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淑贞
- 作品数:12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警察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郑州市社会科学调研课题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大数据时代社区治理法治化问题研究
- 2019年
- 近年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已经全面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巨大变化。在大数据时代,我国社区治理如何提升其法治化程度、完善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系已经成为了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就目前来说,我国大数据时代的社区治理在法治化的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必须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 乔淑贞
- 关键词:大数据法治化
- 研讨型教学在法学教育中的应用——以《宪法学》课程为例
- 2015年
- 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指出,"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成为我国高等法学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研讨型教学在科研和创新能力训练方面具有其他教学形式所不具备的优势,是解决目前法学教育效能不足问题和实现法律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
- 乔淑贞
- 关键词:研讨型教学法学教育宪法学
- 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智慧警务”建设研究被引量:4
- 2021年
- 智慧警务是在大数据时代因应治理现代化目标要求而对警务机制进行探索的一种新理念、新模式。在当前的智慧警务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中存在着技术中心主义和指标主义倾向,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人文因素和各地的经济文化差异。智慧警务建设应积极防范法律风险,构建和完善法律体系;激励多元的智慧警务模式;同时以人权保障为价值原则,充分保障公民个人信息权利。
- 乔淑贞
- 关键词:大数据
- 公安法治的本土化——对当前公安法治建设研究和实践的反思被引量:3
- 2013年
- 我国的公安法治建设处于破局重建的关键期,传统意识仍有较大的影响,现代化的"中国"法治理念未完全确立,公安法治建设应关注理念、制度和文化三个层面的问题,要立足于现阶段中国法治状况,重视本土法律文化资源,实现公安法治的本土化。
- 乔淑贞
- 关键词:公安法治公安行政
- 公民宪法意识研究述评被引量:2
- 2017年
- 公民宪法意识客观地反映了宪法的实施状况,是宪法变迁的一个维度。公民宪法意识研究是评价宪法实施的重要方法和途径。纵向研究有助于分析评估不同因素在宪法意识形塑中的作用,并为推动宪法实施寻求合适的出路。同时有助于对近年来的宪法宣传教育成效进行评估,进而对宪法实施状况进行科学的评价和研究。
- 乔淑贞
- 关键词:宪法意识宪法实施
- 乡村治理视野下村规民约的法律依据与司法适用问题研究被引量:14
- 2020年
- 《宪法》和《村委会组织法》对村规民约有直接的授权,村规民约长期以来是乡村治理和村民自治的重要方式。新形势下,村民的利益诉求不断扩大,法治观念发生了转变,村规民约的约束作用和司法适用性受到了挑战,为此,应进一步明确村规民约的法律地位和功能,丰富村规民约的内容,进而发挥其在乡村治理中的自治作用。
- 乔淑贞
- 关键词:村规民约乡村治理法律依据司法适用
- 生命权宪法保障问题研究
- 2018年
- 生命权不仅具有基本权利的一般属性,而且在基本权利体系中居于前提和基础的地位。生命权入宪有助于完善我国的生命权保障体系,为民事和刑事领域的立法提供基础和支持。然宪法对生命权的规定无需面面俱到,而应为宪法解释留下空间,以适应未来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一方面应在必要的时候通过修改逐步完善宪法的基本权利体系,在宪法中明确规定对生命权的保障;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应逐步探索我国的宪法解释机制,完善包括生命权在内的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救济途径,推动宪法实施。
- 乔淑贞
- 关键词:生命权基本权利宪法保障
- “刷脸”技术的立法规制--兼议个人信息权保护
- 2020年
- "刷脸"技术在公共管理领域的应用具有高效、便捷等优势,同时也存在不容忽视的侵权风险。由于我国现有立法在个人信息权保护方面存在的不足,对"刷脸"技术的应用存在着进入门槛低、法律管控缺位等问题。因此,应通过完善个人信息权法律保护体系,加强对"刷脸"技术的法律控制,以降低技术应用的潜在风险。
- 乔淑贞
- 关键词:个人信息权立法规制
- 政法类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被引量:1
- 2012年
- 政法类院校的低就业率及庞大的失业人口已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培养目标定位存在偏差、政法类专业的盲目扩招、课程设置宽泛、疏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及就业观念滞后是导致政法类院校大学生就业困境的重要原因。必须通过合理定位、培养目标、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加强就业指导并完善就业服务等方面促进政法类院校大学生的就业率。
- 乔淑贞
- 关键词:政法类院校就业就业服务
- 新常态下应急警务之审视与制度完善
- 2022年
- 应急警务机制的科学完善关系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经过近二十年的实践,我国应急警务规范体系初步确立,在警务大数据的运用、舆情引导与控制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地方性应急立法缺失、侵权风险凸显等问题。随着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突发事件应对常态化,我国亟需完善地方性应急立法,规范大数据技术在应急警务中的应用,并确立应急警务的人权保护原则和机制。
- 乔淑贞
- 关键词:应急警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