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凌琳 作品数:22 被引量:119 H指数:7 供职机构: 暨南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中国微藻生物质能源专利技术分析 被引量:4 2012年 大力发展微藻生物质能源是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文章从微藻资源、微藻培养系统、培养物采收技术、微藻生物柴油炼制、含油微藻综合利用等方面出发,综述了中国微藻生物质能源专利的发展现状,旨在使科研工作者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一领域发展趋势,并且促进科研工作者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 李涛 李爱芬 万凌琳 张成武关键词:微藻 生物质能源 生物柴油 南亚热带典型河流轮虫物种和功能多样性的空间与季节变化:以柳江为例 2025年 以柳江为对象,探讨南亚热带典型河流轮虫物种和功能α多样性及β多样性的时空变化,并采用多元分析方法探究了环境的空间异质性、轮虫的物种组成和功能性状组成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在柳江这一典型的南亚热带河流中,轮虫多度低但物种多样性高,多数种类为沿岸带种类,物种和功能组成分布反映了其对生境的适应;轮虫的物种和功能α多样性平水期时最高,物种和功能α多样性的变化主要与水温、食物资源有关;物种和功能β多样性丰水期时最高,β多样性变化主要由物理因子、化学因子解释,这可能是由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同时作用的结果;功能β多样性组分变化比物种β多样性组分变化对环境条件的变化更加敏感;在对河流轮虫群落研究时,应考虑轮虫的物种和功能性状组成。 张亚男 何安尤 刘斐 黄琦 肖林 万凌琳关键词:轮虫 功能性状 Β多样性 季节性 空间异质性 一座调水型水库热带甲壳类浮游动物物种和功能多样性的季节变化 2025年 以华南地区一座热带水库甲壳类浮游动物为研究对象,分析甲壳类浮游动物物种、性状组成和两者多样性的季节变化特征,识别影响物种与功能多样性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该水库为调水型水库,在物种组成上具有典型的热带湖沼学特点。于2022年8月—2024年7月逐月对该水库敞水区甲壳类浮游动物群落及环境因子进行采集和检测。结果显示:甲壳类浮游动物共检出17种,主要的优势类群为桡足类幼体、温中剑水蚤、奥氏秀体溞、微型裸腹溞、理查德薄皮溞、脆弱象鼻溞;物种数量和多样性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但物种和性状组成存在较大的季节差异;从丰水期到枯水期,甲壳类浮游动物群落由个体小、游泳能力强的类群占优势转变为个体大游泳能力弱的类群占优势,由滤食的植食性类群占优势转变为悬停型的杂食性类群占优势;在丰水期和枯水期,甲壳类群落具有不同的调控因素;丰水期功能多样性(FRic)主要与鱼类的捕食相关,枯水期物种多样性(True Simpson)和功能多样性(FDis)主要与食物资源的可利用性相关。可见,物种组成和功能多样性的季节差异是由温度驱动的食物资源和鱼类捕食的变化所导致的。 陈姝 佟立辉 陈晨咏 李耀开 万凌琳 黄琦关键词:甲壳类 多样性 功能性状 一种利用类波氏真眼点藻生产EPA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类波氏真眼点藻生产EPA的方法,藻株逐步放大培养后,并按接种比例20-30%,计算所需藻液的量;待藻液光密度OD<Sub>750</Sub>达到2.5时,转入户外光生物反应器中进行规模化养殖;规模化养殖... 张成武 万凌琳 李爱芬 吴洪 李涛真眼点藻纲(Eustigmatophyceae)一新成员 真眼点藻于1971年被Hibberd等从黄藻中通过游动孢子的一些特征,尤其是大的个体和眼点的特殊结构,以及鞭毛突起的位置和营养细胞中蛋白核的形态这些特点而被分出作为一个新的纲(Hibberd & Leedale,... 高保燕 万凌琳 许瑾 李涛 李爱芬 张成武一种利用类波氏真眼点藻生产β-胡萝卜素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类波氏真眼点藻(Eustigmatoscf.polyphem)生产β-胡萝卜素的方法,生产β-胡萝卜素的流程为:藻种逐级扩大培养,待藻液光密度OD<Sub>750</Sub>达到2.5时,进行户外规模化... 张成武 李涛 吴洪 李爱芬 万凌琳文献传递 FTIR法快速测定产油微藻细胞内生化组分 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以类波氏真眼点藻(Eustigmatos cf.polyphem)为材料,建立一种测定微藻细胞内生化组分的便捷方法。方法:利用FTIR法与Lowry法、重量法及苯酚-硫酸法测定不同氮浓度条件下E.cf.polyphem细胞内蛋白质、脂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时相变化。结果:随时相的迁移,蛋白质不断降低,总脂含量不断升高,碳水化合物先升高后降低;最终总脂含量在低氮组达到最高为66.1%,最高生物量为9.15gL-1;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在高氮组达到最高,分别为13.05 g L-1和23.36 g L-1。两种方法测得的结果具有相关性(R2=0.9820;R2=0.9531;R2=0.9033)。结论:FTIR是一种测定微藻内生化组分的高效可靠的方法。 陈小妹 张敬键 吕雪娟 夏嵩 万凌琳 李爱芬 张成武关键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生化组分 油脂 碳水化合物 布那迪栅藻异养培养条件的优化和生化组成含量分析 被引量:1 2014年 研究了布那迪栅藻(Scenedesmus bernardii)异养培养条件及不同碳源、氮源对其生化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异养培养时所需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其最适质量浓度为50.0 g/L;最佳氮源为酵母提取物,其最适质量浓度为2.7 g/L;摇瓶培养时所获得的最大生物量达24.8 g/L。布那迪栅藻异养培养时细胞内主要积累碳水化合物,其含量达到细胞干重的58.2%,最高产率为1.05 g/(L·d);其次积累总脂,含量为细胞干重的30.9%,最高产率为0.64 g/(L·d)。 高保燕 陈小妹 雷学青 万凌琳 李爱芬 张成武关键词:异养培养 总脂 碳水化合物 真眼点藻纲的系统分类、生物学特性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2014年 真眼点藻纲是1970年、1971年Hibberd和Leedale根据其细胞学和超微结构的特征,将原黄藻纲中的一些成员重新调整而成立的一个新纲。自该纲成立以来,由于新种不断被发现,科、属和种的数量都有所增加,目前该纲已有1目6科13个属28个种。该纲藻类的主要细胞光合作用色素包括:叶绿素a、堇菜黄素、无隔藻黄素和β-胡萝卜素;细胞内具有一周生裂叶状的叶绿体或多个盘状的叶绿体,具一柄状蛋白核或无,叶绿体内具有三条类囊体为一组的片层,无环带形的片层,双层叶绿体膜外有一层叶绿体内质网膜包裹,它不与核膜相连;细胞中具有一个相对较大的、近球形的液泡,其中含有能振动的颗粒物和一个直径在1—3μm的红色球状体;繁殖方式通常形成2个D形或4个四面体形的似亲孢子,有时会形成8个或16个的似亲孢子;大多种类能产生烧瓶状的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具有单根两侧排列管状小茸毛的鞭毛(另一根退化)或另具一根为光滑型的鞭毛。通过18S rDNA和rbcL基因序列的分析,该纲与异鞭藻门其他各纲藻类的亲缘关系得到确定。脂肪酸分析结果发现该纲的藻类皆含有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二十碳五烯酸。真眼点藻纲的藻类在淡水、海水和土壤表面等环境中都有分布。该纲的拟微绿球藻属中多个种类被广泛应用于轮虫、卤虫及珍贵海产品幼苗的开口饵料,亦已成为二十碳五烯酸和重要类胡萝卜素的潜在生产藻株。另外,研究发现该纲的大多数种类富含油脂,它们已成为微藻生物燃料开发的备选藻种资源。 高保燕 张成武 万凌琳 李爱芬关键词:超微结构 生化组分 微藻细胞油脂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 被引量:22 2012年 以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 JNU20)为实验材料,采用尼罗红(NR)荧光光谱法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测定该藻细胞中的油脂含量。研究结果表明NR的最佳染色条件为:染色前微波处理40 s,二甲基亚砜体积分数1%,NR最终质量浓度1.5μg/ml,染色时间5 min,染色温度40℃。比较了NR荧光光谱法、FTIR与传统重量法测定的该藻在不同时相的油脂积累情况,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了细胞中油体形成的动态过程。实验结果表明NR荧光光谱法、FTIR与传统重量法测定的结果显著相关(R2=0.9258,R2=0.9844),但NR荧光光谱法和FTIR更简便快速,研究结果为规模化筛选高含油量藻株及跟踪产油微藻油脂积累过程奠定了基础。 张敬键 吕雪娟 李爱芬 万凌琳 吴洪 尹顺吉 张成武关键词:斜生栅藻 油脂 荧光光谱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