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雷
- 作品数:9 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建筑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折流杆换热器的数值模拟及优化设计
- 本文在折流杆换热器的基础上,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不同折流杆杆型与间隔组合的折流杆式换热器进行流动与传热特性的分析。结果表明,折流杆杆型为椭圆杆,折流杆间隔为120mm时,综合性能最好。
- 马雷王英双刘志春刘伟
- 关键词:换热器折流杆数值模拟强化传热流动传热
- 文献传递
- 石墨悬浮液的导热系数与粘度研究
-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换热方法已经无法满足能源消耗的日益增加。虽然增加换热面积,添加各种扰流元件等能够提高换热量,但是往往增加了换热器的重量,体积和泵功。尤其对一些电子元器件等微小设备,需要严格地控制元器件的温度,为...
- 马雷
- 关键词:导热系数换热器传热性能
- 折流杆换热器中折流杆形状对流动和传热特性的影响被引量:7
- 2010年
- 采用数值计算方法,以水为流动介质研究了不同类型的折流杆式换热器,并分析了其流动与传热特性。在Re为3 000~21 000时,方杆的换热效果明显优于圆杆,最多高出圆杆40%~50%,但其阻力最多却增加了3倍。采用h/ΔP作为综合性能评价参数,结果表明折流杆的形状为圆杆时综合换热效果最好。
- 王英双马雷韦杰刘志春黄素逸刘伟
- 关键词:强化传热换热器折流杆数值模拟
- 石墨悬浮液的热导率与黏度分析
- 2014年
- 通过实验测量,对石墨悬浮液进行热导率和黏度系数的研究。采用不同的超声时间,从而获得不同大小颗粒的石墨悬浮液。在不同的超声时间下得到了石墨悬浮液的热导率随体积分数的变化规律,并对其热流逾渗现象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于室温下的石墨悬浮液进行了黏度系数的测量,可以得到石墨悬浮液的逾渗点的导热性质和黏度性质的对比,从而得到了两者是截然相反的结论。
- 马雷Wang JianjianMarconnet Amy刘伟Chen Gang
- 关键词:热导率悬浮液逾渗
- 内插多孔介质微通道热沉的数值模拟被引量:2
- 2011年
- 以水为流动介质,在微通道内添加堆叠金属丝网多孔介质,采用局部非热平衡假设和双能量方程模型,分析了内插不同目数金属丝网的微通道在层流状况下的传热与阻力特性,并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微通道热沉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微通道内插入多孔介质能显著提高热沉的对流换热系数、降低加热面平均温度,但阻力增加较大,且当插入的金属丝网目数为100目时,微通道热沉的对流换热系数较大,与填充其他目数金属丝网相比阻力增加较小。
- 隆瑞马雷刘伟
- 关键词:多孔介质微通道传热数值模拟局部非热平衡
- 变截面折流杆换热器的流动与传热分析被引量:11
- 2012年
- 本文在折流杆换热器的基础上,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以水为流动介质,对不同折流杆间隔的折流杆式换热器进行流动与传热特性的分析。同时,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变截面折流杆式换热器,对换热器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变截面折流杆换热器比等截面折流杆换热器的综合性能最多高13%~14%。
- 马雷王英双杨杰刘志春刘伟
- 关键词:换热器折流杆变截面数值模拟强化传热
- 多场协同原理在管内对流强化传热性能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27
- 2012年
- 针对管内层流和湍流换热,分析了流体质点矢量物理量的协同性,揭示了对流换热多场协同规律与强化传热机理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评价强化传热综合性能的效能评价系数EEC,同时,基于协同角α,β,θ,γ,η,初建了判断层流和湍流强化传热性能的统一评价体系以及相应的评价指标.此外,针对内插三角杆强化传热管建立了数学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对所建立的评价体系及其指标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基于多场协同原理的协同角与强化传热效果的评价准则之间相互对应,在Re数为300~1800的范围内,性能评价系数EEC值在1.3~2.3之间,而效能评价系数EEC值则在0.33~0.45之间.
- 刘伟刘志春马雷
- 关键词:强化传热管层流湍流性能评价
- 折流杆换热器的数值模拟及优化设计被引量:7
- 2011年
- 在折流杆换热器的基础上,以水为流动介质,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不同折流杆杆型与间隔组合的折流杆式换热器进行流动与传热特性的分析。结果表明,折流杆杆型为椭圆杆,折流杆间隔为120 mm时,性能最好。
- 马雷王英双杨杰刘志春刘伟
- 关键词:换热器折流杆数值模拟强化传热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决策支持系统现状分析
- 本文从新农合信息决策支持的制度和政策、特点、功能需求,体系结构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分析其发展现状,进而为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具体的参考依据。
- 马雷李道苹
- 关键词: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决策体系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