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宁

作品数:143 被引量:456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1篇期刊文章
  • 35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2篇医药卫生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3篇耳蜗
  • 32篇噪声性
  • 24篇耳聋
  • 20篇听力损失
  • 20篇细胞
  • 17篇噪声
  • 17篇噪声性聋
  • 15篇听力
  • 15篇毛细胞
  • 13篇小鼠
  • 11篇听性
  • 11篇听性脑干
  • 11篇脑干
  • 10篇噪声性耳聋
  • 10篇听觉
  • 10篇听性脑干反应
  • 10篇脑干反应
  • 9篇噪声性听力损...
  • 9篇外毛细胞
  • 7篇内耳

机构

  • 134篇中国人民解放...
  • 10篇川北医学院附...
  • 10篇空军总医院
  • 9篇福建医科大学
  • 9篇军事医学科学...
  • 5篇川北医学院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4篇肯塔基州立大...
  • 4篇北京协和医院
  • 3篇长春中医学院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徐州医学院附...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甘肃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广东工业大学
  • 1篇肯塔基大学

作者

  • 143篇于宁
  • 52篇杨仕明
  • 37篇翟所强
  • 30篇李兴启
  • 25篇孙建和
  • 21篇杨伟炎
  • 20篇韩东一
  • 16篇郭维维
  • 15篇胡吟燕
  • 13篇吕萍
  • 10篇刘军
  • 10篇朱玉华
  • 8篇刘宸箐
  • 8篇于黎明
  • 8篇谭祖林
  • 7篇王秋菊
  • 7篇卢燕
  • 7篇郭维
  • 7篇姜泗长
  • 7篇黄国威

传媒

  • 44篇中华耳科学杂...
  • 17篇听力学及言语...
  • 10篇中国听力语言...
  • 5篇中华耳鼻咽喉...
  • 5篇第十四届全军...
  • 3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中华耳鼻咽喉...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工业卫生与职...
  • 1篇航天医学与医...
  • 1篇中国科技奖励
  • 1篇耳鼻咽喉(头...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中国体视学与...
  • 1篇Chines...

年份

  • 5篇2023
  • 7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7篇2018
  • 1篇2017
  • 16篇2016
  • 7篇2015
  • 11篇2014
  • 2篇2013
  • 7篇2012
  • 8篇2011
  • 5篇2010
  • 11篇2009
  • 4篇2008
  • 8篇2007
  • 8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1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弱精子症患者精子蛋白的研究
人类精子质量的逐年下降与男性不育症(Male Infertility)是严重影响现代男性健康和家庭幸福的全球性医学难题和社会问题。世界范围内约有10%~15%的已婚夫妇遭遇生育困难,而且不育夫妇的总发病率呈明显升高趋势。...
李宏军于宁李汉忠
文献传递
鸟氨酸脱羧酶mRNA在大鼠内耳表达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鸟氨酸脱羧酶mRNA(ODCmRNA)在发育中和成熟内耳的表达和分布,并探讨它们的作用。方法选用大鼠,胚胎13、21 d和生后8 d及成年鼠。胚胎内耳分离出后用4%多聚甲醛4 C固定过夜。生后和成年鼠则外淋巴灌流...
翟所强郭维于宁胡吟燕
关键词:耳蜗鸟氨酸脱羧酶
文献传递
电磁脉冲辐射后小鼠免疫器官损伤的病理研究被引量:12
2004年
目的 :研究电磁脉冲 (EMP)照射后小鼠脾脏和胸腺的组织病理变化。方法 :198只小鼠经 6× 10 4V/m电磁脉冲辐照后 6h、1d、3d、7d、14d、2 8d、3个月、6个月、9个月和 12个月共 10个时相点活杀取脾脏和胸腺 ,分别应用光镜和电镜进行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电磁脉冲辐照后早期 :脾脏脾小体结构不清 ,体积缩小 ,生发中心不明显 ;淋巴细胞核固缩、崩解 ;红髓中巨噬细胞增多 ,血窦扩张、充血明显。照后中期 :脾脏红髓纤维化 ;胸腺皮质细胞变性坏死 ,髓质内可见灶状出血 ,出血灶周围细胞核固缩。照后后期 :脾脏出现“假小叶”状纤维化 ,胸腺皮质变薄 ,髓质变宽 ,皮髓质比例倒置 ,髓质内纤维组织增生甚至纤维化。照后晚期 :脾脏被膜增厚 ,胸腺出现萎缩 ,脾脏和胸腺中的淋巴细胞均有所恢复。在透射电镜下 ,脾脏和胸腺内淋巴细胞均出现典型的凋亡图像。结论 :电磁脉冲辐照后脾脏和胸腺发生明显损伤 ,脾脏损伤更为严重和迅速 ,其病变具有进行性、阶段性及缓慢恢复性特点 ,表明免疫系统器官为EMP辐照敏感组织之一。
金华王德文彭瑞云王水明高亚兵胡文华王晓明王翠娥于宁马俊杰王丽峰孟丽潘敏鸿
关键词:电磁脉冲脾脏胸腺小鼠
谷氨酸调节耳蜗内毛细胞游离钙的实验观察被引量:15
2001年
目的 探索谷氨酸 (glutamate,Glu)对离体耳蜗内毛细胞 (innerhaircells ,IHC)内钙信号的调控作用及其生理病理意义。方法 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用钙敏荧光探针Fluo 3作为指示剂 ,观察外源性谷氨酸对分离的 10个豚鼠耳蜗IHC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 ([Ca2 + ]i)的影响。结果 分离好的正常IHC呈烧瓶形状 ,有明显的颈部 ,皮板上可观察到静纤毛 ,大球形的细胞体中间可见圆形的细胞核。形态完好的IHC大约存活 2h ,Fluo 3钙敏荧光探针染色后IHC胞体、胞核及表皮板有明显的染色梯度 ,表明游离Ca2 + 浓度从细胞核向细胞质逐渐减少。终浓度为 3.85 μmol L的Glu对游离IHC内 [Ca2 + ]i 有增高趋势 ,而对游离外毛细胞 (outerhaircells ,OHC)内 [Ca2 + ]i 浓度无影响。观察 10个IHC ,发现 9个 [Ca2 + ]i浓度增加 ,1个无变化 ;观察 10个OHC ,发现 7个 [Ca2 + ]i无变化 ,3个略有下降。当Glu浓度增高后 ,IHC内 [Ca2 + ]i 先是迅速升高 ,继而逐渐下降。IHC外形由烧瓶状逐渐变成球形 ,提示IHC水肿变性。结论 Glu可选择性调控IHC内 [Ca2 + ]i,而对OHC内 [Ca2 + ]i 无影响 ,而过量的Glu刺激 ,可造成IHC [Ca2 + ]i 的堆积 ,从而IHC水肿变性。
李兴启孙建和于宁孙燕荣谭祖林姜泗长李楠周春喜
关键词:毛细胞谷氨酸离子转运耳蜗游离钙
D-AP5拮抗谷氨酸对耳蜗内毛细胞游离钙的调节作用(英文)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讨谷氨酸 (glutamate ,Glu)受体拮抗剂D AP5 (D 2 amino 5 phosphonopentanoate)和CNQX (6 cyano 7 nitroguinoxaline 2 ,3 dione)对Glu调节耳蜗内毛细胞 (innerhailcells ,IHC)游离钙 ([Ca2 + ]i)浓度的影响。方法 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用荧光染料Fluo 3作为指示剂 ,先观察外源性Glu对离体耳蜗IHC胞内 [Ca2 + ]i 浓度的调节作用 ,然后观察D AP5和CNQX对这种调节作用的影响。结果 Glu可增高离体耳蜗IHC内 [Ca2 + ]i 浓度。然而 ,当预先加入 5 0 μmol/L的D AP5时 ,离体耳蜗IHC胞内[Ca2 + ]i 不再增高 ;而预先加入 5 0 μmol/L的CNQX时 ,离体耳蜗IHC胞内 [Ca2 + ]i 仍增高。结论 耳蜗IHC上存在Glu自身受体 ,可能主要为NMDA型 ,AMPA型较少。外源性谷氨酸可以通过耳蜗内毛细胞NMDA自身受体以正反馈方式引起游离钙的增加。
李兴启孙建和于宁孙燕荣谭祖林姜泗长李楠周春喜
关键词:谷氨酸细胞内游离钙离子自身受体
全文增补中
氧化应激在噪声性听力损失中的作用机制及药物防治被引量:7
2021年
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会导致听觉系统发生进行性听力下降,产生暂时性听力性阈移或永久性听力阈移,引发噪声性听力损失(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NIHL)。随着NIHL损伤机制研究的深入,氧化应激损伤越来越受到关注,噪声暴露后产生的大量活性氧,不仅会直接对内耳产生一系列氧化损伤,其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还会对内耳产生间接损伤,并激活诸多细胞凋亡信号传导通路,最终引起毛细胞大量凋亡,出现听力下降。随着氧化应激机制研究的深入,诸多针对性的抗氧化应激药物已被应用于噪声性听力损失的防治研究,本文对噪声性听力损失氧化应激机制及新出现的抗氧化防治药物进行简要综述。
石磊蒋晴晴于宁杨仕明
关键词:噪声性耳聋氧化应激抗氧化药物
外毛细胞基底侧膜动力蛋白分布均一性的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OHC基底部是否存在动力蛋白(Prestin)的表达及其在侧膜三层结构中的定位。方法分别取正常C57小鼠、Wistar大鼠及豚鼠耳蜗的单离外毛细胞,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利用Prestin特异性抗体与细胞膜标记di-8-ANEPPS双染,对Prestin在单离OHC上的表达与分布情况进行观察。结果OHC基底侧膜存在Prestin抗体的阳性染色,OHC底端亦见阳性染色;②与细胞膜标记di-8-ANEPPS染色相比,Prestin抗体的阳性染色位于细胞膜的外侧;③经低渗细胞外液处理后,OHC侧膜中的质膜层可与内层表皮下池(subsur-fac cisternae,SSC)和中层质膜下小梁(cortical lattice,CL)分离,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外毛细胞膜最外层的质膜层上可见明显的Prestin抗体阳性染色。结论动力蛋白(Prestin)分布于外毛细胞膜中最外层的质膜层上,在细胞基底部细胞膜上亦有表达。
于宁翟所强赵红波
关键词:耳蜗质膜动力蛋白
尼福地平对豚鼠耳蜗功能和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影响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观察L-型钙通道阻滞药尼福地平对耳蜗功能的影响及其对噪声性听力损失(noise-inducedhearingloss,NIHL)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杂种豚鼠40只,随机分为四组:人工外淋巴液组;尼福地平组;人工外淋巴液加噪声暴露组;尼福地平加噪声暴露组。四组动物按分组条件分别行耳蜗外淋巴液灌流,给予噪声暴露或不给噪声暴露,从圆窗记录复合动作电位(compoundactionpotential,CAP)阈值和微音电位(cochlearmicrophonics,CM)幅值,上述两个指标在灌流前和灌流120分钟各记录一次。结果人工外淋巴液组灌流前后的CAP阈值和CM幅值无显著差异(P>0.05);尼福地平组灌流后CAP阈值升高、CM幅值下降(P<0.05)。尼福地平加噪声暴露组及人工外淋巴液加噪声暴露组,噪声暴露后较噪声暴露前CAP阈值升高和CM幅值下降(P<0.05),CAP阈值升高和CM幅值降低程度,前组比后组低(P<0.01)。结论尼福地平可能作用于耳蜗毛细胞上的L-型钙通道,对耳蜗功能有抑制作用并对NIHL有部分保护作用。
刘军孙勍韩冰孙建和于宁李兴启
关键词:耳蜗微音电位钙通道
隐性听力损失动物模型建立与防护的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通过脉冲噪声分别对豚鼠进行30、15次的暴露,分析比较豚鼠的听力学变化,探索建立隐性听力损失模型的适合条件。同时给予氢气,探究其对隐性听力损失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ABR听阈正常的豚鼠16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脉冲噪声30次组、脉冲噪声15次组、氢气吸入+脉冲噪声15次组。脉冲噪声压力峰值为163 dB SPL,脉宽为0.25ms,间隔时间为6.5s。分别于脉冲噪声暴露前及暴露后24h进行听性脑干反应测定。结果通过统计学分析发现,豚鼠在30次脉冲噪声暴露24h后,其ABR短声阈值及短纯音(16 kHz 70 dB SPL)Ⅰ波幅值产生明显改变,具有统计学意义;15次脉冲噪声暴露组豚鼠其各项听力学指标都发生显著改变;氢气预处理组同单纯脉冲噪声暴露15次组的暴露24h后听力学指标相比,其ABR短声阈值及短纯音(16 kHz 70 dB SPL)Ⅰ波幅值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本研究中脉冲噪声暴露30次及15次均对豚鼠听力产生显著影响。其中脉冲噪声暴露15次的豚鼠,其各项听力学指标都符合隐性听力损失的听力学特点,脉冲噪声暴露15次是建立隐性听力损失动物模型的可行条件。此外,氢气防护组较单纯脉冲噪声暴露组,听力学指标存在显著差别,表明氢气对隐性听力损失具有预防作用,为进一步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直接实验依据。
戚国伟刘宸箐徐增志刘晨陈立伟李欢胡一勇方舒郭维维于宁杨仕明
关键词:脉冲噪声氢气
噪声损伤和苯扎贝特干预对豚鼠耳蜗脂肪酸转运蛋白1和4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观察豚鼠耳蜗脂肪酸转运蛋白1和4(fatty acid transport protein,FATP1,FATP 4)在噪声损伤和促脂肪酸代谢药物苯扎贝特干预前后的变化,探讨噪声性听力损失与FATP1、FATP4的关系。方法正常听力健康成年雄性Dunkin Hartley豚鼠21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5只)和干预组(6只),对照组在噪声暴露前随机选取3只(6耳)动物行耳蜗取材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余12只(24耳)与干预组(6只,12耳)一起予以白噪声(110 dB SPL,每天4小时,连续12天)暴露,干预组在噪声暴露的同时给予苯扎贝特(5 mg·kg-1·d-1)灌胃干预;在开始噪声暴露第6、12、24天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采用脂肪酸特异性探针荧光标记技术检测脂类物质在豚鼠耳蜗的分布,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噪声暴露前后FATP1、PATP4在两组豚鼠耳蜗的表达变化。结果噪声暴露后对照组和干预组click声及4、8、16 kHz短纯音(tone burst)ABR(tb-ABR)反应阈较噪声暴露前显著升高,在噪声暴露的第12天,干预组4 kHz tb-ABR反应阈(16.25±5.82 dB SPL)明显低于对照组(32.27±5.92 dB SPL)(P<0.05);特异性脂肪酸探针荧光染色提示正常对照组豚鼠耳蜗脂类物质主要分布于基底膜外侧的Hensen细胞、螺旋神经节、血管纹,噪声暴露前免疫荧光染色显示FATP1主要表达于Corti器、螺旋唇,在螺旋神经节细胞、螺旋韧带、血管纹等少量表达;FATP4主要表达于耳蜗Corti器及螺旋韧带,在Corti器外侧的Hensen细胞、螺旋神经节、血管纹极少表达或不表达。噪声暴露后对照组(第12天)FATP1在Corti器、Hensen细胞、螺旋突、螺旋韧带的表达较噪声暴露前明显增加(P<0.01),对照组(第12天)和干预组(第24天)FATP4在Hensen细胞、螺旋唇、螺旋神经节的表达均较噪声暴露前明显增加(P<0.01),干预组(第24天)FATP4在血管纹的表达均较噪声暴露前增加(P<0.05),但对照组(第12天)FATP4在血管纹的表达均较噪声暴露前及�
胡一勇石敏杨风波吕萍蒋晴晴袁硕龙张悦杨仕明于宁
关键词:耳蜗噪声性聋苯扎贝特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