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介亚琼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4篇肿瘤
  • 3篇口腔
  • 3篇恶性
  • 3篇恶性肿瘤
  • 3篇放射性
  • 2篇赝复
  • 2篇赝复体
  • 2篇腭部
  • 2篇颌骨
  • 2篇放射性125...
  • 2篇放射性125...
  • 1篇岛状瓣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生成
  • 1篇植入
  • 1篇软腭
  • 1篇上颌
  • 1篇上颌骨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轴

机构

  • 5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6篇介亚琼
  • 5篇韩新光
  • 3篇孙晓静
  • 1篇孟沙沙

传媒

  • 2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16
  • 2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手术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赝复体治疗腭部或上颌骨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研究目的:探讨手术联合放射性I粒子植入赝复体在腭部或上颌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初步应用及评价其疗效。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2例腭部或上颌骨恶性肿瘤患者,全麻下行腭部或上...
韩新光孙晓静介亚琼巴凯
关键词:放射性125I粒子腭部上颌骨恶性肿瘤赝复体
文献传递
手术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赝复休治疗腭部或上颔骨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韩新光孙晓静介亚琼巴凯
关键词:放射性125I粒子腭部恶性肿瘤赝复体
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分析125 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治疗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效果,以期为该方案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证据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1年4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32例接受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口服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治疗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局部控制率、颈淋巴结控制率、总体生存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以评价联合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结果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联合治疗方案,植入粒子7~45(23.52±9.29)颗,甲磺酸阿帕替尼服用剂量为250~500(373.44±121.14)mg·d^(-1)。随访时间为4~3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1.50个月。患者原发病灶6个月、1 a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3.42%、69.24%,颈淋巴结控制率及整体生存率可达93.75%及96.88%。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8.13%,所有不良事件均为短暂一过性,患者均可耐受。结论125 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治疗在控制肿瘤局部复发、延长患者生存期及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效果较好,可为完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刘昊川介亚琼韩新光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放射性粒子植入局部控制率
颏下岛状瓣修复软腭及磨牙后区缺损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颏下岛状瓣修复软腭及磨牙后区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6例软腭及磨牙后区恶性肿瘤扩大切除后,以颏下岛状瓣修复,术后评估皮瓣形态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6例皮瓣中24例完全成活,2例坏死,供区均一期愈合。其中21例患者获得随访,5例失访,随访时间6~45个月,患者发音、吞咽等功能及皮瓣形态均恢复满意。随访期间均无局部复发。放射治疗期间,皮瓣均存活良好。结论:颏下岛状瓣是修复软腭及磨牙后区恶性肿瘤术后缺损较为理想的选择。
孟沙沙介亚琼韩新光孙晓静
关键词:颏下岛状瓣软腭缺损修复口腔癌
CXCL12/CXCR4生物学轴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背景与目的:   口腔癌(Oral cancer)是头颈部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部分都属于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SCC),约占了80%以上,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
介亚琼
关键词:口腔肿瘤CXCR4受体
下颌骨囊性病变外科治疗的临床回顾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手术刮除+石碳酸烧灼治疗下颌骨囊性病变的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对72例接受囊肿刮除+石碳酸灼烧等治疗并随访的颌骨囊性病变病历资料进行综合回顾性分析。结果:接受治疗的72例颌骨囊性病变患者,术后半年颜面畸形基本消除,X线复查,囊腔大小均有所缩小或完全消失,未见复发病例。结论:囊肿刮除+石碳酸灼烧等治疗颌骨囊性病变有简单实用,术后感染率低、复发性小、并发症少、愈合快等优点。
介亚琼韩新光
关键词:下颌骨石碳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