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骆艳

作品数:38 被引量:121H指数:7
供职机构:贵阳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4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9篇儿童
  • 5篇保健
  • 4篇学龄
  • 4篇儿童保健
  • 4篇发展性阅读
  • 4篇发展性阅读障...
  • 3篇学龄前
  • 3篇营养
  • 3篇营养不良
  • 3篇影响因素
  • 3篇月龄
  • 3篇记忆
  • 3篇儿童工作
  • 3篇干预
  • 2篇养育
  • 2篇饮食
  • 2篇婴儿
  • 2篇营养状况
  • 2篇语言
  • 2篇谱系

机构

  • 37篇贵阳市妇幼保...
  • 13篇贵州医科大学
  • 6篇重庆市妇幼保...
  • 5篇浙江大学医学...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中国疾病预防...
  • 4篇北京市房山区...
  • 3篇山东大学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儿科研究...
  • 3篇连云港市妇幼...
  • 2篇广东省妇幼保...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湖北省妇幼保...
  • 2篇长沙市妇幼保...
  • 2篇四川省妇幼保...
  • 2篇浙江省宁波市...
  • 2篇湖南省妇幼保...
  • 2篇西北妇女儿童...

作者

  • 37篇骆艳
  • 7篇肖德卫
  • 5篇刘树青
  • 5篇孙袁
  • 5篇王念蓉
  • 4篇张悦
  • 3篇邵洁
  • 3篇马福兰
  • 3篇童梅玲
  • 3篇冯围围
  • 2篇王红
  • 2篇关宏岩
  • 2篇匡晓妮
  • 2篇吴建新
  • 2篇张霆
  • 2篇杨惠萍
  • 2篇刘菁
  • 2篇汪鸿
  • 2篇王健
  • 2篇吕兰秋

传媒

  • 7篇中国妇幼保健
  • 4篇中国儿童保健...
  • 3篇中国学校卫生
  • 2篇临床儿科杂志
  • 2篇贵州医药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中国法医学杂...
  • 1篇现代电子技术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健康心理...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年份

  • 4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2
  • 6篇2021
  • 2篇2020
  • 9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贵阳市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调查贵阳市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现状,为制定改善5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贵阳市5岁以下儿童4 221名,对其进行体格发育测量并应用统一问卷对家长进行回顾性现场调查。结果贵阳市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为7.37%,其中低体重占3.93%,生长迟缓占4.57%,消瘦占1.21%。结论贵阳市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状况不容忽视,加强科学喂养宣传力度、提供合理的膳食指导、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预防儿童营养不良的综合措施。
贺赞群孙袁杨惠萍骆艳晏明陈丽
关键词:营养不良患病率
400例农村更年期妇女健康体检及生活质量分析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了解及客观评价农村更年期妇女生活、健康状况,探索农村更年期妇女保健体系模式。方法:对贵阳农村地区400例40~60岁妇女,采用改良Kupperman评分标准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WHOQOL-BREF)、自制生活质量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及相关体检进行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分析。结果:①随着年龄增加,Kupperman分值越高,50~54岁及55~60岁的Kupperman分值明显高于40~44岁,P值均<0.05。②自觉症状发生率最高的前3位症状依次为腰背疼痛、头痛、记忆力减退。③HRT使用率为0%,近一年就医率仅为7.75%,喝牛奶人数仅占3.5%,无一人补钙。④生存质量测评:健康状况自评、心理领域方面农村更年期妇女得分高于城市更年期妇女(P<0.05);而环境领域方面生存质量总分农村更年期妇女得分低于城市更年期妇女(P<0.05);在生存状况自评方面、生理领域、社会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农村更年期妇女生存质量及保健服务急待提高。
孙袁马福兰骆艳刘菁屈植风周翠萍范娟
关键词:农村更年期妇女健康体检
中国城市地区0~5岁儿童养育实践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了解我国城市地区0~5岁儿童养育实践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我国儿童早期发展、开展父母积极养育指导和服务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8-12月在我国14省15个城市4 515名0~5岁的儿童家长中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采用父母养育与家庭适应量表(PAFAS)评价父母对儿童的养育实践情况,包括养育一致性、强迫性、鼓励性和亲子关系以及父母的情绪适应、家庭关系和相互协助等多个维度,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探索儿童个体、父母和家庭因素对父母养育实践的影响。结果我国城市地区0~5岁儿童的父母在PAFAS量表中的总得分为21.00(15.00~28.00)分,该得分的变化与儿童年龄、独生子女、分娩方式、父亲文化程度、家长育儿信心、家长情绪、家庭年收入、家庭结构以及寻求专业支持等因素有关,提示我国儿童养育实践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并受多种因素影响。结论我国城市地区0~5岁儿童养育实践整体情况良好,养育实践与儿童个体、父母和家庭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关注多重因素的影响有利于提高父母养育技能的培训效果,更好地促进儿童早期发展。
杨金柳行张悦冯围围唐鹤邵洁王念王红孙瑾骆艳吕兰严双琴赵冬梅穆立娟闫冬汪鸿高雪何满杨静付敏Sanders MatthewHaslam Divna
关键词:养育
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工作记忆缺陷及其干预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发展性阅读障碍指智力正常的儿童在发展过程中没有明显的神经或器质性损伤[1],而阅读水平却显著落后于其相应智力水平或生理年龄的一种症状。在西方国家,阅读障碍的发生率在4%~9%[2],而我国研究显示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发生率为5%~10%[3]。目前,关于阅读障碍的理论研究十分丰富,可分为语言和非语言特异型理论[4]。前者主要涉及阅读障碍儿童的言语信息表征和加工,后者注重阅读障碍儿童的一般认知能力研究,包括感知觉、注意缺陷和工作记忆的研究[5]。
姜琦骆艳邓冰
关键词:记忆障碍干预性研究
中国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学龄前儿童铁缺乏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2024年
目的了解我国学龄前儿童贫血、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的现况。方法横断面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法选取我国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东部地区江苏、浙江、山东、海南,中部地区河南,西部地区重庆、陕西、贵州、新疆,东北地区辽宁)的150个街道或乡镇。2022年5月至2023年4月调查接受儿童保健服务的散居儿童(0.5~<3.0岁)和幼儿园的集居儿童(3.0~<7.0岁)共21470名,按年龄分为3组(0.5~<1.0岁为婴儿组、1.0~<3.0岁为幼儿组、3.0~<7.0岁为学龄前组)。调查儿童性别、出生日期等基本信息,采集末梢血检测血常规和血清铁蛋白。分析儿童贫血、铁缺乏及缺铁性贫血率,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年龄、性别、城市与农村、地区间的患病率差异。结果有效调查人数21460名,其中男10780名(50.2%);婴儿、幼儿、学龄前组分别为2645名(12.3%)、6244名(29.1%)、12571名(58.6%);血红蛋白(126.7±14.8)g/L,血清铁蛋白32.3(18.5,50.1)μg/L;总贫血率、铁缺乏率、缺铁性贫血率分别为10.4%(2230/21460)、28.3%(6070/21460)、3.9%(845/21460)。男童贫血率高于女童[10.9%(1173/10780)比9.9%(1057/10680),χ^(2)=5.58,P=0.018];婴儿、幼儿、学龄前组儿童的贫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0%(475/2645)、10.6%(662/6244)、8.7%(1093/12571),χ^(2)=201.81,P<0.01];农村儿童贫血率高于城市[11.8%(1516/12883)比8.3%(714/8577),χ^(2)=65.54,P<0.01];各地区贫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60,P<0.01),其中中部地区儿童贫血率最高,为15.8%(343/2173),东北地区最低,为5.3%(108/2053)。婴儿、幼儿、学龄前组铁缺乏率分别为33.8%(895/2645)、32.2%(2011/6244)、25.2%(3164/12571),男、女童铁缺乏率分别为30.0%(3229/10780)、26.6%(2841/10680),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铁缺乏率分别为21.7%(1913/8821)、40.0%(870/2173)、27.1%(2283/8413)、48.9%(1004/20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47.71、29.73、773.02,均P<0.01)。城市和农村儿童缺铁性�
王蕾邵洁董文红郑双双朱冰泉舒强陈卫樊利春孙瑾高越胡幼芳王念蓉王朝晖牛婷婷骆艳高举童梅玲胡燕向伟赵正言毛萌江帆
关键词:贫血铁缺乏
共情能力对医患双方医患关系评价的影响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了解医患双方医患关系评价及共情能力情况,分析共情能力水平与医患关系评价的关系。方法:采用抽样法抽取贵阳市3所医院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98名医护人员和109名患者(或其家属),发放问卷进行调查,PDRQ-15量表用于患者(或其家属)对当前医患关系的评价、DDPRQ-10量表用于医务人员对当前医患关系的评价、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评价医患双方的共情能力;比较医患关系评价和共情能力在人口学特征上的差异,同时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与线性回归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DPRQ-10总分为(31.94±5.63)分,PDRQ-15总分为(59.50±11.54)分,医护人员共情能力IRI-C得分(40.42±12.59)分,患者(或其家属)得分(47.50±9.94)分;医护人员在医患关系评价和共情能力的评价上存在年龄差异,而患者在共情能力的评价方面有性别和文化程度差异;医护人员共情能力的观点采择、共情性关心、个人痛苦维度以及总分均与医患关系评价各维度及总分呈正相关;患者角度的患者对医生的满意度与共情性关心、个人痛苦、IRI-C总分呈现正相关,患者对医疗症状的态度与观点采择、个人痛苦、IRI-C总分呈现正相关,PDRQ-15总分与IRI-C总分呈正相关。结论:医患双方的医患关系评价与共情能力呈正相关,共情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医患关系。
黄列玉张冉冉骆艳
关键词:医生病人关系病人医护管理护理评价研究共情
一种新型儿童保健床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儿童保健床,包括床头板,两个床头板之间焊接的床边板,两个床边板对称分布在床头板的两侧,床头板的两端焊接的支撑柱,床边板的上表面焊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内部穿插有两个螺杆,床头板内表面的中间位置焊接有...
贺赞群骆艳肖德卫
文献传递
一种儿童保健用站立架
一种儿童保健用站立架,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保健技术领域;所述底座前侧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有脚部固定环,所述底座的两端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中端固定有小腿固定装置,所述支撑杆上端的后侧设有座板,所述座板的前端固定有转轴,该...
贺赞群骆艳肖德卫
一种儿童保健睡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儿童保健睡袋,包括睡袋本体、袖口,袖口设置在睡袋本体左右两侧,且袖口与睡袋本体开口相通,睡袋本体下端开有两个脚口,且两个脚口下端均设有脚套,袖口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袖口左右两侧均设有袖套,且袖口与脚口前...
骆艳肖德卫贺赞群
文献传递
962例巨大儿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张碧昌骆艳贺赞群
关键词:巨大儿母婴健康登记资料新生儿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