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金仁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骨折
  • 1篇带锁
  • 1篇带锁髓内针
  • 1篇动静脉
  • 1篇动静脉瘘
  • 1篇端侧
  • 1篇端侧吻合
  • 1篇形状记忆
  • 1篇形状记忆合金
  • 1篇愈合
  • 1篇愈合影响
  • 1篇掌侧
  • 1篇入路
  • 1篇入路治疗
  • 1篇上肢
  • 1篇上肢长
  • 1篇髓内
  • 1篇髓内针
  • 1篇内瘘
  • 1篇内瘘术

机构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利春叶
  • 3篇喻林波
  • 3篇陈金仁
  • 3篇贾赛雄
  • 2篇叶飞强
  • 2篇欧春培
  • 2篇李晓文
  • 2篇杨钦泰
  • 1篇吴迪

传媒

  • 1篇河北医学
  • 1篇贵阳中医学院...
  • 1篇实用手外科杂...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腕桡背侧入路和腕掌侧入路治疗腕舟骨骨折对骨折愈合影响的比较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比较腕掌侧入路和腕桡背侧入路治疗腕舟骨骨折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31例采用腕掌侧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为牚侧组,同时选择同期24例采用腕桡背侧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为桡侧组,所有患者均随访6~12个月,每3个月复查X线片,对骨折的愈合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掌侧组患者3月、6月、9月骨折愈合率分别为54.84%,93.55%,100%;桡背侧组3月、6月、9月、12月骨折愈合率分别为41.67%,70.83%,95.83%,100%,掌侧组3个月、6个月骨折愈合率明显高于桡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掌侧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有利于对腕舟骨血供的保护,促进骨折愈合,可作为腕舟骨骨折的首选手术方式。
喻林波李晓文欧春培杨钦泰贾赛雄陈金仁叶飞强利春叶
关键词:腕舟骨骨折
不同内固定治疗上肢长骨干骨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上肢长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3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的上肢长骨干采用带锁髓内针或形状记忆合金进行治疗的患者63例。根据患者病情情况进行治疗,将其分为带锁髓内针组30例与形状记忆合金组33例。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愈合时间、出现伤口感染率、发生骨不连几率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形状记忆合金组患者手术时间及骨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带锁髓内针组(P<0.05),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患者出现伤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形状记忆合金组患者发生骨不连情况明显低于带锁髓内针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经综合评价其形状记忆合金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带锁髓内针组(P<0.05),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上肢长骨干骨折患者采用形状记忆合金进行内固定治疗拥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此方法具有抗弯曲力强、抗扭转作用明显以及固定牢固等优点,且在手术时间、愈合时间以及发生骨不连情况等方面明显优于其它内固定方式。故运用形状记忆合金进行内固定不适为治疗上肢长骨干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
喻林波李晓文欧春培杨钦泰贾赛雄陈金仁叶飞强利春叶
关键词:内固定形状记忆合金带锁髓内针
前臂下段动静脉端侧吻合内瘘术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探讨前臂下段动静脉端侧吻合内瘘术的疗效.方法 2012年7月-2014年12月,收治慢性肾功能衰竭159例,全部采用桡动脉头静脉端侧吻合术.结果 159例内瘘术中,153例一次手术成功.一次手术成功率为96.23%.结论 前臂下段桡动脉头静脉端侧吻合应成为内瘘术的首选方法.
贾赛雄吴迪喻林波利春叶相文龙陈金仁
关键词:动静脉瘘端侧吻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