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辉
- 作品数:105 被引量:426H指数:12
- 供职机构:深圳市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局立项课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深圳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治法对大鼠脂肪肝防治作用的比较研究
- 近年来,由于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引起肝脏脂肪性变的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并已日益成为医学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通过建立大鼠脂肪肝动物模型,从中医药防治脂肪肝的常用方法入手,探讨化痰祛湿法、活血化瘀法...
- 周大桥高辉贺劲松童光东彭立生陈亮占伯林
- 关键词:脂肪肝中医药防治化痰祛湿法活血化瘀法
- 扯根菜浸膏对TGF-β1肝星状细胞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观察扯根菜浸膏对TGF-β1肝星状细胞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HSC-T6常规培养后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药物组,用含0.5%FBS的DMEM培养,模型组在相同培养条件下加入TGF-β1刺激,药物组分别用不同浓度药物培养液加TGF-β1刺激,采用Alamar Blue法检测细胞活力,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药物细胞毒性;根据Alamar Blue法及MTT的结果,选择药物组用含2mg/ml药物的0.5%FBS培养液加上TGF-β1刺激,24h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I型胶原、α-肌动蛋白、ERK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水平。结果不同浓度扯根菜浸膏均能抑制细胞增殖,在24h增殖抑制明显,以2mg/ml浓度最明显;MTT结果示2mg/ml药物组对细胞无明显的毒性,而10mg/ml、50mg/ml药物组对细胞有明显的毒性;扯根菜浸膏对I型胶原及α-肌动蛋白的表达均有明显抑制,与模型组比较,P<0.01;对ERK蛋白表达未见明显抑制,与模型组比较,P>0.05;但扯根菜浸膏对磷酸化ERK水平及表达均有明显的抑制,与模型组比较,P<0.01。结论扯根菜浸膏能明显抑制肝星状细胞分泌I型胶原及α-肌动蛋白,减少细胞外基质沉积,其部分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的胞内ERK信号转导有关。
- 贺劲松周大桥童光东杨从意陈英杰高辉陈亮张来占伯林程晶李群
- 关键词:肝纤维化肝星状细胞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 青芪散对小鼠淋巴细胞亚群及白细胞介素2的影响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观察青芪散对免疫损伤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中药复方制剂青芪散小、中、大3个剂量治疗冻干卡介苗(BCG)加脂多糖(LPS)免疫性肝损伤小鼠,与迈普新(Tα1)对照,观察其对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2(IL2)及肝脏病理的影响。[结果]青芪散中剂量组显著降低CD8+,提高CD3+、CD4+及CD4+/CD8+比值,与Tα1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肝组织病理学影响,中剂量组与Tα1组比较稍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芪散有明确的免疫调节作用。
- 熊益群周大桥姚小萍高辉吴国庆贺劲松李之清汪厚祥刘心亮徐绍钢
- 关键词: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2
- 软肝冲剂抗肝纤维化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摘要)
- 目的:探讨中药软肝冲剂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对慢性肝炎(中、重度)、肝硬变代偿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①实验研究:将20只Wistar大鼠分成造模组和软肝组,每组10只.均用人血清白蛋白与弗氏不完全佐剂等量混合...
- 周大桥高辉郑晓英周小舟彭立生邱梅徐文军周静邹映珍周师
- 关键词:抗肝纤维化
- 补肾健脾方对e-抗原阳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抗病毒疗效——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研究
- 目的评价补肾健脾方对e-抗原阳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抗病毒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300例e-抗原阳性乙肝病毒携带者随机双盲分入2个试验组,其中治疗组200例,对照100例。52周...
- 陈英杰童光东贺劲松邢宇锋高辉周小舟邱梅郑颖俊徐文军徐韶敏陈亮唐海鸿张来占伯林马文峰孙新锋李群张晓晖周大桥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补肾健脾
- 大剂量犀角地黄汤加味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 目的:观察大剂量犀角地黄汤加味对慢性乙型肝炎的影响,验证大剂量犀角地黄汤改善临床症状、保肝降酶、抗纤维化、抑制病毒的疗效,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提供临床依据。
- 高辉熊益群贺劲松鲁艳平
- 关键词:犀角地黄汤加味慢性乙型肝炎大剂量
- 不同治法对大鼠脂肪肝防治作用的比较研究
- 目的:探讨不同治法对实验性大鼠脂肪肝的防治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辅以乙醇和CCl4复制脂肪肝大鼠模型,观察大鼠肝组织中肝脂、血清肝功能和血脂,肝组织中SOD、MDA含量及肝细胞线粒体膜流动性,肝组织病理学变...
- 周大桥高辉贺劲松童光东彭立生陈亮
- 关键词:不同治法活血化瘀
- 补肾清透方对e-抗原阳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抗病毒疗效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评价补肾清透方对e-抗原阳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抗病毒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300例e-抗原阳性乙肝病毒携带者随机双盲分入2个试验组,其中治疗组200例,对照100例。52周的治疗期间,治疗组给予补肾清透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以上药物均为颗粒冲剂,用法均为每日1剂,分两次开水冲服。治疗过程中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定量及乙肝二对半定量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治疗52周时治疗组血清HBV DNA水平明显下降,与0周及安慰剂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治疗组下降>1 lg及>2 lg的比例为41.36%,19.37%,多于对照组的15.96%,4.26%。治疗过程中,治疗组的HBeAg均值、HBsAg均值均呈持续下降趋势。52周时,治疗组的HBeAg均值下降显著优于安慰剂对照组,而HBeAg均值下降未能优于安慰剂对照组(P>0.05);其中HBsAg下降>0.5 lg比例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为27.23%,8.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2周时,两组的血清HBV DNA水平下降>3 lg及阴转比例,HBeAg阴转率以及HBeAg血清转换比例,HBsAg下降>1 lg,>2 lg及阴转比例相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过程中,各组均未发生任何严重不良事件。结论:补肾清透方有一定的抑制HBV的作用,作用呈时间依赖趋势。
- 陈英杰李慧贞童光东贺劲松邢宇锋高辉周小舟邱梅郑颖俊徐文军徐韶敏陈亮唐海鸿张来占伯林马文峰孙新锋李群张晓晖周大桥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 健脾导滞汤治疗脾虚气滞型非酒精性脂肪肝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观察健脾导滞汤治疗脾虚气滞型非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临床确诊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治疗组采用健脾导滞汤加减(砂仁、干姜、炙甘草、山楂等,1剂/d)治疗,对照组采用脂必妥片(脂必妥片3片/次,2次/d)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对比观察2组治疗的综合疗效和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体质量指数、血脂指标、肝功能指标、肝脾影像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30%,对照组为75.9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体质量指数、血脂指标(TC、TG)、肝功能指标(AST、ALT)及肝脾影像指标(肝脾CT比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TC及肝/脾CT比值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导滞汤治疗脾虚气滞型非酒精性脂肪肝可有效恢复患者肝功能、降低血脂,减轻脂肪肝病情程度,延缓病情发展。
- 饶伟良周小舟邢宇锋徐韶敏马文峰孙新峰周大桥高辉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药疗法脾虚气滞型
- 软肝方合麝黄膏敷脐及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观察软肝方合麝黄膏敷脐及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顽固性肝硬化腹水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腹水超滤浓缩回输,频率为两周1次,疗程为1个月;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麝黄膏外敷脐部,1贴/次,1次/d,疗程为1个月,同时加服软肝中药颗粒,1包/次,2次/d,疗程为3个月。观察患者腹水消退、肝功能、凝血功能、血浆内毒素、NO(一氧化氮)和ET(内皮素)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腹水消退在治疗3个月和6个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0%、7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0%和15%(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1、3、6个月ALT(丙氨酸转氨酶)、TB il(总胆红素)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ALT、TB il下降更显著,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在PT(凝血酶原时间)的改善上,两组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1个月均可明显降低血浆内毒素和NO、ET含量(P<0.05或P<0.01);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对照组又恢复至治疗前水平;而治疗组患者血浆内毒素、NO、ET含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和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软肝方配合麝黄膏敷脐及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能有效地消退腹水,减轻内毒素血症和血管活性物质的产生,防止腹水的短期复发。
- 贺劲松周大桥童光东程晶高辉邱梅郑颖俊陈亮张来
- 关键词:肝硬化血管活性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