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韦茹

作品数:36 被引量:105H指数:6
供职机构:广州市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广州市卫生局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综合征
  • 13篇患儿
  • 13篇儿童
  • 8篇细胞
  • 8篇小儿
  • 7篇紫癜
  • 7篇过敏
  • 7篇过敏性
  • 7篇过敏性紫癜
  • 5篇多器官功能
  • 5篇多器官功能障...
  • 5篇多器官功能障...
  • 5篇多器官功能障...
  • 5篇幼年
  • 5篇器官
  • 5篇器官功能
  • 5篇器官功能障碍
  • 5篇器官功能障碍...
  • 5篇关节炎
  • 4篇蛋白

机构

  • 35篇广州市儿童医...
  • 2篇中山大学
  • 2篇广州市妇女儿...
  • 1篇广州医学院

作者

  • 36篇韦茹
  • 30篇曾华松
  • 15篇王蓓
  • 13篇熊小燕
  • 12篇姚翠婵
  • 12篇曾其毅
  • 10篇陶莉
  • 9篇曾萍
  • 7篇杨镒宇
  • 6篇郑亦男
  • 4篇赵明奇
  • 3篇张丽
  • 3篇陈香元
  • 2篇刘丽
  • 2篇刘威
  • 2篇于明华
  • 2篇张剑珲
  • 2篇程静
  • 2篇李丰
  • 2篇唐娟

传媒

  • 6篇广东医学
  • 6篇中华医学会第...
  • 4篇中国小儿急救...
  • 3篇广州医药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中国实用儿科...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广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临床免疫...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15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0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小儿川崎病血管损伤的关系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小儿川崎病血管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52例川崎病(KD)患儿急性期、缓解期及28例健康对照组儿童血浆VEGF含量,并将KD患儿分为有冠脉损伤(CAL)组与无冠脉损伤(NCAL)组。结果KD患儿组急性期和缓解期的VEGF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231.26±75.31)pg/ml,(127.67±63.17)pg/ml比(43.94±19.58)pg/ml,P<0.01];NCAL组急性期VEGF水平明显高于CAL组[(269.99±69.33)pg/ml比(184.10±52.48)pg/ml,P<0.01],缓解期NCAL组血浆VEGF含量下降值显著大于CAL组;KD患儿组急性期血浆VEGF水平与血清白蛋白呈显著负相关(r=-0.604,P<0.01)。结论VEGF参与了川崎病血管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持续不降的VEGF可能与KD发生了冠脉损伤有关。
韦茹张丽曾华松姚翠婵熊小燕唐娟虢艳王蓓
关键词: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冠状动脉损伤儿童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儿血清促炎因子/抗炎因子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动态监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儿促炎因子/抗炎因子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Luminex液相分析平台,对72例MODS患儿第1、3、7天3个时点的血清促炎(IL-1β、IL-2、IL-6、IL-8、TNFα-)及抗炎因子(IL-4、IL-10、GM-CSF)水平进行测定,并设立50例健康体检儿为正常对照组。采用SPSS 1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ODS组第1天血清IL-6、IL-8、IL-10均显著升高(P<0.05),且为3个时点中最高点;IL-2、TNFα-则3个时点均显著下降(P<0.05),第3天为最低点;GM-CSF第7天最高(P<0.05);IL-1β、IL-4无显著波动(P>0.05)。MODS存活的患儿IL-6、IL-8、IL-10在第1天呈显著升高,第3、7天却显著下降(P<0.05);GM-CSF则在第7天较前两个时点显著升高(P<0.05);而恶化的患儿上述4个细胞因子3个时点均呈高水平状态,各时点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MODS形成初始阶段已存在强烈的促炎与抗炎反应,且促炎/抗炎系统已失衡;动态监测MODS的血清IL-6、IL-8、IL-10、GM-CSF等炎症因子的变化趋势可为临床判断预后提供参考价值,前三者如持续升高,提示预后不良,而GM-CSF在病程后期逐渐升高,提示病情趋于好转。
陶莉曾其毅曾华松赵明奇韦茹杨镒宇曾萍张剑珲吴伟康
关键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促炎因子抗炎因子
儿童过敏性紫癜并附睾炎和(或)睾丸炎的临床特点被引量:11
2007年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血管炎之一,当附睾、睾丸血管受累时。可出现急性附睾炎及睾丸炎症状,急性附睾炎、睾丸炎相对于皮肤、关节、消化道、肾脏症状较为少见,临床上多被漏诊、误诊。现将2001年1月。2006年9月广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20例HSP并附睾炎和(或)睾丸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如下。
熊小燕曾华松王蓓韦茹姚翠婵
关键词:儿童过敏性紫癜附睾炎睾丸炎血管炎
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schonlein-henoch purpura,HSP)患儿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抗体标记法及流式细胞仪对20例HSP患儿和20例健康儿童、2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20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率进行检测。结果:HSP患儿外周血CD4+CD25+T细胞的百分率显著低于健康儿童和呼吸道感染患儿(P<0.05),而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相当。结论: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参与了HSP的发病。
姚翠婵曾华松于乐韦茹王蓓熊小燕
关键词:儿童
热休克蛋白的表达与败血症关系研究进展
2005年
曾其毅韦茹
关键词:热休克蛋白败血症HSP应激蛋白
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免疫功能的变化被引量:13
2006年
目的研究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外周血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散射速率比浊法对3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CD16 +56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补体C3,C4水平进行检测。结果HSP组与对照组比较,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外周血CD4,CD4/CD8,CD16+56明显降低(P<0.01),CD8明显升高(P<0.01)。IgA明显升高(P<0.01),补体C3升高(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存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紊乱。
王蓓曾华松熊小燕韦茹姚翠婵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儿童免疫功能
儿童原发免疫缺陷病110例临床特点及基因分析
陈香元曾华松韦茹曾萍李丰
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早期敏感炎症因子的研究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研究筛选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早期敏感炎症因子指标,为今后的合理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CLEIA)测定SIRS患儿血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比色法(ELISA)测定血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3(IL-13)。结果SIRS患儿与对照组比较血TNFα-明显升高,血IL-6阳性率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指标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NFα-和IL-6是SIRS早期检测敏感指标。
曾其毅杨镒宇曾华松郑亦男陶莉韦茹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
血清铁蛋白斯蒂尔病患儿中的变化
目的:研究斯帝尔病患儿血清铁蛋白(SF)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3年8月至2005年 3月住院的15例活动期斯蒂尔患儿为观察组,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1~12岁,平均(5.66±4.7) 岁,30例性别年龄相...
曹华松王蓓李秀珍程静刘丽韦茹陶莉赵小媛
文献传递
小儿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早期干预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曾其毅周伟杨镒宇曾华松陶莉赵明奇郑亦男常平曾萍张剑珲刘大波杨盛春韦茹洪婕殷彩欣张建涛刘丽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危重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占ICU死亡者的80%左右。目前认为,MODS发生的关键非感染本身,而在于未能控制的全身炎症反应。由多种致病因素诱发机体出现的失控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关键词:
关键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