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月忠
- 作品数:48 被引量:204H指数:9
- 供职机构:福建省水产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重点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URO水体灭菌消毒机
- 郭明忠游远新陈月忠许清勇林燕卢俊杰杨和作
- URO水体灭菌消毒机研制课题是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1998年以编号闽水科9805号下达的研制任务。目的是通过采用非药物的方法对渔业用水进行灭菌消毒,减少养殖育苗对象病害发生,减少药物使用量,减少药物残留,促进无公害养殖和环...
- 关键词:
- 关键词:紫外线臭氧
- 文蛤净化加工研究
- 许永安廖登远陈月忠
- 该课题在国内首次用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为A1级的高效、无毒的消毒剂二氧化氯摸索出净化文蛤的合理工艺,用该工艺净化的文蛤细菌总数减少了70~90℅以上,大肠菌群从2400MPN/100g减少到30~40MPN/10...
- 关键词:
- 关键词:文蛤二氧化氯
- 长牡蛎和华贵栉孔扇贝对封闭性水体水化因子变化的适应性及相关分析
- 1986年
- 在浅海贝类养殖中,水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贝类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活动。研究比较几种浅海贝类在封闭性水体中的存活时间与水化因子变化的相关关系和其对不同水化环境的适应性,对于提高其养殖产量,养殖水体水质监测和亲贝的长途运输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 钟硕良林越赳陈月忠陈和平
- 关键词:华贵栉孔扇贝适应性养殖水体长牡蛎亲贝存活时间
- 饲料脂肪含量对施氏鲟生长及其肝脏脂质组成的影响被引量:12
- 2001年
- 本文报道了饲料中不同脂肪含量对施氏鲟生长及其肝脏脂质组成的影响结果 .试验饲料是以酪蛋白质、鱼粉、糊精和纤维素等为主要原料配制而成的等氮和等能量的半精制饲料 ,以等量混合的海水鱼油、豆油作为脂肪源 .试验周期为 2 5d .结果表明 :施氏鲟饲料中脂肪适宜含量为 5.6 %~ 1 1 .4% ,最适含量为 7.5%左右 ;肝脏脂质含量和中性脂质含量随着饲料脂肪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 ,但在饲料脂肪适宜含量范围内各组间却无显著差异 .
- 肖懿哲陈月忠
- 关键词:施氏鲟饲料脂肪鱼粉糊精纤维素
- 闽粤地区鲍暴发性流行病的病因分析和流行病学研究
- 99年以来,福建、广东两省养殖鲍已连续多年发生了暴发性流行病,死亡率可达100%.结合病理学分析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认为球状病毒和弧菌并发感染是该暴发病流行的主要原因.电镜观察发现病鲍的肝细胞和肠上皮细胞内有大小约为...
- 陈月忠黄万红陈木
- 关键词:暴发性流行病球状病毒病因学流行病学
- 对虾发光病防治技术研究
- 陈月忠钟硕良
- 该成果主要应用于对虾幼体和成虾发光病的防治。项目通过对该病的流行病学、病因病理学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基本摸清了发光病的流行情况和发病规律及病理变化情况,并对致病菌的生物学、生态学及营养学等特性进行研究,从而为探索出一套行...
- 关键词:
- 关键词:虾病防治对虾发光病虾类养殖
- 长毛对虾黄鳃病组织病理的研究被引量:3
- 1992年
- 长毛对虾黄鳃病是我省对虾养殖中发病较普遍、流行甚广、威胁最严重的病害之一。近十几年来,人们越来越深入地进行虾类病理学研究,以便准确地弄清导致对虾生理病态紊乱和虾体防御的机制及病原体在体内进行的合成作用。B.Z.Bian(1981),S.Egusa(1983),I.Dykova(1988),I.G.Nash(1988)等在对虾黑鳃病、红鳃病、弧菌病和单孢子虫病的组织病理学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随着对虾养殖的发展,我国也开始了虾病的组织病理研究。盂庆显等(1989)开展了中国对虾红腿病的组织病理观察;叶孝经(1990)对中国对虾红足病进行了病理学初步研究;刘正义、张聪洲(1987)报道了斑节对虾外寄生原虫症、细菌性败血症、铁末沉积症的病理病征。但有关长毛对虾黄鳃病的组织病理研究,则未见报道。为此本文对长毛对虾黄鳃病的鳃和肝胰腺组织病理变化进行初步研究,现报道如下。
- 周宸林克冰陈月忠曾伟民
- 关键词:长毛对虾黄鳃病组织病理
- 华贵栉孔扇贝三倍体的研究被引量:12
- 1995年
- 本文报道了用细胞松驰素B、高温和低温休克等方法诱导华贵栉孔扇贝(Chloamysnobilis)三倍体的实验结果。在26.0~28.0℃条件下,选用不同浓度的细胞松驰素B0.1、0.3、0.5、0.7和1.0mg/dm3,在受精后15min,处理受精卵15min,三倍体诱导率分别为12.5%、37.5%、68.0%、66.6%和81.0%,其中0.5~1.0mg/dm3浓度的细胞松驰素B对改变倍性最有效。高温休克选用31.0、33.0、35.0和37.0℃处理受精卵,最高三倍体诱导率达46.7%(33.0℃,处理15min)。低温休克选用6.0、8.0、10.0和12.0℃处理受精卵,最高三倍作诱导率为40.7%(10.0℃,处理20min)。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处理强度的增大和处理时间的延长,三倍体诱导率增高、但孵化率下降,畸型率上升。用高温休克处理的实验组幼虫生长速度较对照组快。作者认为,在商业性生产中,温度休克是诱导扇贝三倍体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文中还就细胞松驰素B与温度休克诱导三倍体的机制进行了讨论。
- 曾志南陈木林琪陈朴贤刘伟斌陈月忠
- 关键词:华贵栉孔扇贝三倍体温度休克
- 一种大规模快速定向培养卵形藻等鲍幼体优质饵料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规模快速定向培养卵形藻等鲍幼体优质饵料的方法,包括:(1)、收集有大量卵形藻生长的鲍幼体附着基,清洗薄膜直至附着基薄膜表面已干净但在阳光下仍可见一层淡淡的金黄色的半透明物质;(2)、将清洗后的薄膜裹上重...
- 陈月忠黄万红李振华杜琦
- 文献传递
- 对虾发光病病原菌的致病性及病理学观察被引量:2
- 2001年
- 本文报道了对虾发光病病原菌的致病性、发病症状和病理变化。结果表明:哈维氏弧菌对虾类有极强的致病性,并引起组织和器官不同程度的病变。病理变化表现为:肌纤维颗粒变性,纵裂,坏死:肝胰腺空泡变性,坏死;淋巴器官坏死等。注射感染的发病虾,肝胰腺出现血细胞浸润,说明对虾对细菌感染有一定的防御能力。
- 周宸陈月忠
- 关键词:对虾发光病哈维氏弧菌病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