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申孟

作品数:40 被引量:119H指数:6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浙江省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1篇细胞
  • 10篇糖尿
  • 10篇糖尿病
  • 7篇凋亡
  • 7篇鼠肾
  • 7篇糖尿病大鼠
  • 7篇糖尿病大鼠肾...
  • 7篇流式细胞
  • 7篇免疫
  • 7篇大鼠肾脏
  • 6篇蛋白
  • 6篇细胞凋亡
  • 6篇白血
  • 6篇白血病
  • 5篇流式细胞术
  • 5篇病患
  • 4篇血小板
  • 4篇肾病
  • 4篇糖尿病肾病
  • 4篇急性

机构

  • 34篇温州医学院附...
  • 9篇温州医学院
  • 3篇温州医科大学
  • 2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甘肃省人民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泰顺县人民医

作者

  • 40篇高申孟
  • 16篇吴建波
  • 10篇沈飞霞
  • 10篇汪大望
  • 9篇郑景晨
  • 9篇倪连松
  • 8篇俞康
  • 8篇沈志坚
  • 7篇权金星
  • 7篇李安乐
  • 5篇朱小春
  • 5篇章圣辉
  • 4篇江松福
  • 3篇刘红雨
  • 3篇喻林升
  • 3篇张君丽
  • 3篇谭映霞
  • 3篇郑荣远
  • 3篇张旭
  • 3篇张文辉

传媒

  • 7篇温州医学院学...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3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国法医学杂...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心脑血管病防...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9篇2004
  • 6篇2003
  • 9篇2002
  • 2篇2001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苦参碱诱导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凋亡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6
2007年
本研究探讨苦参碱对人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的作用及其机制。用不同浓度苦参碱处理RPMI8226细胞24、48小时,通过形态学观察、Annexin-V分析、DNA琼脂糖电泳、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观察苦参碱对RPMI8226细胞的促凋亡作用。结果表明:RPMI8226细胞经苦参碱处理后,出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凋亡早期细胞膜外翻,DNA琼脂糖电泳出现典型的梯状结构,线粒体膜电位崩塌。结论:苦参碱能有效地诱导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细胞凋亡,凋亡率与药物剂量和作用时间呈依赖性。
杨军军高申孟陈慧
关键词:苦参碱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凋亡
双重调控增殖型腺病毒AdTPHre-hEndo的构建及鉴定
2011年
目的构建新型双重调控肿瘤特异性增殖型腺病毒载体治疗系统。方法通过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受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控制腺病毒E1A表达、缺氧反应元件启动子控制EIB表达并携带人内皮抑素基因的质粒pTPHre-hEndo。将质粒pTPHre-hEndo与含有腺病毒右臂的质粒pB-GHE3共转染至293细胞中同源重组得到带抗肿瘤基因的双重调控增殖型腺病毒AdTPHre-hEndo。用TCID50方法测定病毒滴度。通过增殖实验观察重组病毒的选择性增殖能力。利用ELISA法检测人内皮抑素抗癌基因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由双重调控的选择增殖型腺病毒AdTPHre-hEndo,病毒滴度为3.25×10^10pfu/ml。增殖实验结果证实AdTPHre-hEndo可以选择性地在端粒酶阳性的胰腺癌细胞中增殖。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肿瘤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内皮抑素表达量不断增加,第7天达(310.25士1.41)ng/ml,明显高于携带该基因的非增殖型腺病毒载体(112.53±4.41)ng/ml。结论AdTPHre-hEndo具有高效表达人内皮抑素和在胰腺癌细胞内增殖的能力,为胰腺癌的生物治疗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基因-病毒治疗系统。
方益锋单云峰高申孟张启瑜
关键词:腺病毒端粒酶逆转录酶缺氧反应元件内皮抑素
糖尿病大鼠肾脏一氧化氮合酶异构体mRNA表达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研究糖尿病大鼠肾脏三种一氧化氮合酶异构体mRNA表达。方法 :大鼠随机分成 2组 :单肾切组、糖尿病组。实验第 8周 ,应用RT -PCR技术检测大鼠肾皮质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cNOS)及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bNOS)的mRNA表达。并同时检测大鼠肾皮质总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及NO含量。结果 :糖尿病大鼠尿蛋白排泄率较单肾切组明显升高 (P <0 .0 1) ;糖尿病大鼠肾皮质iNOS、ecNOS及bNOS的mRNA表达较单肾切组明显增强 (均P <0 .0 1) ;糖尿病大鼠肾皮质NOS活性也较单肾切组明显增强 (P <0 .0 5 ) ;然而糖尿病大鼠肾皮质NO含量却较对照组大鼠明显降低 (P <0 .0 1)。结论 :糖尿病大鼠肾脏一氧化氮合成障碍 ,灭活加速。
倪连松郑景晨汪大望沈飞霞李安乐权金星高申孟吴建波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
糖尿病大鼠肾脏细胞因子基因表达初步研究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研究糖尿病大鼠肾脏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方法 :大鼠随机分成 2组 :单肾切组、糖尿病组。实验第 8周 ,应用RT -PCR技术检测大鼠肾皮质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 -B(PDGF-B)、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 -α)及Ⅳ型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 :糖尿病组大鼠肾皮质TGF -β1(P <0 .0 1)、PDGF -B(P <0 .0 1)、TNF -α(P <0 .0 1)及Ⅳ型胶原 (P <0 .0 1)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单肾切组大鼠。结论 :在实验性大鼠糖尿病肾皮质TGF -β1、PDGF -B、TNF
郑景晨倪连松汪大望沈飞霞李安乐权金星高申孟吴建波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细胞因子类基因表达
氯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一氧化氮系统基因表达的影响
2003年
倪连松郑景晨汪大望沈飞霞李安乐高申孟吴建波
关键词:糖尿病氯沙坦肾脏一氧化氮基因表达
miR-29b抗肝纤维化的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miR-29b对肝星状细胞(HSC)中TGF-βⅠ型受体(TGF-βⅠR)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29b靶基因为TGF-βⅠR。将靶基因3'端非编码区片段克隆至pMIR-re-porter载体构建重组质粒,然后和pRL-TK、miRNA前体共转染入HSC,检测荧光素酶的表达。将miRNA前体转染HSC后检测TGF-βⅠR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结果:酶切和测序证实重组质粒构建成功;过表达miR-29b时,共转染pMIR-TGF-βⅠR质粒的细胞相对荧光素酶活性较相应过表达miR-NC组明显降低(P<0.05);而共转染pMIR-空载体质粒的细胞相对荧光素酶活性较相应过表达miR-NC组无显著差异(P>0.05);上调miR-29b水平后,TGF-βⅠR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较转染miR-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F-βⅠR是miR-29b的靶基因。miR-29b通过负向调控TGF-βⅠR表达而起抗肝纤维化作用。
俞富军郑建建高申孟董培红
关键词:肝星状细胞
糖尿病大鼠肾脏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及细胞因子mRNA表达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倪连松郑景晨汪大望沈飞霞李安乐高申孟吴建波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细胞因子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放射免疫法
地西他滨抑制AML1-ETO^+白血病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研究地西他滨抑制AML1-ETO+白血病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Kasumi-1细胞常规培养在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中,CCK8法检测地西他滨抑制Kasumi-1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Kasumi-1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AML1-ETO和mi R-193a的表达。结果地西他滨可以抑制Kasumi-1细胞增殖,具有浓度效应和时间效应;并能诱导凋亡,对照组、24 h和48 h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29±0.88)%、(9.83±1.71)%和(19.47±1.84)%;地西他滨能减少AML1-ETO蛋白的表达,0.1、0.5和1μmol/L地西他滨组与对照组的比值分别为(0.85±0.21)、(0.28±0.06)和(0.10±0.07),24、48 h组AML1-ETO蛋白与对照组的比值为(0.31±0.21)和(0.24±0.11),但不影响AML1-ETO m RNA表达,24和48 h组与对照组的比值分别为(0.96±0.19)和(0.84±0.11),统计分析无显著性差异(F=1.22,P>0.05);地西他滨能上调mi R-193a,24和48 h分别上升(3.61±0.06)和(6.99±0.74)倍,并减少MDM2和Cyclin D1蛋白的表达,MDM2和Cyclin D1蛋白加药组与对照组的比值分别为(0.51±0.19)和(0.50±0.10)。结论地西他滨通过上调mi R-193a阻遏AML1-ETO的翻译,并减少MDM2和Cyclin D1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AML1-ETO+白血病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
李海英周斌张力高申孟
关键词:地西他滨AML1-ETO白血病
实验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血栓素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与抗凝血酶Ⅲ和纤溶酶原活性的改变被引量:11
2001年
为研究高脂饲料加空气干燥术制作的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血栓素B2和 6 -酮 -前列腺素F1α(简称为前列腺素F)与抗凝血酶Ⅲ和纤溶酶原活性改变的关系。采用 5 4只日本大耳白兔分为 3组 ,分别给予高脂饲料加空气干燥术 (n =2 4)、单纯高脂饲料 (n =2 4)和正常饲料 (n =6 )喂养。在实施空气干燥术后的第 3天、第 1周、第 2周和第 4周分别处死动物 ,观察颈动脉病理改变和血液中血栓素B2和前列腺素F与抗凝血酶Ⅲ和纤溶酶原活性改变的关系。结果发现 ,高脂饲料加空气干燥术组动物第 4周时抗凝血酶Ⅲ活性明显降低 ,而纤溶酶原活性明显升高。高脂饲料加空气干燥术组与单纯高脂饲料组的血栓素B2和血栓素B2 前列腺素F比值均较正常饲料组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结果提示 ,高脂饲料加空气干燥术法可以形成典型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病变与内皮细胞损害后血栓素和前列腺素改变及抗凝血酶Ⅲ和纤溶酶原活性改变密切相关。
王明山张磊郑荣远谢淑萍王拥军高申孟
关键词:颈动脉血栓素B2前列腺素F纤溶酶原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 :研究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淋巴细胞亚群与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或正常成人血中淋巴细胞亚群比例、CD4/CD8比值。结果 :与正常成人比较 ,Ⅰ~Ⅲ期NHL患者血中总T、T辅助细胞、CD4/CD8及B细胞略降低 ,T抑制细胞略增高 (P >0 .0 5 ) ;而NK细胞明显增高 (P <0 .0 5 )。Ⅳ期NHL总T、T辅助细胞及CD4/CD8明显下降 (P <0 .0 5 ) ,NK细胞明显增高 (P <0 .0 5 )。与Ⅰ~Ⅲ期比较 :Ⅳ期患者的总T、T辅助细胞、CD4/CD8和NK细胞明显下降 (P <0 .0 5 ) ,B细胞明显增高 (P <0 .0 5 )。结论 :淋巴细胞亚群的分析有助于NHL病情的判断。
郑贤干江松福沈志坚高申孟张君丽
关键词:非霍奇金氏淋巴瘤淋巴细胞亚群流式细胞术NHL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