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滨宁

作品数:8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信号
  • 4篇信号处理
  • 3篇因果
  • 3篇自适应辨识
  • 3篇ARMA
  • 2篇倒谱
  • 2篇仿真
  • 2篇非最小相位
  • 2篇高阶
  • 2篇高斯
  • 1篇等价
  • 1篇多用户
  • 1篇多用户检测
  • 1篇多用户检测方...
  • 1篇信号检测
  • 1篇数值仿真
  • 1篇数字仿真
  • 1篇自适应
  • 1篇自适应信号处...
  • 1篇最小相位系统

机构

  • 8篇清华大学

作者

  • 8篇陈滨宁
  • 6篇张贤达
  • 1篇周雷
  • 1篇俞翔
  • 1篇李衍达
  • 1篇时宇
  • 1篇赵锡凯

传媒

  • 2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电子学报
  • 1篇信号处理
  • 1篇第五届全国信...

年份

  • 1篇2002
  • 1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非平稳/非高斯环境下的信号辨识与检测
张贤达李衍达保铮时宇俞翔肖创柏周雷赵锡凯周小波陈滨宁
该成果是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总结。本研究为基础理论研究,主要围绕非平稳/非高斯环境下的信号辨识和信号检测的关键性的基础理论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旨在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系列创新的理论和方法,做出了许多创新贡献...
关键词:
关键词:信号处理信号检测
基于倒谱的非因果自回归系统自适应辨识被引量:7
1997年
为解决信号处理中非因果自回归(AR)系统的自适应辨识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倒谱进行AR系统辨识的新方法。这一方法在倒谱域内把非因果AR系统辨识问题转化为非最小相位有限冲激响应(FIR)系统辨识问题,因此可以利用现有的基于倒谱的FIR系统辨识算法构造非因果AR系统辨识算法,从而实现了非因果AR系统的自适应参数辨识,并解决了以往文献中未曾解决的非因果AR系统阶次自适应确定问题。另外,本算法可以保证估计出的AR模型是稳定的。数值仿真结果证明了本算法具有很高的估计精度。
陈滨宁张贤达
关键词:自适应信号处理倒谱信号处理
基于等价多入多出结构的多用户检测方法
1999年
对于一个异步高斯直接序列码分多址系统的多用户检测问题,现有的解相关线性检测方法存在对高维矩阵求逆,计算量大的问题。该文根据系统基带模型的等价多入多出( M I M O)结构,基于 M I M O 和周期时变滤波器的等价性,设计了周期时变的最小均方误差均衡器,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用户增益估计的批处理和自适应方法,克服了常规多用户检测方法对用户增益敏感的缺点。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方法的误码率性能与解相关检测方法的基本相同,而计算量减少了,并且减少了解码延迟。
俞翔陈滨宁张贤达
关键词:多用户检测码分多址MIMO
基于高阶累积量的非因果ARMA模型辩识
陈滨宁
关键词:高阶累积量数值仿真
基于倒谱的非最小相位FIR系统自适应辨识被引量:3
1997年
本文介绍了一种在高阶谱一维切片的基础上利用倒谱进行非最小相位FIR系统自适应辨识的算法。这一算法具有计算量小,不需要预先假定系统阶次的特点,而且能够自适应地分别辨识出非最小相位FIR系统的最小相位部分和最大相位部分的冲激响应,同时,系统阶次可以在自适应过程中确定。另外由于本算法利用观测信号的高阶级计量进行系统辨识,所以很好地抑制了高斯有色噪声对辨识结果的影响。数值仿真结果证明了本算法的有效性。
陈滨宁张贤达
关键词:倒谱自适应辨识
高斯有色噪声中非因果系统的AR辩识
陈滨宁张贤达
关键词:参数估计数字仿真
高斯ARMA噪声中非因果非最小相位系统的辨识被引量:6
1996年
本文研究在加性高斯有色噪声背景下,非因果非最小相位系统的辨识问题。提出了一种三步辨识方法。
陈滨宁张贤达
关键词:高阶累量信号处理ARMA
基于累积量的ARMA模型辨识研究
该文针对平稳信号和循环平稳信号的ARMA辨识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批处理和自适应辨识算法.主要包括以下五部分内容:(一)设计了一种观测信号相关和高阶累积量相结合的辨识非因果非最小相位ARMA系统的三步辨识算法;(二)在文献...
陈滨宁
关键词:系统辨识信号处理自适应辨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