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林清

作品数:99 被引量:812H指数:17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8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3篇农业科学
  • 10篇生物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理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9篇苜蓿
  • 18篇紫花
  • 18篇牧草
  • 17篇紫花苜蓿
  • 10篇苜蓿品种
  • 9篇根系
  • 8篇种子
  • 7篇秋眠
  • 7篇种质
  • 7篇胁迫
  • 6篇性状
  • 6篇育种
  • 5篇低温胁迫
  • 5篇秋眠性
  • 5篇种质资源
  • 5篇草种
  • 4篇豆科
  • 4篇豆科牧草
  • 4篇栽培
  • 4篇审定

机构

  • 91篇中国农业科学...
  • 33篇内蒙古农业大...
  • 26篇内蒙古大学
  • 12篇张家口学院
  • 8篇张家口市农业...
  • 5篇甘肃农业大学
  • 4篇东营职业学院
  • 4篇青岛农业大学
  • 4篇巴彦淖尔市农...
  • 2篇包头轻工职业...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东北师范大学
  • 2篇内蒙古师范大...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内蒙古化工职...
  • 2篇单县第二中学
  • 2篇国网山西省电...
  • 2篇金川集团公司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内蒙古广播电...

作者

  • 99篇于林清
  • 14篇王运涛
  • 13篇王照兰
  • 11篇王富贵
  • 10篇孙娟娟
  • 9篇解继红
  • 8篇徐柱
  • 8篇张利军
  • 8篇萨仁
  • 7篇云锦凤
  • 7篇苏东
  • 6篇刘曙娜
  • 5篇卢欣石
  • 5篇翁森红
  • 5篇周延林
  • 5篇闫志坚
  • 5篇乌日娜
  • 5篇何茂泰
  • 4篇刘荣霞
  • 4篇张宇

传媒

  • 12篇中国草地学报
  • 10篇草地学报
  • 8篇中国草地
  • 5篇草业科学
  • 5篇草原与草坪
  • 4篇内蒙古科技与...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牧草与饲料
  • 3篇草业与畜牧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工程进展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 1篇内蒙古大学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草业学报
  • 1篇中草药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年份

  • 5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2
  • 11篇2011
  • 7篇2010
  • 7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苜蓿种质资源系统评价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苜蓿是重要的豆科牧草,在发展畜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拥有较为丰富的苜蓿种质资源,系统地开展苜蓿形态特征、农艺性状、抗性和持久性及DNA分子标记方面的研究,了解我国苜蓿种质材料的亲缘关系、建立苜蓿种质资源评价体系,...
于林清
关键词:苜蓿种质资源农艺性状抗性机理
文献传递
6个紫花苜蓿品种氨基酸组成分析及营养价值评价被引量:71
2019年
【目的】选择我国培育的中草3号、甘农1号、龙牧806、中苜2号、新疆大叶、公农1号等6个紫花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氨基酸组分的分析及含量的测定,综合评价紫花苜蓿蛋白质营养价值,为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我国紫花苜蓿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不同品种紫花苜蓿分别种植于不同试验小区,小区面积为30 m2,重复3次。试验样品为当年种植的第一茬于初花期刈割的苜蓿,每个小区随机选3行,刈割后105℃杀青20 min,65℃烘干48 h,粉碎过60目筛。采用盐酸水解法,使用氨基酸全自动分析仪测定17种氨基酸含量,分析不同氨基酸含量及组分。通过与FAO/WHO氨基酸模式谱和FAO/WHO理想蛋白质标准比较,通过计算紫花苜蓿必须氨基酸比值(RAA)、必须氨基酸比值系数(RC)、必须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和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综合评价紫花苜蓿蛋白质的营养价值。【结果】我国培育的6个紫花苜蓿品种均含有被测的17种氨基酸。6个紫花苜蓿品种除天冬氨酸(Asp)、半胱氨酸(Cys)、脯氨酸(Pro)、鲜味氨基酸(F)的含量以及酸鲜甜氨基酸与苦味氨基酸比值((S+F)/B)有显著差异外,其他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紫花苜蓿总氨基酸含量为14.85%—19.48%、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为5.35%—6.93%、非必需氨基酸含量为9.50%—12.55%,其中新疆大叶紫花苜蓿总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和非必需氨基酸含量高于其他品种;紫花苜蓿含有9种药效氨基酸,药效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60%以上,甘农1号、新疆大叶和公农1号紫花苜蓿的药效氨基酸含量高于其他3个品种;紫花苜蓿酸鲜甜味氨基酸含量与苦味氨基酸含量比大于1.8。除了蛋氨酸+半胱氨酸含量低于FAO/WHO氨基酸模式谱外,其他几种氨基酸含量均高于FAO/WHO氨基酸模式谱。6个紫花苜蓿品种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比值(E/T值)在35%—36%之间,�
孙娟娟阿拉木斯赵金梅薛艳林于林清玉柱张英俊
关键词:紫花苜蓿蛋白质营养价值
低能离子束诱变机理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3年
自发现离子束生物效应以来,离子注入技术已被应用于生物改良、环境辐射生物学效应等研究领域。其中,在植物遗传育种、创造新种质资源方面的成果非常突出。但是,由于低能离子的能量低,理论射程很短,关于低能离子生物效应和诱变的机理尚不完全清楚。该研究重点综述了离子束生物技术在机理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并对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陈浩解继红于林清镡建国贾芸
关键词:低能离子束
北方半干旱区优质饲草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侯向阳米福贵曹致中布库毛培胜时建忠孙启忠王照兰于林清
该项目属于农业科学技术领域。北方半干旱区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带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面临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生态和生产及农牧民生计难以兼顾的困境,该区是国际上扶贫和开发关注的热点地区之一。发展草牧业是实现该区绿色协调...
关键词:
关键词:豆科牧草青贮饲料栽培技术
黄花苜蓿野生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0
2001年
对来自我国不同地区的黄花苜蓿野生种群的种子千粒重、发芽率及贮藏蛋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黄花苜蓿野生种群内和种群间均存在着较大的变异 ,种子千粒重在 1.0 98~2 .0 12g之间 ,其中二倍体黄花苜蓿种子千粒重最低 ,仅为 1.0 98g ,是四倍体黄花苜蓿种子平均千粒重的 6 2 .0 1% ;种子发芽率也十分不整齐 ,种皮不经磨擦的自然发芽率十分低 ,从 0~ 4 0 %不等 ,平均发芽率仅为 16 .9% ,二倍体种子的自然发芽率为 0 ;种子贮藏蛋白SDS凝胶电泳亦显示出其具有多态性 ,平均多态位点百分比为 37.9% ,基因多样性为 0 .30 6 6 ,种群分化系数为 0 .2 2 57。
于林清王照兰萨仁卢欣石杨承琴
关键词:黄花苜蓿野生种群
不同苜蓿品种在冀西北地区的形态学表现被引量:3
2017年
为了筛选出适应冀西北地区的苜蓿品种,试验以10个苜蓿品种作为试验对象,在冀西北的坝下地区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通过测定供试苜蓿品种的部分地上指标、根颈指标和根系指标,并将所测指标进行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从而对这些苜蓿品种的适应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苜蓿品种间的形态学指标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中苜1号、YL80和中草3号三个品种的地上指标、根颈特征和地下指标均处于优势地位;通过聚类分析可将供试苜蓿品种材料分为三类:第一类只包括YL80,第二类包括中苜1号和中草3号,第三类包括皇冠、YL702、巨能耐盐、阿尔冈金、龙牧801、YL604和驯鹿。说明中苜1号、YL80和中草3号可作为优势品种在当地推广种植。
王运涛李景柱于林清远婷杨志敏
关键词:苜蓿根颈根系
不同秋眠类型苜蓿品种生产性能与持久性分析被引量:14
2006年
通过对58份不同秋眠类型苜蓿品种再生性、持久性和产草量在呼和浩特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在全部参试材料与秋眠类型组中,苜蓿秋眠级和再生性正相关并达到极显著、显著水平;而在半秋眠类型组、非秋眠类型组中,苜蓿的再生性和秋眠级相关性很小。2)在全部参试材料、半秋眠类型组、非秋眠类型组中,首蓿的持久性与秋眠级负相关,但是在秋眠类型组中,首蓿秋眠级和持久性相关性很小。3)在全部参试材料、半秋眠类型组、非秋眠类型组中,苜蓿的产草量和秋眠级负相关;在秋眠类型组中,苜蓿的产草量和秋眠级正相关但不显著。
于林清张旭婧云锦凤
关键词:苜蓿品种秋眠级产草量
播种当年苜蓿根系形态特征的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苜蓿的根系形态特征对其持久性和生产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播种当年18个苜蓿品种材料根系形态特征进行评价,测定了其根颈直径、入土深度、分枝数、芽数、主根直径、主根长度、侧根直径、侧根数、侧根位置和根系生物量,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苜蓿根系形态指标差异明显;利用根系形态特征的10个指标对18个试验材料进行聚类,可分为4类;建议在苜蓿选种时,选取根颈直径大、入土深度深、主根长度长、侧根直径大、侧根发达的材料,为选育抗性强的苜蓿品种提供一定的参考。
王富贵于林清田自华王运涛乌日娜萨仁
关键词:苜蓿根系
低温胁迫对返青期苜蓿叶片荧光参数的影响被引量:9
2013年
为了揭示春季低温对返青期苜蓿叶片光抑制的影响,采用人工控温的方法,以苜蓿适宜生长温度(25℃)为对照,研究了返青期苜蓿叶片在-5℃处理4h、-5℃处理12h、-6.5℃处理8h和-8℃处理4h条件下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苜蓿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值在25℃和-5℃处理4h、-5℃处理12h条件下差异不显著,无明显光抑制发生;但在-6.5℃处理8h和-8℃处理4h条件下,叶绿素荧光参数Fm、Fv/Fm、Fv/Fo和对照相比都明显下降,且温度越低各叶绿素荧光参数值的变化幅度越大。由此表明:低温下苜蓿叶片不同程度发生光抑制,且苜蓿各荧光参数的变化与抗寒性密切相关。
王运涛于林清王富贵王娜刘静
关键词:苜蓿低温胁迫荧光
苜蓿抗寒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9
2012年
在国内外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苜蓿经过低温胁迫后的形态、生理生化方面的变化,苜蓿秋眠性与抗寒性的关系,现代生物技术以及辐射诱变和太空搭载在苜蓿抗寒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阐述,讨论了当前苜蓿抗寒性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王运涛于林清萨仁
关键词:苜蓿抗寒性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