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海生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小儿
  • 2篇肿瘤
  • 2篇颅内
  • 2篇颅内肿瘤
  • 2篇儿童
  • 2篇大脑
  • 1篇毒性
  • 1篇药物疗法
  • 1篇神经炎
  • 1篇佐治
  • 1篇误诊
  • 1篇误诊原因
  • 1篇误诊原因分析
  • 1篇疗法
  • 1篇疗效
  • 1篇疗效观察
  • 1篇面神经
  • 1篇面神经炎
  • 1篇脑半球
  • 1篇脑炎

机构

  • 5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作者

  • 5篇陈海生
  • 1篇汪梅先
  • 1篇叶祥枝
  • 1篇潘光珍
  • 1篇李裕梅
  • 1篇鲍克容
  • 1篇朱慧
  • 1篇陈碧琴

传媒

  • 3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年份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6
  • 2篇199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小儿大脑半球肿瘤18例误诊原因分析
1995年
在小儿颅内肿瘤中,大脑半球肿瘤相对比较少见,而大脑半球肿瘤的某些特点又往往容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故容易误诊或漏诊。本文分析18例小儿大脑半球肿瘤的误诊原因,以提高对大脑半球肿瘤临床特点的认识。
陈海生
关键词:儿童颅内肿瘤误诊
儿童意外损伤308例临床分析及预防对策探讨被引量:10
2000年
为探讨儿童意外损伤的发病特点及致伤原因,现将我院近五年来收治的儿童意外损伤308例报告如下。
陈海生朱慧张梅虹
关键词:儿童发病特点
α-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脑炎疗效观察:附24例报告被引量:13
1996年
对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的病例采用α-干扰素治疗,并与常规治疗方法相对照。治疗组24例,对照组28例,两组临床症状比较差异不显著。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治疗组其退热、惊厥控制、意识清醒、肢瘫恢复、头痛呕吐消失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意义。两种不同剂量干扰素疗效比较,大剂量组(100万U/天)临床症状的改善优于小剂量组(4~10万U/天),提示干扰素血清浓度的高低与临床疗效大小呈平行关系。
陈海生潘光珍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药物疗法Α-干扰素疗效
高压氧佐治小儿面神经炎12例报告被引量:2
1999年
我院自1996年以来,对小儿面神经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所有病人均符合《简明神经病学》有关面神经炎的诊断标准[1],并根据是否运用高压氧治疗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2例,其中男5例...
陈海生陈碧琴李裕梅
关键词:面神经炎高压氧治疗佐治小儿
小儿大脑半球肿瘤34例临床和病理分析被引量:2
1995年
木文报告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小儿大脑半球肿瘤34例,结果显示小儿大脑半球肿肩占同期颅内肿瘤的14.5%。星形细胞瘤发病年龄较大,室管膜瘤和脉络丛乳头状瘤发病年龄偏小。病理分型:星形细胞瘤12例(35.3%),室管膜瘤7例(20.6%),胶质细胞瘤5例(14.7%),脉络丛乳头状瘤4例(11.8%),脑膜瘤4例(11.8%),神经母细胞瘤颅内转移2例(5.9%)。首发症状以颅内压增高的症状为多(52.9%),其次为局灶性症状如中枢性运动障碍(23.5%)和惊厥发作(23.5%)。但颅内压增高和局灶性症状体征并不一定同时存在,这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和生长位置有关。因此对没有颅高压症状的患儿,临床应特别挺高警惕,以免漏诊或误诊。
陈海生汪梅先叶祥枝鲍克容
关键词:颅内肿瘤脑半球病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