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义国

作品数:21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海安县海陵中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自然科学总论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2篇教学
  • 5篇学法
  • 5篇指点
  • 5篇教育
  • 5篇教学法
  • 4篇语文
  • 4篇诗教
  • 4篇文教
  • 4篇现代文
  • 4篇现代文教学
  • 4篇古诗
  • 4篇古诗教学
  • 2篇意象
  • 2篇知识
  • 2篇生活教育
  • 2篇诗歌
  • 2篇文学
  • 2篇活教育
  • 2篇教学精彩
  • 2篇教学设计

机构

  • 18篇海安县海陵中...

作者

  • 18篇丁义国

传媒

  • 5篇中学语文教学...
  • 3篇初中生世界(...
  • 2篇生活教育
  • 1篇人民教育
  • 1篇现代语文(中...
  • 1篇江苏教育(教...
  • 1篇教育研究与评...

年份

  • 6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07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体验苦难 感受至爱 理解大美——《青铜葵花》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
2012年
【设计思想】 《青铜葵花》所在单元的主题是“民俗风情”,此单.元除安排了王建、苏轼的中秋咏月诗词,还安排了鲁迅、沈从文的小说。美的情感、美的形象、美的语言让初入中学的孩子们陶醉其间。但是,这些作品距离孩子们的生活时代太过久远,以致学生难以生发出强烈的思想共鸣。鉴于此,
丁义国
关键词:《青铜葵花》教学设计大美民俗风情
“经历教学”:教给学生“带得走”的知识被引量:1
2017年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够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学生在其间往往缺少应有的经历,这样的教学只能给学生带来“死的知识”或“无活力的概念”。“经历教育课堂”重视“经历教学”,培养学生的经历意识,促进学生的经历实践,教给学生“带得走”的知识。
丁义国
校长“正道”是管理
2014年
8月25日,哈尔滨市一则人事任免通知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热议的焦点是,原市畜牧兽医局局长秦德亮转任市教育局长,如此“跨行”能否胜任。笔者认为,作为行政领导,要懂得教育规律,有教育理想,但并不一定要“出身”教育;同理,作为校长,关键是要具备带动学校发展的管理能力,而不是长期“偏安”课堂。
丁义国
关键词:管理能力校长正道教育局长人事任免行政领导
寻象悟意——诗歌教学的命脉
2012年
一般而言,中学阶段的诗歌教学少不了以下三项内容: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让学生体验诗歌的情感;让学生鉴赏诗歌的意象。其中的第三项内容,可以说是诗歌教学的命脉:因为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尚未健全,不容易发觉“象”背后所蕴涵的“意”,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把握“象”与“意”之间的统一关系,引导他们寻象悟意,正确理解诗歌的意象。从诗学的角度来看,诗人表达感情的主要手段就是创造或者选取与“情”相吻合的“意象”。因此,解读诗歌的关键,就在于找出诗歌的意象,再对其性质、色彩等进行分析、比较和归类,这样,作品的意象之间有哪些相似之处,它们集中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就一目了然了。一般说来,诗人的艺术想象在创作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我们只有在认识这些表现形式的基础上,才能做到“寻象悟意”。
丁义国
关键词:诗歌教学中学阶段艺术想象
从“经历教育”的视角看“少就是多”
2015年
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之一是,由过多关注教师教走向更多关注学生学,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者变为主动学习者。"经历教育"积极策应这一趋势,它是指使学生能通过与教材、环境、生活、课堂的互动,亲历亲为、亲自感受一些现象、事情、活动、情感等的一种教育理念及行为范式。就教学而言,相对于许多大容量、快节奏的"高效课堂"来说,这是一种"慢"的教育,也是一种"少"的教育:它在短期内似乎见效慢,而在慢的表象之下。
丁义国
关键词:行为范式教育理念执教者解题思路文学素养
学以致用:适时适度的教学旨归被引量:1
2016年
教育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虽然教育不能带有功利性,但并不是说教育可以不计成本,不求产出。从2012年起,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
丁义国
关键词:学以致用教育经费教学国内生产总值国家财政功利性
“经历教学”: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被引量:1
2015年
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不够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学生在其间往往缺少应有的经历,不能较好、较深刻地经历知识发生的过程,因此,这样的教学往往只能给学生带来"死的知识"或"无活力的概念"。在"经历教育"实践与研究中,我们尤为重视"经历教学",以此培养学生的经历意识,促进学生的经历实践,提升学生的经历效能。"经历教学"中,学生所生成的知识往往是他们能够"带得走"的。
丁义国
在孩子的语文学习之路上“铺草”——部编本语文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的“教”与“学”
2017年
随着部编本语文新教材的使用以及语文学科素养研究的逐步深入,语文课堂教学到底应该教什么、如何教,再次成为研讨的热点。笔者受雷先科娃的"超前学习法"和鲁迅先生"指点教学法"的启发,通过对部编本语文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的教学实践,告诉大家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应当为学生的语文学习之路先"铺草"。
丁义国
关键词:教学实践
解放学习时间,让学生在“学习经历”中获得快乐——基于陶行知“六大解放”的思考
2017年
陶行知先生告诉我们"没有时间便看不清楚,没有时间便想不明白",教育路上要让学生"慢慢地走,然后才能吸收沿途中所接触的事物、所欣赏的风景",使他们成为真正"活的小孩"。教育工作者要学习、理解、继承、光大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
丁义国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工作者生活教育
“经历”即教育被引量:4
2017年
人们常说,“听会忘记,看能记住。做才能会”。当下,中小学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讲”的教育多,“做”的教育少。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给我们的启发是,有效的教育必须在学生的经历中践行,经历即教育,经历才有真教育。2014年起,海陵中学开始进行经历教育研究与实践,倡导让学生通过“做”与教材、环境、生活发生互动和对话,强调学生亲力亲为、亲身体验,以调动学生多方面乃至全方位的心智与情感的力量。“经历教育”的本质是指向“深度学习”。
丁义国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教育研究亲身体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