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罡
-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制备和评估
- 2013年
-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可重复的大鼠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模型。方法 Wistar大鼠经麻醉后自主呼吸,结扎大鼠左前降支诱导HF模型。术后8周末行超声心动图,Masson及HE染色病理学检查。结果组织病理学证实大鼠HF模型建立成功,取材均见心脏增大,左心室壁呈灰白色,室壁瘤形成等。Masson染色、HE染色病理组织学观测,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肺组织淤血,证明结扎位置准确造模成功。心脏超声提示:HF组8周末较假手术组心脏增大明显,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学计学意义(P<0.001)。HF组较假手术组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及左心室厚壁厚度显著降低,射血分数值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明结扎左前降支诱导HF模型出现收缩功能下降,符合HF表现,模型构建成功。采用自主呼吸,结扎左前降支诱导HF模型,8周末手术成活率为64.29%。结论本实验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易行、可复制性强、成活率高的特点,是理想的HF模型,对HF基础实验研究具有具有重要意义。
- 魏罡田国忠李梅秀魏伟牛莹莹徐建博徐振宇
-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动物模型
- GDF-15在大鼠心衰进程中的表达及Ghrelin对其影响
- 目的: 通过心肌组织及外周血GDF-15mRNA表达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CHF)发生、发展进程中的变化及Ghrelin对其调控影响的研究,探索Ghrelin直接对心脏保护性作用机理及其对CHF心脏生物学治疗机制,为CH...
- 魏罡
- 关键词:生长分化因子15心肌组织病理进程
- 心力衰竭大鼠外周血生长分化因子-15及其心肌组织中mRNA表达水平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研究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大鼠外周血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15,GDF-15)含量变化及心肌组织GDF-15mRNA表达与心力衰竭发生发展关系。方法结扎大鼠左前降支制备心力衰竭模型,采用酶联免疫方法与实时荧光定量方法检测外周血中GDF-15及心肌组织GDF-15mRNA表达;彩色多普勒检测实验大鼠心功能。结果随着病程进展,HF大鼠外周血液GDF-15含量1452.03±76.88pg/ml高于正常大鼠外周血GDF-15含量26.53±34.06pg/ml,HF大鼠心肌组织GDF-15mRNA亦随之增高,而假手术组则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功能(Left ventricμlar ejection frac-tion)EF值随着外周血及心肌组织中GDF-15表达水平增高而降低。结论外周血中GDF-15含量变化及心肌组织mRNA表达调控与HF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以作为预测心力衰竭进展新的生物标志物。
- 魏罡田国忠李梅秀魏伟徐建博杨宇赵勇
- 关键词:前降支心力衰竭生长分化因子-15
- 内皮素-1在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的表达及生长激素释放肽的干预作用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研究内皮素(ET)-1在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的表达及生长激素释放肽(GHRP)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 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GHRP组,每组20只。采用腹腔注射阿霉素法建立心衰模型;检测心功能变化;HE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变化;ELISA法检测心肌组织匀浆中ET-1含量。结果心功能和心肌细胞形态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有显著变化,而GHRP组变化不明显。心肌组织中ET-1的含量,模型组高于对照组和GHRP组(P<0.05),而GHRP组和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GHRP能降低心肌组织中ET-1的表达,具有保护和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 韩曦齐亚灵田国忠扈清云魏罡王培军欧叶涛张东东陈乃峰钟堂武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内皮素-1生长激素释放肽酶联免疫测定
- 生长分化因子-15与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2年
- 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GDF-15)属生长分化因子(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s,GDFs)家族,隶属于生长转化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TGF-β)超家族成员之一[1]。
- 魏罡田国忠李梅秀
- 关键词:生长分化因子15心力衰竭信号通路干预
- 葛瑞林对心肌梗死致心力衰竭大鼠保护作用及生长分化因子-15的影响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制作葛瑞林(Ghrelin)早期干预心肌梗死致心力衰竭(HF)大鼠模型,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表达水平与HF程度相关性,为HF临床治疗奠定理论学基础。方法 80只Wistar大鼠于造模成活6h后被随机分为假手术(A)组(n=18)、HF模型(B)组(n=27)和HF模型干预(C)组(n=27),通过酶联免疫吸附(ELISA)及实时定量PCR,于造模后3d、1周、2周、4周、8周分别检测各组血中GDF-15表达变化及2周、4周、8周末3组HF大鼠心肌组织中GDF-15 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电镜下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组织超微结构,并均于处死前行B型超声检测心功能。结果 B组大鼠血GDF-15及心肌组织GDF-15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组,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8周末超声检测结果显示,B组大鼠较A、C两组大鼠心脏增大明显,左室舒张及收缩末期内径均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B组大鼠左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及射血分数值均较A、C两组大鼠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此外,心肌超微结构显示C组较B组改变明显。结论 Ghrelin早期干预HF大鼠能改善心功能,降低死亡率;GDF-15表达水平能反映HF病变程度,并可作为辅助检测HF新的标记物。
- 田国忠魏罡李梅秀钟震亚朱金玲李艳君杨宇魏伟
- 关键词:心力衰竭生长分化因子-15酶联免疫吸附法B型超声电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