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悦

作品数:15 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研基金成都市科技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胃炎
  • 3篇疗效
  • 2篇循证
  • 2篇循证医学
  • 2篇药疗
  • 2篇药疗法
  • 2篇治疗溃疡性结...
  • 2篇治未病
  • 2篇未病
  • 2篇临床疗效
  • 2篇慢性
  • 2篇结肠
  • 2篇结肠炎
  • 2篇溃疡
  • 2篇溃疡性
  • 2篇溃疡性结肠炎
  • 2篇加味
  • 1篇胆汁
  • 1篇胆汁反流
  • 1篇胆汁反流性

机构

  • 14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成都市龙泉驿...

作者

  • 14篇马悦
  • 10篇任燕怡
  • 8篇张帆
  • 5篇毛刚
  • 5篇何玲
  • 5篇杜强
  • 4篇何俊余
  • 3篇吴建英
  • 2篇周雪雷
  • 1篇李霞

传媒

  • 2篇内蒙古中医药
  • 2篇四川中医
  • 2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河北中医
  • 1篇实用中医药杂...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云南中医中药...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第三十届全国...
  • 1篇第二十九届全...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5篇201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84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观察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仙方活命饮加减口服治疗本病45例;并设对照组(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观察39例,疗程4 w。结果:治疗组证候疗效有效率84.44%,对照组为71.79%(P<0.05);治疗组肠镜疗效有效率75.56%,与对照组相似(P<0.05)。结论: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疗效明显,开拓了中医治疗该病的临床思路。
何玲马悦杜强毛刚张帆任燕怡
关键词:肠痈仙方活命饮
胃癌患者血清miR-20a-5p、miR let-7a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检测胃癌患者血清miR-20a-5p、miR let-7a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80例初诊胃癌患者(癌症组)和153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取外周血检测血清miR-20a-5p、miR let-7a表达;比较癌症组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血清miR-20a-5p、miR let-7a表达;癌症组随访1年,分析死亡的影响因素,评估血清miR-20a-5p、miR let-7a表达对癌症组1年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 癌症组血清miR-20a-5p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且癌症组Ⅲ~Ⅳ期、未/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患者血清miR-20a-5p表达均高于Ⅰ~Ⅱ期、中/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的患者(P<0.05);癌症组血清miR let-7a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且癌症组Ⅲ~Ⅳ期、未/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患者血清miR let-7a表达均低于Ⅰ~Ⅱ期、中/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的患者(P<0.05);癌症组1年内死亡率为17.78%,Ⅲ~Ⅳ期、未/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血清miR-20a-5p表达、未遵医嘱治疗均是影响癌症组1年内死亡的危险因素(RR=4.076,4.100,4.845,4.968,5.924,4.768,P<0.05),血清miR let-7a表达是其保护因素(RR=0.587,P<0.05);血清miR-20a-5p、miR let-7a表达联合预测癌症组1年内死亡的灵敏度、AUC均高于单独预测(P<0.01)。结论 胃癌患者血清miR-20a-5p表达高,miR let-7a表达低,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均有关,上述因素均可影响患者的生存率,且血清miR-20a-5p、miR let-7a表达联合可预测胃癌1年内死亡风险。
马悦
关键词:胃癌
构建经验——循证——循因医学模式促进重大疑难疾病和治未病研究
医学模式高屋建瓴指导医学的发展,循证医学模式是现代医学的主流,它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医学的发展,但其也有固有的不足,本文在循证医学模式和循因医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发展一种新的医学模式:经验——循证——循因医学模式,通过...
何俊余任燕怡马悦张帆周雪雷吴建英
关键词:循证医学治未病
文献传递
加味二陈汤治疗顽固性呃逆临床观察
2024年
目的:观察加味二陈汤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效果。方法:12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3例。试验组用加味二陈汤治疗,对照组用甲氧氯普胺治疗。结果:试验组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二陈汤治疗顽固性呃逆效果较好。
任燕怡李霞何俊余宋帮丽马悦
关键词:顽固性呃逆加味二陈汤对照治疗观察
大承气汤加薏苡仁败酱草治疗急性胰腺炎经验介绍被引量:4
2019年
急性胰腺炎以腹痛为主要表现,主要以热结胃肠、邪实热盛之腑实证为主,临床上常用大承气汤等治疗该病,我们认为急性胰腺炎既有阳明腑实的表现又符合内痈的表现,用大承气汤加薏苡仁败酱草治疗急性胰腺炎不仅兼顾阳明腑实的病机而且兼顾内痈的病机,符合临床实际。
何俊余任燕怡马悦吴建英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大承气汤薏苡仁败酱草中医药疗法腹痛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寒热错杂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对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15
2021年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寒热错杂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对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寒热错杂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0例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50例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3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胃肠激素[血浆胃泌素(GAS)、胆囊收缩素(CCK)]水平变化及治疗后肠道菌群多样性指标Chao1指数、香农指数、辛普森指数,并统计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00%(48/50),对照组总有效率82.00%(41/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浆GAS、CCK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Chao1指数、香农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辛普森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寒热错杂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疗效确切,能改善患者中医证候,调节血浆GAS、CCK水平,维持肠道菌群多样性,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杨馥语马悦张宜强付黎韵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寒热错杂中药疗法
疏肝利胆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评价肝气犯胃型胆汁反流性胃炎采用理气清热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肝气犯胃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药理气清热汤治疗,对比疗效。结果:中医证候积分,观察组积分可见大幅度下降(P<0.05),胃肠激素及相关指标相比,两组治疗后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显著(P<0.05),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肝气犯胃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用药理气清热汤可确切改善病症反应,促进胃肠激素水平改善。
马悦
关键词:肝气犯胃型胆汁反流性胃炎
构建经验——循证——循因医学模式促进重大疑难疾病和治未病研究
医学模式高屋建瓴指导医学的发展,循证医学模式是现代医学的主流,它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医学的发展,但其也有固有的不足,本文在循证医学模式和循因医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发展一种新的医学模式:经验——循证——循因医学模式,通过...
何俊余任燕怡马悦张帆周雪雷吴建英
关键词:循证医学治未病
文献传递
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分析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采用黄芪建中汤干预后对炎性因子水平及临床治疗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将本次实验时间设置在2021年8月—2022年12月,划入本次实验人数共计120例,借助随机数字表法划分组别,使用中医组及西医组表示组别类目,其中中医组使用黄芪建中汤干预治疗,西医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干预治疗,并对治疗后患者体内炎性因子水平、治疗有效率及症候评分进行组间数据对比分析。结果:治疗措施干预后中医组患者各个炎性因子水平均优于西医组,P <0.05;西医组患者干预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指标显著低于中医组,P <0.05;干预治疗后西医组患者各个症候评分指标均差于中医组,P <0.05。结论:采用黄芪建中汤对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疾病干预治疗后,患者体内炎症水平显著降低,同时临床症状也得到显著改善,治疗效果尤为突出,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马悦
关键词:黄芪建中汤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炎性因子
自拟五色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4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溃疡性结肠炎(UC)见于中医“痢疾”、“便血”、“肠游”等范畴,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结肠和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多认为与感染、免疫、遗传、精神等因素密切相关.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但治疗疗效有限且易复发,极大的困扰着患者和医务工作者.笔者以《内经》五色理论为依据,首次将此理论运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治疗,并自拟五色汤灌肠进行临床观察,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何玲杜强张帆毛刚马悦任燕怡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