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鹿盈盈

作品数:23 被引量:71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机械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12篇燃烧
  • 12篇柴油
  • 10篇柴油机
  • 8篇预混
  • 8篇喷油
  • 6篇预混燃烧
  • 5篇喷油定时
  • 5篇热效率
  • 4篇废气再循环
  • 3篇低温燃烧
  • 3篇数值模拟
  • 3篇激光
  • 3篇值模拟
  • 2篇压燃
  • 2篇氧浓度
  • 2篇液滴
  • 2篇指示热效率
  • 2篇三维形貌
  • 2篇烧蚀
  • 2篇碳氢燃料

机构

  • 15篇南京工业大学
  • 11篇天津大学
  • 3篇江苏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潍柴动力股份...

作者

  • 23篇鹿盈盈
  • 6篇裴毅强
  • 6篇苏万华
  • 4篇王宏楠
  • 4篇苏小平
  • 4篇于文斌
  • 4篇缪小冬
  • 3篇王谦
  • 2篇李智
  • 1篇罗新浩
  • 1篇吴小勇
  • 1篇韩志强
  • 1篇刘春生
  • 1篇孙田
  • 1篇黄豪中
  • 1篇徐飞
  • 1篇何旭
  • 1篇熊永华
  • 1篇赵霏阳

传媒

  • 7篇内燃机学报
  • 2篇农机化研究
  • 1篇燃烧科学与技...
  • 1篇汽车技术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农机化学...
  • 1篇中国内燃机学...
  • 1篇中国内燃机学...
  • 1篇中国内燃机学...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某二冲程汽油机气口关键参数的优化被引量:2
2015年
二冲程汽油机的气口参数对于提高燃油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CATIA5.0建立342型二冲程汽油机的三维模型,对其气口的关键参数进行分析,基于气口参数中值法检验原有气口参数的合理性,同时利用AVL_BOOST软件对改进前后汽油机建立计算模型来进行分析比较,并通过发动机台架实验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继而提出合理的气口关键参数改进方案,气口优化后原型机的有效功率提高了4.2%,燃油消耗率降低了5.27%,发动机整机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丁秋明苏小平缪小冬鹿盈盈
关键词:二冲程汽油机气口模拟计算
一种面向无人车间的金属切削加工主动断屑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为一种面向无人车间的金属切削加工主动断屑方法及装置。主动断屑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在每一次刀具切削走刀之前,对工件表面的特定位置进行表面改形和改性预处理,当刀具切削至预处理位置时,工件表面的新生切屑的厚度或材料特性存在突...
康正阳苏小平周大双杨宇骄刘澄成刘锐鹿盈盈缪小冬
文献传递
喷射参数对柴油机预混燃烧和排放的影响被引量:10
2016年
采用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中、小负荷下,喷油模式和喷油定时对柴油机预混燃烧和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小负荷(平均指示压力约为0.45,MPa)、单次喷油模式及喷油定时为35°,CA BTDC时,油束的撞壁位置将形成的混合气分为燃烧室上方和活塞凹坑两部分,可充分利用整个气缸内的空气形成均质混合气,此时的NOx排放最低.平均指示压力(IMEP)约为0.7,MPa时,采用单次喷油模式,喷油量增多,喷油持续期延长,混合时间缩短,碳烟、CO和UHC排放急剧升高;在混合时间和混合空间的共同作用下,喷油定时为35°,CA BTDC时获得最佳折中排放.IMEP约为0.7,MPa时,与单次喷油模式相比,采用多次喷油模式,将喷油量分为4个脉冲喷入缸内,增加了每个脉冲的混合时间,并且改善了燃氧混合空间,形成更均质的混合气,大幅降低了碳烟、CO和UHC排放;喷射定时为80、65、50和35°,,CA BTDC时获得最佳排放.
鹿盈盈苏万华裴毅强
关键词:柴油机预混燃烧喷油定时
均质充量压燃发动机着火过程控制参数的研究
2007年
为了研究均质充量压缩火燃烧(Homogeneous Charge Compression Ignition,HCCI)发动机在不同燃料下的着火控制时刻影响因素,以甲烷/丙烷混和物和异辛烷/正庚烷混合物作为燃料,考察了十六烷值、辛烷值、压缩比、燃空当量比、进气温度、进气压力对HCCI发动机着火时刻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燃料十六烷值的增加,着火延迟期减小;随着燃料辛烷值的增加,着火延迟期增加。而压缩比,燃空当量比,进气温度的变化会引起燃料着火时刻的显著变化。进气压力的变化对高十六烷值的燃料着火延迟期影响较小,但对辛烷值高的气体燃料着火延迟期有一定影响。综合来说,气体十六烷值越低,辛烷值越大,着火延迟期受上述参数变化影响越大。
鹿盈盈王谦吴小勇
关键词:能源与动力工程着火延迟期控制参数HCCI
柴油机高密度-低温燃烧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7
2010年
从柴油机燃烧过程控制的思想出发,解释了高密度-低温燃烧概念的内涵.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高充量密度在提高热容方面与EGR具有相同的作用.因此,低温燃烧使用较低的EGR率时就能实现很低的NOx和碳烟排放;另外,高充量密度促进了燃空混合率,特别是促进了燃烧后期的混合速率,极大地缩短了燃烧持续期,提高了指示热效率,高密度-低温燃烧的这一特征对柴油机高负荷和全负荷下实现高效、低排放运行具有突出的优势.研究结果还显示,充量密度对燃烧过程参数的影响是多重的,不同于传统柴油机燃烧.
苏万华鹿盈盈于文斌黄豪中韩志强赵霏阳裴毅强孙田孙永亮
关键词:柴油机低温燃烧废气再循环可变气门定时
充量密度和氧浓度对柴油机高负荷下的燃烧过程--热效率和排放的影响
本文采用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上止点的充量密度、温度和氧浓度对柴油机高负荷条件下的燃烧路径、排放和热效率的影响。试验发动机是一台改进的单缸发动机,其上面装备有增压系统、废气再循环系统和进气门晚关系统用于调节充量...
鹿盈盈苏万华裴毅强王宏楠
关键词:氧浓度
高压共轨喷油器内部瞬态流动三维数值模拟研究
喷油器的内部流动以及后续的喷雾特性直接影响了柴油机的排放和经济性能,对喷油嘴的内部流动进行三维瞬态数值模拟分析就显得更为重要.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STAR-CD建立三维动态计算网格并进行模拟分析,得到了喷嘴内部的压力分布...
王谦罗新浩刘春生鹿盈盈
关键词:高压共轨柴油机喷油器喷嘴CFD
文献传递
喷射参数对柴油预混燃烧和排放的影响
采用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中小负荷下喷油模式和喷油定时对柴油预混燃烧和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小负荷(IMEP≈0.45 MPa),单次喷油模式,喷油定时为35°BTDC 时,油束的撞壁位置将形成的混合气分为燃...
鹿盈盈苏万华裴毅强
关键词:柴油预混燃烧喷油定时
转速拓展下喷油策略对柴油机低负荷预混燃烧的影响
2023年
利用试验结合数值模拟的手段研究重型柴油机低负荷转速拓展下,多次喷油策略对预混充量压燃(PCCI)燃烧的影响,得出重型柴油机低负荷喷雾燃烧的普适优化方向:喷油定时应与燃烧室形状配合,使油、气、室三者结合,最大程度地利用燃烧室的形状优势;转速升高后采用多次喷油策略能够克服喷油持续期延长带来的喷油速率降低、油气混合程度降低等缺陷.优化喷油策略后,低转速单次喷油工况下NO x排放量降低38%,碳烟排放量降低1个数量级,指示热效率提高8.66%;中转速单次喷油工况下,在指示热效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NO x排放量降低59.3%,碳烟排放量降低70%;高转速单次喷油工况下,指示热效率和NO x排放量略有升高,碳烟排放量显著降低.此外,研究发现,随着转速的提升,多次喷油策略对指示热效率与排放量的影响逐渐增强,多次喷油策略的优化效果相对低转速时更加明显.
范超鹿盈盈刘一泽
关键词:内燃机喷油策略指示热效率
柴油机燃烧路径及其对热效率和排放的影响被引量:17
2011年
采用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充量密度、温度和氧浓度对柴油机高负荷工况下的热效率和排放的影响.试验是在一改装的单缸柴油机上进行,装有进气增压、废气再循环、进气门晚关和可调节的燃油喷射系统等回路,在该试验台上充量密度、温度和氧浓度可自由调节.三维模拟采用ECFM-3Z燃烧模型.提出并应用了质量-φ-T-θ燃烧路径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高充量密度降低全局当量比,增强燃空混合率和化学反应率,有利于提高热效率.适当低的氧浓度降低化学反应率,燃烧温度降低,有利于降低NOx排放.高充量密度、适当氧浓度和进气门晚关3种技术相互优化耦合是柴油机高负荷下实现高效清洁燃烧的有效控制方法.
鹿盈盈苏万华于文斌裴毅强
关键词:热效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