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惠芳
- 作品数:9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同质异能素截面比的测定与研究
- 1983年
- 中子能量为14.8±0.4MeV,用直接测定产物核活性的方法,测定了^(45)Sc(n,2n)^(44)Sc反应和^(86)Sr(n,2n)^(85)Sr反应中产生的^(44m)Sc,^(44g)Sc,^(85m)Sr和^(85g)Sr的绝对截面,总截面及其比值.用Huizenga和Vandenbosch统计模型的方法进行理论计算,从而得到产物核的白旋切割因子σ.
- 马惠芳杨振国葛凌霄
- 关键词:截面比同质异能素
- 200kV重离子加速器加速氩时辐射场测量与安全评价被引量:1
- 2001年
- 监测了一台 2 0 0kV重离子加速器加速氩束时的辐射场 ,并进行了初步评价 ,提出了改进辐射防护的建议。
- 宋文杰王桂玲马惠芳朱洪滨伏明灯李宗强
- 关键词:重离子加速器辐射场
- 2×2MV串列静电加速器周围照射量率分布的测量
- 1989年
-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2×2MV 串列静电加速器于1986年研制成功,本文介绍对该加速器周围工作场所的照射量率分布的测量结果。
- 马惠芳朱连芳
- 关键词:串列静电加速器
- 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周围环境的放射性监测被引量:2
- 1999年
- 叙述了对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HIRFL)周围环境中土壤、植物和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的监测情况。给出了测量结果,并进行了初步评价。连续7年的监测表明,HIRFL周围环境样品的放射性都在本底水平,装置的运行未对环境造成污染。
- 宋文杰姜桂芬杜海林马惠芳王桂玲
- 关键词:环境放射性监测采样点
- 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周围环境放射性监测
- 2001年
- 测量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 (HIRFL)周围环境中土壤、植物和水中总α、总 β放射性水平 ,并进行了初步评价。监测表明 ,HIRFL周围环境样品的放射性都是本底水平 。
- 宋文杰王桂玲马惠芳李宗强伏明灯朱洪滨
- 关键词:环境放射性监测
- 铪的新同位素:^(186)Hf被引量:1
- 1998年
- 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提供的60MeV/u的(18)O离子束轰击天然钨靶,通过奇异的多核子转移反应生成(186)Hf.采用快速放射化学分离技术从钨及反应产物的混合物中分离出铪,由高纯锗(HPGe)探测器测量样品的γ活性,观测到了(186)Hf的子体(186)Taγ活性的生长、衰变行为.由此表明:本实验首次合成并鉴别了重丰中子新核素(186)Hf,并测定它的半衰期为(2.6±1.2)min.
- 何建军袁双贵杨维凡李宗伟马桃桃方克明沈水法甘再国潘强岩陈展图郭天瑞牟万统苏登贵徐岩冰郭俊胜刘洪业石立军赵之正马惠芳
- 关键词:厚靶放射化学分离衰变
- 新丰中子同位素:^(186)Hf
- 1997年
- 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FDUL)上,用60MeV/μ18O离子轰击厚天然钨靶,通过多核子转移反应产生186Hf。使用放射化学分离技术从钨和反应产物混和物中分离出铪,并由HPGe探测器测量铪样品的活性.观测到了186Hf的子体186Ta的737,5keVY射线的增长、衰变行为,结果表明,本实验首次合成并鉴别了新丰中子同位素186Hf,测得它的半衰期为(2.6±1.2)min。
- 杨维凡袁双贵李宗伟何建军马桃桃方克明沈水法甘再国潘强岩牟万统苏登贵陈展图郭天瑞郭俊盛刘洪业石立军赵之正马惠芳
- 关键词:多核子转移反应衰变丰中子同位素
- 2×2MV串列静电加速器在加速碳时的辐射场测量与评价
- 2000年
- 介绍了2×2MV串列静电加速器在加速碳时的辐射场测量结果,并进行了初步评价。
- 宋文杰王桂玲李宗强马惠芳伏明灯朱洪滨
- 关键词:串列静电加速器辐射场安全评价
- ECR离子源辐射场的测量与评价
- 1996年
- 使用微波漏能仪和LiF(Mg、Ti)-100M型热释光剂量计对ECR离子源辐射场的微波和X射线进行了测量,根据测量结果对其辐射场的辐射水平进行评价,并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
- 郑华智王桂玲马惠芳朱洪滨李宗强
- 关键词:ECR离子源微波辐射X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