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艳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选育
  • 1篇药材
  • 1篇药材品质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乙肝
  • 1篇乙肝疫苗
  • 1篇疫苗
  • 1篇症状
  • 1篇症状改善
  • 1篇三位一体疗法
  • 1篇色谱
  • 1篇色谱法
  • 1篇太子参
  • 1篇体疗
  • 1篇体疗法
  • 1篇气病
  • 1篇种子
  • 1篇相色谱
  • 1篇疗效

机构

  • 5篇贵阳中医学院...
  • 3篇贵阳中医学院

作者

  • 5篇黄艳
  • 3篇江维克
  • 3篇周涛
  • 3篇肖承鸿
  • 2篇杨昌贵
  • 1篇舒银莉
  • 1篇夏佳毅
  • 1篇谢薇
  • 1篇孔德明
  • 1篇帅丹

传媒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中药材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世界中医药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三位一体疗法”对难治性瘿气病的随机、单盲对照临床研究
2019年
目的:观察“三位一体疗法”治疗难治性瘿气病的临床疗效,为难治性瘿气病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贵州省中医医院收治的难治性瘿气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分别由3位内分泌主治医师治疗,仅告知该组治疗方案。按照《中国甲状腺诊治指南》的常规方法予以基础治疗,对照1组加用中医常规治疗治疗,对照2组加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三位一体疗法”治疗。3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年。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中医症状积分、甲状腺功能指标,统计3组患者基础治疗减时间、减药频次。评价中医证候疗效。收集治疗期间2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并比较。患者治疗有效后8个月随访,判断是否复发,比较3组复发率。结果:治疗2年后,3组患者恶热、食欲亢进、心悸、多汗、女性患者月经不调、甲状腺形态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恶热、食欲亢进、心悸、甲状腺形态、月经不调积分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1组和对照2组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恶热、食欲亢进、心悸、甲状腺形态、月经不调症状疗效率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年后对照1组和对照2组的血清FT4均较治疗前上升,观察组较治疗前下降,治疗后观察组FT4明显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FT3、TRAB阳性率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1组和对照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基础治疗减时间、减药频次、复发率均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收集
夏佳毅黄艳孔德明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症状改善临床疗效
高危人群接种不同剂量乙肝疫苗保护效果观察及护理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监测高危人群注射不同剂量乙肝疫苗后免疫维持情况,考察乙肝病毒对高危暴露人群的保护效果,寻求最佳注射剂量。方法采用血清学酶法筛选180名医务人员乙肝病毒免疫空白暴露者,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每组60例,分别按一定接种程序接种10μg、20μg、60μg三种不同规格的乙肝疫苗,于疫苗接种1月、1年、2年后同样采用血清学酶法检测乙肝抗-HBs滴度,分析疫苗保护效果。结果 3组平均抗-HBs滴度1月后、1年后、2年后乙组与甲、丙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有较好保护效果。结论医务人员高危人群乙肝疫苗接种个体的保护效果与接种剂量相关,以20μg剂量效果最佳,2年内保护性抗体滴度均可维持在较高水平。
舒银莉谢薇帅丹黄艳
关键词:高危人群乙肝疫苗接种剂量护理
黄柏种子的解剖构造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研究黄柏种子石蜡切片方法和种子的解剖构造,为其系统分类鉴定和种子的萌发提供参考。方法观测黄柏果实、种子外观形态;考察固定液、脱水时间、切片厚度对种子石蜡切片效果的影响;观测种子显微构造,结合徒手制片探究其后含物。结果果实椭圆形或近圆球形,百粒鲜重54.0g;子房通常5室,每室1个胚珠;种子长卵形,棕褐色或红褐色,种皮致密而脆,千粒重13.0g;以FAA固定液固定12h、每级脱水1h、切片厚度8~12μm的植物形态最好;胚体长棒状,由横向分布的方形薄壁细胞构成,胚乳白色或半透明,包裹于胚外方,子叶2枚,位于胚乳内侧,扁椭圆形,薄片状,白色,胚乳及子叶均含大量糊粉粒。结论该石蜡切片方法操作简捷、效果良好,可为类似种子的切片提供借鉴;黄柏种子种皮结构虽然有利于种子保存水分、抵抗干旱,但不利于种子萌发;种子结构和后含物可作为分类鉴定的依据。
梁晴肖承鸿周涛黄艳江维克龙登凯
关键词:黄柏种子
山乌龟的质量标准提升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提升山乌龟药材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药材进行定性鉴别;依据201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的相应方法进行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浸出物的含量测定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药材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结果:山乌龟药材的TLC图斑点清晰、分离度好。延胡索乙素在0.593~2.371μg之间,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加样回收率为100.57%~102.78%,平均回收率为101.29%,RSD%=0.81%(n=6)。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山乌龟药材的质量。
黄艳杨昌贵肖承鸿周涛江维克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
太子参新品种“施太1号”药材品质比较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对太子参"施太1号"药材品质进行综合评价,为新品种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选育的品种"施太1号"与对照品种"黔太子参1号"、对照品系"SB-C"3个品种(系)、4个种植区域的120份种质为研究对象,测量药材产量、商品性状、浸出物含量、多糖含量、太子参环肽B含量和氨基酸含量,运用SPSS 17.0软件进行多重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相比于2个对照品种(系),新品种"施太1号"的单株药材重、单个块根重、中上部直径和多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品种(系),50 g块根数少于对照品种(系),药材商品等级优于对照品种(系),Ⅰ级和Ⅱ级比例占总等级的57%以上;太子参环肽B含量与"SB-C"品系无显著差异,而显著高于"黔太子参1号"品种;浸出物含量与对照品种(系)间无显著差异;氨基酸含量略低于对照品种(系);外观性状与内在质量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新品种"施太1号"药材产量、商品等级、多糖含量和太子参环肽B含量优于对照品种(系),在贵州适宜生态区域有较大的推广和生产价值。
肖承鸿周涛江维克杨昌贵康传志黄艳宋健
关键词:太子参选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