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文娟

作品数:20 被引量:107H指数:6
供职机构:武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动脉
  • 7篇冠状
  • 7篇冠状动脉
  • 5篇X线
  • 4篇血管
  • 4篇影像
  • 3篇动脉成像
  • 3篇多排螺旋CT...
  • 3篇冠状动脉成像
  • 3篇X线计算
  • 3篇X线计算机
  • 3篇64层螺旋
  • 2篇低剂量
  • 2篇动脉搭桥术
  • 2篇动脉旁路
  • 2篇动脉旁路移植
  • 2篇断层扫描
  • 2篇多排螺旋CT
  • 2篇血管成像
  • 2篇血管造影

机构

  • 18篇武警总医院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武警湖北总队...
  • 1篇通辽市医院

作者

  • 18篇韩文娟
  • 11篇高建华
  • 9篇王贵生
  • 5篇陈晓霞
  • 4篇孙宪昶
  • 4篇李涛
  • 3篇崔晓明
  • 3篇杨帆
  • 3篇赵国全
  • 2篇张如意
  • 2篇刘涵
  • 2篇戴汝平
  • 2篇夏庆堂
  • 2篇李娜
  • 2篇李娜
  • 2篇马雅丽
  • 2篇石占全
  • 2篇刘昊
  • 1篇戴威娜
  • 1篇米丰岗

传媒

  • 4篇武警医学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华灾害救援...
  • 2篇武警部队放射...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心血管外科杂...

年份

  • 4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纵隔内胚窦瘤合并胚胎性癌1例被引量:9
2006年
高建华韩文娟孙宪昶杨帆张如意石占全
关键词:内胚窦瘤胚胎性癌纵隔
64层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及影响因素的分析被引量:17
2007年
目的探讨64层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及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资料与方法对254例患者进行64层容积CT心脏扫描,以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曲面重组(CPR)等技术行冠状动脉三维成像.以心率≤60次/min、61~69次/min、70~75次/min及≥76次/min分为4组评价图像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1)心率≤60次/min、61~69次/min、70~75次/min3组间冠状动脉成像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心率≤75次/min组出现差片的概率明显低于心率≥76次/min组(P<0.05).优等片的概率明显高于心率≥76次/min组(P<0.05);(3)影响冠状动脉管腔评价的技术性因素主要是扫描过程中发生心率、心律变化或对比剂延迟时间不当等造成的移动伪影、血管错位和边缘模糊;非技术性因素为冠状动脉管壁的弥漫性钙化导致的高密度及其伪影。结论影响64层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心率或心律的变化、延迟时间不当和广泛钙化。适当控制心率,避免心律不齐的发生可明显改善冠状动脉的成像质量,提高可评估率。
高建华孙宪昶戴汝平王贵生杨帆韩文娟李娜
关键词: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64层螺旋CT评价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桥血管通畅性的变化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使用64层多排螺旋CT(MDCT)评价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左内乳动脉(LIMA)桥血管和大隐静脉(SV)桥血管通畅性的变化。方法从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146例患者实施了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和术后MDCT系列随访观察。比较早期(平均间隔5.2个月)与晚期(平均间隔21.6个月)的术后表现。共评价了143个LIMA桥血管和184个SV桥血管。结果在早期的MDCT中,LIMA和SV桥血管的通畅率分别是93.0%和92.9%。在晚期的MDCT中,LIMA和SV的通畅率分别是90.0%和87.5%。与早期MDCT相比,5例患者的5个LIMA桥血管(4支吻合到前降支,1支吻合到右冠)和8例患者的10支SV桥血管(4支吻合到对角支、3支吻合到右冠版图、1支吻合到钝缘支、2支序贯吻合到钝缘支和右冠版图)通畅性发生了恶化。对于LIMA桥来说,吻合到前降支和吻合到右冠通畅性的恶化没有区别(P=0.2)。对于SV桥来说,吻合到不同的靶血管,桥血管通畅性的恶化有接近统计学意义的区别(P=0.05),特别是吻合到对角支和钝缘支(P=0.02)。结论在系列MDCT检查中,LIMA和SV桥血管的通畅性随着时间延长而降低。对于SV桥血管来说,吻合到对角支通畅性的恶化率最高。
李涛杨立崔晓明孙宪昶韩文娟戴威娜高建华陈晓霞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螺旋计算机
64层CT血管成像技术对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头颈部CT血管成像检查患者的影像资料。图像后处理采用多平面重组、最大强度投影和容积再现技术。由两名放射科医师共同对原始及重组图像进行分析。结果94例显示异常,其中狭窄梗阻性病变50例,动脉瘤21例,动脉瘤支架术后1例,夹闭术4例,动静脉畸形3例,烟雾病4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4例,静脉窦血栓4例,直窦闭塞伴永存镰状窦1例,大脑大静脉和直窦瘤样扩张1例,永存舌下动脉1例。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对脑血管病的诊断具有肯定价值和明显优势。
叶道斌高建华张如意杨帆韩文娟
关键词: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脑血管病
囊型肝包虫病的多排螺旋CT表现与分型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对囊型肝包虫病诊断价值与分型。方法回顾性分析武警总医院2016-02至2017-02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囊型肝包虫68例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总结其多排螺旋CT表现与分型。结果手术病理证实68例肝包虫病例共计肝内病灶112个,其中84个病灶位于肝右叶,28个病灶位于肝左叶。单囊型囊肿27例,表现为囊液均匀呈液体密度,增强扫描后囊壁轻度强化;多子囊型囊肿15例,表现为多个子囊沿母囊内壁排列成"蜂房状",子囊内密度低于母囊;内囊塌陷型囊肿12例,表现为内囊从外囊剥离,形成"飘带征";实变型囊肿2例,表现为内囊破裂、囊液浓缩,病灶类似实质性肿瘤;钙化型囊肿12例,表现为边缘全部钙化后,形成典型"蛋壳样"改变。结论多排螺旋CT可较好地显示囊型肝包虫病的影像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马雅丽陈晓霞侯文文韩文娟刘昊赵国全王贵生
关键词:囊型包虫病肝脏多排螺旋CT
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X线剂量管理
近年来,随着64排螺旋CT(64 MDCT)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广泛应用,伴随而来的辐射问题及X线可能对身体造成的潜在伤害也越来越受到公众和放射科医生的关注。X线照射生物学危害分为两种:①远期效应,这种效应不存在剂量阈值,...
高建华王贵生李剑颖李娜韩文娟
关键词:冠状动脉成像BMI管电流滤过器
文献传递
多排螺旋CT诊断房间隔脂肪瘤样肥厚1例
2017年
房间隔脂肪瘤样肥厚(lipomatous hypertrophy of the interatrial septum,LHIS),由大量聚集于房间隔的无包膜的成熟组织细胞形成,是一种良性病变,临床少见,CT检出率达2.2%,一般无需处理,若瘤体大且压迫心脏时,可引起患者运动能力差,活动后气短,甚至发生猝死[1,2]。本病多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常在胸部或心脏检查、手术或尸体解剖中无意发现。
韩文娟刘涵王贵生季瑞琪关怀
关键词:螺旋CT影像学诊断
CT诊断假性脊椎滑脱32例被引量:1
2005年
高建华夏春明夏庆堂韩文娟石占全
关键词:脊椎滑脱CT诊断腰椎退变性滑脱CT表现假性滑脱腰腿痛
64层MDCT评价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桥血管通畅性的中期随访研究
目的:使用64层螺旋CT评价左内乳动脉和大隐静脉桥血管的通畅性及影响桥血管通畅性的危险因素.方法:2010年8月至2013年12年,149个经冠状动脉搭桥术及术后经64层螺旋CT随访的患者被纳入研究对象.从搭桥手术到冠状...
李涛崔晓明韩文娟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冠状动脉疾病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136例MDCT三维重建影像特征及病变分布被引量:2
2018年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cute aortic syndrome,AAS)是1998年由Vilacosta和Román首次提出,是一组累及胸腹主动脉的具有相似临床表现并不断进展、具有潜在严重后果的疾病。
韩文娟刘涵陈晓霞王贵生
关键词:急性主动脉综合征CT三维重建主动脉壁内血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