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建文

作品数:24 被引量:202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16篇石油与天然气...
  • 8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低渗
  • 6篇油藏
  • 6篇储层
  • 5篇油田
  • 5篇盆地
  • 4篇油气
  • 4篇特低渗
  • 3篇低渗透
  • 3篇低渗透油藏
  • 3篇油水
  • 3篇数值模拟
  • 3篇孔隙
  • 3篇值模拟
  • 2篇低渗储层
  • 2篇低渗油藏
  • 2篇地质
  • 2篇压裂
  • 2篇油层
  • 2篇油气富集
  • 2篇油水井

机构

  • 22篇中国石油天然...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天津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青岛海洋地质...
  • 1篇大庆油田有限...
  • 1篇吉林石油集团...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化

作者

  • 24篇陈建文
  • 3篇何永宏
  • 2篇徐怀民
  • 2篇李忠诚
  • 2篇张奎
  • 2篇赵继勇
  • 2篇陈少军
  • 2篇孙仁远
  • 2篇郑可
  • 1篇康伟力
  • 1篇葛善良
  • 1篇唐振兴
  • 1篇张英安
  • 1篇张辉
  • 1篇姚斌
  • 1篇方国庆
  • 1篇李长山
  • 1篇耿宏章
  • 1篇郭平
  • 1篇成国祥

传媒

  • 2篇大庆石油地质...
  • 2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大庆石油学院...
  • 1篇现代地质
  • 1篇沉积学报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石油钻采工艺
  • 1篇油气井测试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低渗透油气田
  • 1篇地学前缘
  • 1篇石油大学学报...
  • 1篇岩性油气藏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2007年油...
  • 1篇第二届全国油...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吉林省第五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6
  • 3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0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吴旗长6超低渗透油藏经济有效开发技术
陆红军赵继勇常彦荣张钊方国庆何永宏陈建文王成旺韩会平姚斌汪澜
截至2010年底,吴410井区长61油藏上报探明地质储量2879.74×104t,已动用探明地质储量1353.38×104t,剩余探明地质储量1526.36×104t。谷104井区长63油藏开发预测地质储量1265×10...
关键词: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开发注水技术
特低渗油藏合理流压确定方法研究
2008年
岩石应力敏感和启动压力梯度是特低渗透油藏开发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有效开发具有启动压力梯度和应力敏感的特低渗油藏,本文从特低渗透油藏渗流机理出发,结合岩心室内实验研究结果,建立了长庆特低渗透油藏考虑应力敏感和启动压力梯度的渗流模型,研究了特低渗油藏合理生产流压确定方法,现场应用效果较好。
何永宏安小平贺华龙陈建文张奎
关键词:特低渗启动压力梯度应力敏感生产压差
黔东南地区寒武系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分析被引量:20
2004年
黔东南地区寒武系地层是典型的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广泛且有较好的储层。为了更好地了解该地层的岩性、孔隙状况等地质特征,以贵州东部三都—丹寨剖面寒武系地层为例,分析了各组段的岩石学特征,确定了其沉积环境,在此基础上对形成现有岩石孔隙等特征的相应的成岩作用进行了分析。指出白云化作用是该区的主要成岩作用,主要表现在中寒武统都柳江组—在准同生白云化作用下形成大套厚层的白云岩。埋藏溶解作用形成的次生溶孔是该区中上寒武统的典型特征,有利于改善碳酸盐岩的储层物性。重结晶作用、压溶作用等对储层孔隙的形成也起到重要作用,并列出了黔东南地区寒武系地层各层组的成岩演化史。
邓长瑜张秀莲陈建文王贤
关键词:寒武系成岩作用压溶作用储层物性成岩演化岩石学特征
扶余老油田油藏精细评价技术研究与实践
扶余油田是一个已开发40多年的亿吨级油田,至2003年底年产量为65×104t.自2004年开始对油田开展精细油藏评价,通过实施浅层城区三维地震技术,准确落实该区穹隆构造形态、演化过程以及断裂系统对油藏的控制作...
陈建文何海全赵慧孙博董长春
关键词:油水层识别
一种石油及其代用能源的高效率超低污染利用方法
一种石油及其代用能源的高效率超低污染利用方法,属于石油加工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原油进行常压蒸馏;步骤2:对轻质油进行分馏;步骤3:对重油进行初步裂解;步骤4:将裂化后的原料重油进行高压分离;步骤5:经...
刘颖李忠诚陈栗刘海滨孟媛媛陈建文贾立莹孙宜显王建一
坨17井试井资料分析与解释被引量:5
2006年
双坨子气田坨17井于1998年7月10日完井,到目前为止共进行了1次不稳定试井,1次修正等时试井。利用产能试井、压力恢复试井资料的解释获得了大量信息,采用双对数和半对数对该井外边界进行分析,提出在进行试井解释时,解释模型选用十分重要,一定要结合地质条件和试井曲线形态进行判断。利用该井修正等时试井资料确定真表皮系数为0,而压力恢复试井解释的S为34,说明该井配产太高紊流损失严重。确定产能试井无阻流量为108.582dam3/d,用无阻流量的1/5确定合理产量为21.7dam3/d。
陈少军张英魁张辉陈建文朱启军平云峰
关键词:不稳定试井稳定试井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3_1油藏油气富集规律被引量:6
2016年
为搞清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庄73区块三叠系延长组长3_1油藏油气富集规律,在小层精细划分与对比的基础上,利用测井资料、重矿物分析及铸体薄片分析等,研究了沉积相和储层展布特征。结果表明:长3_1沉积物源方向主要为北西向和北东向;南部以分流河道、河口坝沉积为主,西北部、东北部以河道沉积为主,河道、分流河道、河口坝砂体为有利储层;长3_1油藏主要受储层和构造的控制,为构造—岩性油气藏。
冷先刚张志国陈建文段骁宸蒲磊吴小宁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富集规律沉积物源沉积相
火山岩储层建模初探被引量:44
2000年
火山岩储层建模研究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近年来 ,国内外在含油气盆地的火山岩中发现了大量的油气藏。为了探索火山岩储层物性的空间分布特征 ,作者选取了松辽盆地徐家围子地区火山岩发育的营城组为研究目的层 ,以火山岩相分析为基础 ,以基于相分析的神经网络技术为手段 ,通过多种参数的选取和计算 ,尝试性地建立了该区火山岩储层地质模型。该模型表明 :层状火山机构比块状火山机构的物性好 ;多相火山机构比单相火山机构物性好 ;裂缝发育的火山机构比裂缝不发育的火山机构物性好。基底涌流相、火山空落相、火山沉积相是有利的储集相带。
李长山陈建文游俊王德发郑浚茂
关键词:储层建模神经网络技术火山岩含油气盆地
松辽盆地特大型复杂隐蔽油气藏勘探与开发
王永春刘兴中康伟力王锋赵志魁陈丙春于国栋魏兆胜赵占银唐振兴吴伟韩永庆陈少军张英安陈建文
以两大水系砂体前缘带为勘探区,以中、下部含油组合为主要目的层,以岩性油藏为主要勘探开发对象,探索出两大砂体前缘带岩性油藏的成藏机制、成藏模式,明确岩性油藏的分布规律,对长岭生油凹陷内、英台-四方坨子斜坡带油气成藏条件有了...
关键词:
关键词:松辽盆地勘探开发一体化隐蔽油气藏
分层压力资料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方法研究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对油田的认识也要不断向精细、微观、立体化方向发展,分层测压技术在油田开发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应用分层压力资料,可分析和判断水井周围油层特性.当注水井分层压降曲线出直线段时间较早,且直线斜率较小,同时...
陈建文付玉成林海
关键词:油田开发油水井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