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杰

作品数:4 被引量:58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市南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变应性
  • 3篇变应原
  • 2篇血清
  • 2篇血清特异性I...
  • 2篇特异
  • 2篇特异性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患病
  • 2篇患病率
  • 2篇鼻炎
  • 1篇性疾病
  • 1篇特异性IGE
  • 1篇流行病学研究
  • 1篇流行病学因素
  • 1篇变应性鼻炎
  • 1篇变应性疾病
  • 1篇常年性

机构

  • 3篇天津市南开医...
  • 3篇青县人民医院

作者

  • 3篇杨仲刚
  • 3篇陈杰
  • 3篇王丽
  • 3篇林文森
  • 3篇李书彦
  • 3篇王泽海
  • 3篇赵绍成

传媒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年份

  • 3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变应性鼻炎患病率及相关因素调查被引量:50
2011年
目的通过对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流行病学之大样本的调查,获得以农村为主的AR的患病率及相关患病因素。方法2007年4月至2009年5月在河北省沧州市农村、渤海湾黄骅市沿海渔村、承德市雾灵山区、天津市区分别以行政乡、村和街道、居民小区等为单位,按行政乡、村和街道、居民小区名册通过随机多级抽样和整群抽样抽取调查对象。然后按住户自然顺序,逐-入户直接调查。同时按照自然数排序全部受调查人群,对每逢个位数0、1、5的受调查者抽取3~5ml静脉血,由实验室专职人员做血清特异性IgE(specificIgE,slgE)检测。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次流行病学调查对象共抽取5010人,其中有鼻变应性症状或体征者823例(16.4%)。进行血清slgE检测1576例,阳性402例(25.5%),其中146例合并有鼻变应性症状或体征者确诊为AR,AR的患病率为9.3%(146/1576)。不同年龄、职业、特应性体质以及有无鼻部变应性症状人群之间sIgE检测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96、9.73、16.53、8.95,P值均〈0.05)。AR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呈正相关(回归系数β=2.544,P〈0.01)。农村最常见的变应原为狗上皮、猫上皮,城市最常见的变应原为屋尘螨、粉尘螨。结论AR的患病率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比较高,应受到重视。AR的发生与特应性体质、环境因素等有关。
王泽海林文森李书彦赵绍成王丽杨仲刚陈杰张振富于金珍
关键词:常年性鼻炎流行病学因素患病率变应原
敏筛与PCA血清特异性IgE抗体定量检测对比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掌握PCA(PolyCheck AllergyAssay系统)和敏筛(AllergyScreen系统)两种血清特异性IgE(sIgE)检测方法,在变应原检测及变应性鼻炎(AR)诊断中的客观性和异同。方法于2007年4月,按随机多级抽样和整群抽样方法,对抽取的206例河北省沧州市盘古村民,再随机分组138例做PCA检测,68例做敏筛检测。同时对2007年4至10月到我院就诊的280例自愿选择sIgE检测,有AR病史患者按诊号分组:单号108例做PCA检测;双号140例做敏筛检测。并将其结果与322例自愿选择SPT(skin prink test)检测的患者比较。结果①盘古村村民变应原sIgE检测,PCA组阳性40例(28.89%),敏筛组阳性13例(19.12%)。经检验2组阳性预测值之间无统计学差异(χ2=2.32,P>0.05);再比较有AR病史患者,其PCA和敏筛与SPT检测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1.30%、45.00%和64.91%,多样本率的检验χ2=21.98,P<0.01。两两比较仅PCA与SPT之间的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变应原分类检出率,敏筛对食物类较灵敏,PCA对动物上皮类更灵敏。③盘古村民PCA组AR诊断阳性率7.97%(11/138),敏筛组为7.36%(5/68)。经检验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χ2=0.56,P>0.05)。结论 PCA和敏筛2种方法均有可靠性、安全性和特异性,易操做、敏感度高且各有所长,明确变应原对预防和治疗变应性疾病有重要意义,是变态反应临床和研究不可缺少的客观指标。
王泽海林文森李书彦赵绍成王丽杨仲刚陈杰张振富于金珍
关键词:变应性疾病变应原血清特异性IGE
PCA测定血清特异性IgE在变应性鼻炎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PCA测定血清特异性IgE(sIgE)在变应性鼻炎(AR)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并分析该方法的阳性标准对AR诊断的影响。方法 2007年4月~2009年5月,以华北地区一般人群为调查对象,通过随机整群和多级抽样共计1576例,采用直接面访并结合血清变应原sIgE检测(PCA法)进行AR患病率及相关因素调查。结果当血清sIgE≥Ⅰ级为阳性标准时,变应原检测阳性595例(37.8%),诊断AR的患者为216例(13.7%),诊断AR的阳性预测值为53.9%,阴性预测值为58.0%。血清sIgE≥Ⅱ级为阳性标准时,变应原检测阳性402例(25.5%),诊断AR的患者为146例(9.3%),诊断AR的阳性预测值为79.9%、阴性预测值为85.1%。两种阳性评判标准所致各项结果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sIgE为Ⅰ级者30例中,鼻激发试验阳性6例(20.0%);血清sIgE为Ⅱ级者30例中,鼻激发试验阳性17例(56.7%)。结论在流行病学研究中,血清变应原sIgE的阳性标准不同可影响AR患病率的评估,故应具体分析。采用PCA检测血清sIgE,为提高AR的诊断率,以≥Ⅱ级作为阳性标准较为科学。
王泽海林文森李书彦赵绍成王丽杨仲刚陈杰张振富于金珍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患病率变应原特异性IGE流行病学研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