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玉虹
- 作品数:10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州市胸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4年
- 刘琨卫安娜陈慧玉顾玉虹陈洪光黄广雄
- 关键词:结核肝疾病还原型谷胱甘肽
- 肺结核并呼吸衰竭患者营养状况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营养状况对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82例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依据营养不良评分分为A组(营养不良评分≥3)和B组(营养不良评分<3),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CD+3、CD+4、CD+4/CD+8、CD+8测定,分析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区别。结果 A组CD+3、CD+4、CD+4/CD+8比值均低于B组(P<0.05),而CD+8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营养状况影响其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营养不良导致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受损。
- 顾玉虹肖芃李德宪卢家泽王娟
- 关键词:营养状况肺结核呼吸衰竭细胞免疫
- 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FDC)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效果及安全性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比较初治菌阳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接受固定剂量联合(fixed-dose combination,FDC)与单独片剂方案(separate tablet regimens,ST)的治疗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市胸科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108例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初治菌阳患者,其中56例接受FDC治疗的患者为FDC组,52例接受ST方案治疗的患者为ST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2、5、6月的菌阳转阴率,治疗后肺部病灶吸收情况)和不良事件(肝损伤、胃肠反应、高尿酸血症、神经系统症状、视觉异常)的发生率。结果(1)FDC组治疗2、5、6个月菌阳转阴率均较ST组升高,尤其是治疗2月的菌阳转阴率存在统计差异(P<0.05);(2)治疗后FDC组的病灶总吸收率较ST组更高(P<0.05);(3)治疗期间2组均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如肝损伤、胃肠道反应等,虽然FDC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稍低于ST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FDC可帮助糖尿病患者提升2月末的痰菌阴转率,同时增加其病灶吸收范围,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未增加,值得积极推广应用。
- 顾玉虹张雅惠张雅惠伍小英
- 关键词:肺结核糖尿病
- 肝细胞生长因子对抗结核药物性肝损的治疗观察
- 2006年
- 目的 了解pHGF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的疗效.方法 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出现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且达到停药标准时,实验组每天用120μg的pHGF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对照组则以维生素C2g替代pHGF。两组疗程均为25-30天。疗程满后再次复查肝功以评定疗效,统计两组的疗效,结果以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3%和63.3%(P〈0.05),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提示pHGF对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有效。
- 刘琨吴碧彤蒋蓬卫安娜顾玉虹黄广雄
- 关键词:促肝细胞生长因子结核药物
- 灯盏花素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了解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的疗效。方法 60例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出现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且达到停药标准时,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每天用灯盏花素注射液30ml加入10%的葡萄糖溶液500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30例则以维生素C 2g替代灯盏花素注射液,疗程均为25~30d,以肝功能恢复到正常为治疗有效,观察两组的有效率,用x^2检验两者的差异显著性。结果 实验组治疗药物性肝损有效率83.3%,比对照组50%高(P<0.01)。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对肝损害有保护作用,用于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损是有效的。
- 孙健韩展昭刘琨顾玉虹陈慧玉陈洪光
- 关键词:疗效分析灯盏花素结核
- 肺结核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分析需要机械通气的肺结核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为减少患者死亡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ICU收治的需要机械通气的肺结核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共106例,按照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62例(58.5%)和生存组44例(41.5%),分析与患者死亡密切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结核多耐药率、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 II)评分、院内获得性肺炎(HAP)、心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机械通气时间、肺叶受累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其中多耐药、HAP、MODS、机械通气时间延长、多肺叶受累是需要机械通气的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死亡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结论需要机械通气的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病死亡率非常高,多耐药、HAP、MODS、机械通气时间延长、多肺叶受累影响其预后。
- 顾玉虹王娟李德宪陈志宏马志明
- 关键词:肺结核呼吸衰竭机械通气
- 营养状况对粟粒型肺结核患者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营养状况对粟粒型肺结核(MTB)患者进展为急性呼吸衰竭(ARF)的影响。方法收集在住院诊断为MTB患者96例,其中ARF组26例,非ARF组70例,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诱发疾病、病程、痰菌、体质指数(BMI)、白蛋白水平、淋巴细胞计数、血胆固醇、营养风险评分(NRS评分)、血钠水平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MTB发生ARF的比例为27.08%,ARF组患者的BMI、白蛋白水平、淋巴细胞计数、血胆固醇、NRS评分较非ARF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RS≥3分是MTB患者发展成为ARF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NRS是MTB患者合并ARF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充分关注提高MTB患者的营养状况与有效的抗结核和机械通气治疗一样重要。
- 顾玉虹劳穗华邝小佳王娟马志明
- 关键词:粟粒型肺结核急性呼吸衰竭营养风险
- 肺结核患者血清穿孔素抗体、粒溶素抗体和颗粒蛋白酶A抗体分析
- 2013年
- 目的探讨血清穿孔素(PFN)抗体、粒溶素(GNLY)抗体和颗粒蛋白酶A(GrA)抗体的表达水平与肺结核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24例肺结核患者和12例其它呼吸疾病患者血清PFN抗体、GNLY抗体和GrA抗体,描述性分析肺结核患者和其它呼吸疾病患者的三种血清抗体水平,并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肺结核患者血清PFN抗体、GNLY抗体和GrA抗体水平分别为29~463、7~156、11~164ng/L,(x±s)分别为(107±107)、(34±41)、(36±34)ng/L;其它呼吸疾病患者血清PFN抗体、GNLY抗体和GrA抗体水平分别为31,347、0~117、11~87.g/L,(x±s)分别为(1034-99)、(24±31)、(27±21)ng/L。血清PFN抗体、GNLY抗体和GrA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FN抗体、GNLY抗体和GrA抗体水平与肺结核无特异性相关。
- 岑文昌温文沛谢贝马志明顾玉虹
- 关键词:结核穿孔素抗体
- 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与结核遗传易感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 2010年
- 结核病是发展中国家常见的疾病,病死率高.众多研究表明,全球约有1/3的人群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但仅有5%~10%的感染个体最终发展为临床结核,说明结核病的发生发展存在着遗传易感性.细胞因子是结核病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细胞因子的基因多态性影响着细胞因子的水平,而且与疾病的结局存在相关性.本文就结核病中重要的细胞因子的基因多态性与结核遗传易感性的关系作一综述.
- 顾玉虹马志明李德宪
- 关键词:结核病基因多态性易感性细胞因子
- 持续床旁脑电图监测在定量镇静深度方面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持续床旁脑电图监测在量化镇静深度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运用脑电指数与Ramsay镇静评分进行对照研究,分析两种镇静评分方法临床价值的异同。结果:36例患者脑电指数95%边缘频率、平均频率与Ramsay评分均有负相关性。δ频率与Ramsay评分有较好的正相关性。结论:联合使用Ramsay和脑电指数监测,能更好地反映镇静深度的动态变化,对临床镇静用药具有更好的指导意义。
- 王娟李昕洁李德宪陈志宏劳穗华顾玉虹
- 关键词:脑电描记术RAMSAY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