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杰

作品数:22 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艺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5篇宋元时期
  • 5篇考古
  • 5篇出土
  • 4篇磁州窑
  • 3篇考古学
  • 3篇古学
  • 3篇瓷器
  • 2篇考古学研究
  • 2篇汉代
  • 2篇彩绘
  • 1篇大汶口文化
  • 1篇东北亚
  • 1篇窑口
  • 1篇遗物
  • 1篇遗址
  • 1篇艺术
  • 1篇艺术保护
  • 1篇玉器
  • 1篇渊源
  • 1篇越窑

机构

  • 18篇中国海洋大学
  • 5篇湖南大学
  • 4篇山东大学
  • 2篇厦门大学

作者

  • 22篇陈杰
  • 10篇石荣传

传媒

  • 3篇四川文物
  • 3篇文物春秋
  • 2篇北方文物
  • 2篇华夏考古
  • 2篇江汉考古
  • 1篇东南文化
  • 1篇文博
  • 1篇文史哲
  • 1篇安庆师范学院...
  • 1篇中原文物
  • 1篇考古与文物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福建文博
  • 1篇东方考古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汉长沙国诸侯王陵墓制度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西汉中央集权制下,各诸侯国受制于朝廷,包括葬制在内的各项礼制皆"仿帝制"。从目前资料看,西汉长沙国葬制受汉葬制影响较深。然而长沙地区是先秦楚文化的核心地区之一,楚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强势入侵的汉葬制与楚葬制(俗)开始了碰撞、融合,最终形成了以园邑、陵园、陵寝、陪葬墓、外藏坑、黄肠题凑等汉葬制为轮廓,以墓道偶人、椁箱分室形制、内外髹漆套棺、笭床等楚葬俗为内核的极富特色的西汉长沙国陵墓制度。
陈杰石荣传
关键词:诸侯王
两晋带背筒狮形器的用途及定名问题被引量:8
2008年
作为两晋时期典型而精美的青瓷器之一,带背筒狮形器的用途和名称众说纷纭。参考狮形器的出土状况,从实用性、经济性、美观性等因素考虑,带背筒狮形器应该是文房用具而非烛台、酒器,并确定它的名称应该叫水注而非水盂。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带背筒象生器的定名也应为水注。
陈杰石荣传
关键词:晋朝
人文资源保护与开发之再博弈
人文资源的保护不是一成不变的保存,而应该是一种动态的、可持续的保护。适度而合理的开发是实现动态保护的良好途径,而分级开发是一种可以兼顾保护与开发的可行的模式。建立全面合理的补偿机制也是人文资源保护中的重要保障。
陈杰石荣传
关键词:人文资源
从南方瓷器出土看宋元时期山东水路交通被引量:3
2004年
宋元时期是我国陶瓷手工业发展的高峰之一 ,山东地区作为南下江浙、北上京津的一个重要通道 ,也发现了为数不少的南方瓷器。根据纪年墓和其他出土资料所见 ,南方瓷器在有宋一代多出土于胶东沿海地区 ,这一时期山东商业运输当以海运为主 ;至元代则多见于运河及北清河两岸 。
陈杰
关键词:海道
略谈宋元时期山东地区瓷器手工业的磁州窑因素被引量:3
2006年
磁州窑系是宋元时期北方地区最大的民窑体系。本文从山东地区发现的磁州窑系瓷器入手,分析了山东地区磁州窑输入瓷器的分期特点,以及磁州窑对于山东地区制瓷工业的影响,并探讨了发生这种影响的原因。
陈杰
关键词:宋元时期
《礼记》所载佩玉制度的考古学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佩玉制度作为两周用玉制度的一部分,自两汉以来备受关注。清以前多是依靠学者对于两周典籍的释读;随着考古学的发展,越来越多保存完好的墓葬被科学地发掘,为我们研究了解、复原这一时期的佩玉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考古出土的两周佩玉入手,运用考古地层学、类型学等方法,分析、研究、总结这一时期的用玉情况,与《礼记·玉藻》记载"佩玉之法"进行对比研究,可知《礼记·玉藻》所载佩玉之法并非流行于西周时期的组合玉佩之制,而是春秋战国时期流行于楚地以腰(胸腹)部组合串饰为核心的佩玉制度。
石荣传陈杰
关键词:考古学《礼记》
宋元时期东北亚海上交流的考古学观察被引量:5
2008年
对东北亚地区的海上文化交流是宋元时期中国对外交流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东北亚沿海地区发现的大量宋元文物,不仅从实物的角度见证了这些地区与中国的物质文化交流,同时也反映了宋元时期海上航线和港口的变迁。
陈杰
关键词:宋元时期东北亚
试论舟形灶被引量:3
2021年
汉晋墓出土的舟形陶灶分布较广,以淮河及长江下游的江浙皖赣地区为中心,广泛见于北至鲁南,西到湘鄂西部,东南至海的广大区域。其延续时间较长,有些类型一直沿用到宋代。各种类型的舟形灶均有特定的分布区域,随着时代的推移,逐渐向外传播,其中最为典型的B型和C型舟形灶,南移趋势明显,这与历史上的人口南迁有较大关系;而具有岭南文化因素的D型灶则向附近的江西和福建扩散。江淮之间的苏皖地区出现了A型、B型和C型舟形灶的较早类型,不排除这里是舟形灶发源地的可能。
陈杰石荣传
关键词:江淮
试论巴式灶被引量:1
2023年
横长方形灶是汉代陶灶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其横长(宽)大于纵长,主要分布于巴人聚居区。同时,随葬这类灶的墓葬及伴出器物也具有巴文化的特征,所以这类灶被称为巴式灶。巴式灶的出现应是受到楚地流行的曲尺形灶的强烈影响。
陈杰石荣传
关键词:汉代
两周葬玉及葬玉制度之考古学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两周,尤其西周时期是两汉时期成熟葬玉制度的肇始,也是中国葬玉制度发展最为重要的时期之一。多元化的葬玉制度在战国时期逐渐走向统一,为两汉葬玉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即从两周出土的葬玉种类及玉器出土位置等情况入手,分析总结这一时期葬玉与葬玉制度情况。
石荣传陈杰
关键词:葬玉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