇邯郸市第三医...
  • 1篇天津市耳鼻喉...

作者

  • 65篇陈家萍
  • 29篇应美爱
  • 21篇叶书来
  • 15篇李富德
  • 14篇王保龙
  • 10篇廖艳秋
  • 10篇周祥宁
  • 7篇完晓菊
  • 6篇梁瑞敏
  • 4篇梁晓浏
  • 4篇李向培
  • 4篇上官志敏
  • 4篇刘欣
  • 4篇王敏
  • 3篇孙自敏
  • 3篇汪健
  • 3篇李志强
  • 3篇杨宝琦
  • 3篇刘吉祥
  • 3篇潘健

传媒

  • 16篇中国输血杂志
  • 8篇临床输血与检...
  • 6篇中国中西医结...
  • 4篇听力学及言语...
  • 4篇天津医药
  • 2篇工企医刊
  • 2篇白血病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法医学杂...
  • 1篇急诊医学
  • 1篇安徽卫生职业...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10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5篇2002
  • 5篇2001
  • 7篇2000
  • 5篇1999
  • 3篇1998
  • 2篇1997
  • 3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1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BO血型不合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采集及移植效果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应用CS-3000 Pl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ABO血型不合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效率及不去除红细胞和/或血浆进行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的安全性。方法经G-CSF 5μg/(kg.d)动员的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供者33名,应用CS-3000 Plus血细胞分离机的干细胞采集程序于动员后d 5采集,其中ABO血型主要不合12名,次要不合8名以及ABO血型相合13名。根据供者外周血的红细胞压积(Hct)和单个核细胞(MNC)计数,对分离机参数作相应调整。输注前从产品袋中留取干细胞,检测有核细胞数、MNC比例、CD34+细胞数、红细胞、血浆含量。单次处理循环血量(9 986±2 489)ml,抗凝剂用量(971±162)ml。供者采集前注射10%葡萄糖酸钙,以预防低钙反应。观察PBSC输注后受者的生命体征、尿液颜色及是否有溶血相关不良反应等。结果ABO血型主要不合组、次要不合组与ABO血型相合组采集物中的有核细胞数、CD34+细胞数、MNC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供者每次采集的PBSC产品终体积近60 ml,ABO主要不合组采集物中混入红细胞为(3.67—10.25)×1010/袋,ABO次要不合组采集物中血浆量为22—38 ml,不去除红细胞及血浆,直接回输给受者,均未出现溶血反应,所有患者造血功能均获得重建。结论应用CS-3000 Pl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ABO血型不合供者的外周血干细胞,通过调整分离机参数,减少ABO血型不合红细胞的混入,可以获得足够的干细胞数量并安全用于移植。
叶书来应美爱陈家萍刘会兰
关键词:ABO血型不合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血细胞分离机溶血
全耳廓化脓性软骨炎——防止毁容性耳畸形的治疗
1996年
1988年以来用新方法治疗6例经手术探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的化脓性软骨炎。新疗法系采用暴露性引流加彻底清创手术,将有炎症和坏死的软骨以及肉芽组织完全切除。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术中用高敏抗生素冲洗、浸泡,术毕填入浸透高敏抗生素的纱条。耳廓前面和后面垫以干纱布固定包扎。术后每日换药,用高敏抗生素冲洗,更换伤门内的抗生素纱条。全身使用高敏抗生素。本组6例均在1个月左右治愈而无炎症复发,术后随访6个月至6年零9个月发现2例耳廓外形基本正常,4例耳廓结构得到保存,仅有局限性皮肤增厚突起的轻度畸形。这些病例都避免了过去重度耳廓化脓性软骨炎后遗的菜花耳或耳廓塌陷之类的毁容性畸形。
马婕周祥宁陈家萍郭彩云史仲魁
关键词:抗生素引流清创术
机采血小板中游离DNA含量的测定及影响因素分析
2009年
目的测定机采血小板(AP-PCs)中游离DNA的含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从53例合格献血者各采集AP-PCs1个治疗剂量后,尽快从其中留取标本,并将其分成5份。其中1份用于血液分析仪检测,另外4份于采集后4h内、24、48和72h时,分别在过滤前后、离心前后等不同状态下进行DNA抽提,用实时定量PCR方法(RQ-PCR)对其中的人类白蛋白基因进行检测,并将结果换算成白细胞当量(WBCs/μl)。结果AP-PCs在采集后的4h内、24、48和72h时,其过滤前游离DNA的含量(WBCs/μl)分别为13.3±6.1,24.7±10.7,47.5±20.1和146.3±63.2;过滤后其相应值(WBCs/μl)则为8.1±3.7,22.2±9.4,44.7±18.7和125.8±57.9。过滤前后游离DN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922,P>0.05),不同保存时间组之间游离DNA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12.734,P<0.01)。ABO血型不同的AP-PCs经过相同保存时间后,其过滤前游离DN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62,P>0.05)。结论AP-PCs中游离DNA的含量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而上升,但与过滤与否及供者血型无关。
蒋光明叶书来王敏廖艳秋姚萍周建华陈家萍王保龙
关键词:机采血小板实时定量PCR游离DNA
血浆置换辅助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2009年
叶书来应美爱陈家萍杨春林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浆置换疗效安全性
血细胞分离机在血浆置换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0年
陈家萍李向培应美爱
关键词:血细胞分离机血浆转换
激光量子血液疗法治疗腔隙性脑梗塞
2001年
应美爱陈家萍
关键词:光量子血液疗法腔隙性脑梗塞传统药物脑血管病变病程
短增量敏感指数试验在重度和极重度聋的应用被引量:1
1999年
短增量敏感指数试验(SISI)、听性脑干反应(ABR)和声反射(AR)检查都是鉴别耳蜗和蜗后病变的常用检查方法。现将三者的检出效能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重度和极重度聋57例57耳,男34例,女23例,年龄10~74岁,平均45岁;其中耳蜗性...
李富德陈家萍刘吉祥
关键词:耳聋耳蜗病变蜗后病变
两种血细胞分离机干/祖细胞采集效果及供者采集前后血液指标变化的比较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比较Fenwal CS-3000 Plus(以下简名称Fenwal)与Amicus 2种血细胞分离机分离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的效果及干/祖细胞采集后供者血液指标的变化。方法共有56名供者入组,Fenwal组32名,年龄(36.2±11.6)岁,选择单个核细胞采集程序,共循环37次;Amicus组24名,年龄(35.4±12.1)岁,选择MNC采集程序共循环27次。比较2组采集物白细胞总数、单个核细胞百分率、CD34+细胞数及采集前后供者Hct、Plt的变化。结果2组采集物的白细胞数、单个核细胞百分率、CD34+细胞数、采集效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采集后供者Plt下降率Fenwal组供者较Amicus组高;2组采集后供者Hct下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采集物中MNC、CD34+细胞数均与外周血中MNC呈正相关,CD34+细胞百分率与外周血MNC无相关性。结论在分离外周血干/祖细胞方面Fenwal与Amicus没有明显差异。
叶书来应美爱陈家萍
关键词:血细胞分离机外周血
儿童听神经病(附14例分析)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儿童听神经病的临床和听力学特征。方法:对14例(28耳)儿童听神经病的临床和听力 学检查进行分析。结果:7例伴不同音调耳鸣,以低调为主。言语分辨力差。1例于初诊后1年出现外周性神经 病症状。纯音听阈(PTT)检查示上升型,匙型,峰型,倒S型,W型和缓降型PTT图。上升型和匙型占53.57% (15/28耳)。PTT呈轻、中度升高。病程0.5~1.0年与1.5~2.0年者相比PTT升高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24,P>0.05)。镫骨肌声反射(AR)引不出或AR阈值升高。言语识别率为0%~46%,平均(14.64± 15.42)%。听性脑干反应引不出或严重异常。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引出率为100%,反应幅值正常,且不被对侧白 噪声所抑制。自发性耳声发射引出率为82.14%(23/28耳)。结论:儿童听神经病的听力学特征显著。系统听力 学检查对认识、诊断以及研究该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李富德王惠敏陈家萍梁瑞敏
关键词:儿童听神经病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SY-1型中耳功能分析仪临床应用结果分析
1999年
李富德陈家萍李志强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