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仲崇高

作品数:10 被引量:83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林业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土壤
  • 3篇农林复合系统
  • 3篇间作
  • 3篇核桃
  • 3篇复合系
  • 2篇种间
  • 2篇种间关系
  • 2篇细根
  • 2篇小麦
  • 2篇黄土区
  • 1篇地温
  • 1篇动态特征
  • 1篇有机碳
  • 1篇有机质
  • 1篇玉米
  • 1篇玉米大豆
  • 1篇蔗糖
  • 1篇蔗糖酶
  • 1篇真菌多样性
  • 1篇容重

机构

  • 10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广西师范学院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宁夏职业技术...
  • 1篇宁夏大学
  • 1篇商丘职业技术...

作者

  • 10篇仲崇高
  • 8篇张硕新
  • 6篇王来
  • 4篇侯琳
  • 4篇刘滨
  • 4篇高鹏翔
  • 3篇张远迎
  • 2篇蔡靖
  • 2篇沈平
  • 2篇姜在民
  • 2篇彭晓邦
  • 1篇李茜
  • 1篇刘松涛
  • 1篇程飞

传媒

  • 4篇西北林学院学...
  • 2篇生态学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年份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核桃-小麦复合系统土壤碳密度动态特征被引量:4
2018年
以渭北黄土区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核桃(Juglans regia)-小麦(Triticum aestivum)间作复合系统为研究对象。讨论核桃-小麦复合系统不同土层有机碳(SOC)密度的动态积累特征。结果表明,核桃-小麦复合系统0~100cm土层SOC密度呈逐年增加趋势,第11年时复合系统显著高于小麦单作,但与核桃单作差异不显著。细分各土层,除了20~40cm土层,其他各土层复合系统SOC密度均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在浅层土壤(0~20cm)复合系统从第3年开始显著低于核桃单作,从第7年开始显著高于小麦单作;在较深土层(40~60、60~100cm)复合系统从第5年和第7年开始分别显著高于核桃和小麦两单作系统。SOC积累速度方面,复合系统0~100cm土层的SOC密度积累速度呈现逐年增加趋势,11a观测期内的平均积累速度为0.071 1kg·m^(-2)·a^(-1),分别是小麦单作和核桃单作的4.90倍和1.06倍。核桃-小麦复合系统与小麦单作相比可以同时提高浅层土壤(0~20cm)和较深土层(40~60、60~100cm)的SOC密度,与核桃单作相比最大优势是将SOC积累在较深土层。核桃-小麦复合系统与两单作系统相比均有较高的固碳潜力。
王来高鹏翔仲崇高刘滨侯琳张硕新张硕新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间作核桃小麦
渭北黄土区核桃根际土壤酶活性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为了初步探讨渭北黄土区6年生核桃根际土壤酶活性的时间、空间动态变化,本试验以渭北黄土区6年生核桃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不同时间(2009年4、6、8、10月底)和不同土层深度(0 ~20、20~40、40~60、60 ~80、80 ~ 100 cm)采集样品,测定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的活性.结果表明,核桃根际土壤的过氧化氢酶、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的活性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而活性降低,0~20 cm的土层各种土壤酶活性均处于最高值.随着采样时间的不同,各种土壤酶活性变化规律不一致,过氧化氢酶和脲酶的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磷酸酶的活性变化为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蔗糖酶的活性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核桃根际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可能和核桃根系的分泌物密切有关,土壤剖面越深,根系分布达不到,各种土壤酶活性就越低.核桃根际土壤的过氧化氢酶、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的活性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规律不一致,很有可能是因为核桃根系分泌物对各种土壤酶合成影响不同两表现出的差异性所致.
李茜刘松涛张硕新仲崇高王来
关键词:根际土壤脲酶磷酸酶蔗糖酶
核桃-小麦复合系统中细根的分布及形态变异研究被引量:21
2011年
【目的】研究核桃(Juglans regia)-小麦(Triticum aestivum)复合系统中细根的分布格局及形态变异,为种间关系研究及农林复合系统的合理设计提供依据。【方法】以核桃、小麦单作为对照,采用根钻法取样,用WinRHIZO根系分析系统对根系形态进行分析,比较核桃-小麦复合系统与单作系统中植物细根的空间分布和形态差异。【结果】①复合系统中核桃细根根长的垂直分布重心深度为35.49 cm,比核桃单作(29.97 cm)下移了5.52 cm;水平径向的分布重心为距树干基部0.91 m,比核桃单作(0.99 m)向树干基部靠近了0.08 m。复合系统中小麦根长的分布重心深度为18.46 cm,比小麦单作(26.04 cm)上移了7.58 cm。②复合系统中核桃细根的平均根长密度为83.6 cm/dm3,比核桃单作(135.6 cm/dm3)降低了38%;复合系统中小麦根长密度为1.74 cm/cm3,比小麦单作(1.22cm/cm3)增加了42%。③复合系统中核桃细根的平均比根长在0~30 cm土层为5 149.34 cm/g,大于核桃单作(3 624.68 cm/g),而在30~100 cm土层为2 626.59 cm/g,小于核桃单作(3 906.9 cm/g);复合系统中小麦比根长在0~50 cm土层为10 019.5 cm/g,小于小麦单作(11 811.7 cm/g);在50~100 cm土层为14 328.9 cm/g,大于小麦单作(13 389.6 cm/g)。【结论】复合系统中0~30 cm土层及水平径向距树干基部1.5~2.0 m是根系竞争最剧烈的区域,为了适应复合系统的地下竞争,核桃和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对细根的空间分布及形态产生了可塑性反应。
王来仲崇高蔡靖姜在民张硕新
关键词:农林复合系统细根种间关系根系分布根系形态
渭北几种农林复合模式土壤肥力研究
针对渭北黄土区生态环境脆弱、经济落后以及农林复合系统持续性、多样性、高效性和稳定性的特点,以渭北黄土区具有代表性的核桃、李子与玉米、大豆、绿豆和辣椒复合系统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复合系统在苗期和果期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
仲崇高
关键词: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
文献传递
玉米大豆对农林复合系统小气候的光合响应被引量:18
2010年
对黄土区核桃(Juglans regia L.)-(玉米+大豆)、李子(Prunus salicina)-(玉米+大豆)农林复合系统小气候效应的研究表明,在玉米和大豆的花期,农林间作系统与对照地相比可以降低农田地面温度1.7-1.9℃,减低风速55%-67%,提高相对湿度6.9%-8.4%,降低光合有效辐射强度13.9%-24.5%和大气CO2浓度5.3-10.9μmol.mol-1。本研究中,单作大豆叶片光合速率午间变化主要受到非气孔的限制作用。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和大气CO2浓度是影响林下作物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子。林下小气候可能是作物避免"午休"现象的主要原因。
彭晓邦仲崇高沈平张硕新
关键词:光合速率小气候农林复合系统
核桃-小麦复合系统对浅层土壤温度的影响被引量:9
2017年
以核桃(Juglans regia)-小麦(T_riticum aestivum)间作复合系统为研究对象,以两者各自的单作系统为对照,讨论农林复合系统对生长季5、10cm和25cm地温的影响,为优化农林复合结构和水分调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夏季日内5、10cm和25cm地温的峰值及高温时段的地温均表现为小麦单作>核桃单作>核桃-小麦间作,且三者间存在显著差异;三者5cm地温日内波动幅度也表现为小麦单作>核桃单作>核桃-小麦间作。核桃-小麦间作生长季节5、10cm和25cm月平均地温,在3-10月份均低于两单作系统且存在显著差异,在11月份则均高于两单作系统且三者间差异显著。总之,核桃-小麦间作可以有效降低生长季高温时段的浅层土壤温度,这有利于减少系统内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11月份核桃-小麦间作对地温的提高作用有利于间作小麦根系的冬前生长。
王来高鹏翔刘滨仲崇高侯琳张远迎
关键词:地温间作黄土区
农田向农林复合系统转变过程中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被引量:13
2017年
以渭北黄土区农林实践中被广泛采用的核桃-小麦间作复合模式为研究对象,以两物种的单作系统为对照,研究单作农田向农林复合系统转变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为农林复合系统经营管理和模型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核桃-小麦间作对土壤物理性质的改善作用主要发生在0~40 cm土层.核桃-小麦间作可以避免表层(0~20 cm)土壤容重升高,同时在20~40 cm土层对单作农田形成的犁底层也有显著的改善作用.核桃-小麦间作对各土层田间持水量均表现出持续的改善作用,除在20~40 cm土层略低于核桃单作外,其他从第5年开始均高于两单作系统.核桃-小麦间作对各土层土壤孔隙度均存在持续的改善作用,在0~20和20~40 cm土层与两单作系统相比存在显著差异,同时也能提高毛管空隙度的比例.农田向农林复合系统转变过程中对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土壤孔隙度均有持续的改善作用,且对浅层土壤的改善作用强于深层土壤.
王来高鹏翔刘滨仲崇高侯琳张硕新
关键词:农林复合系统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间作核桃
核桃-小麦复合系统中细根生长动态及竞争策略被引量:6
2018年
以核桃(Juglans regia)-小麦(Triticum aestivum)间作复合系统为研究对象,用微根窗和根钻相结合的方法采样,研究复合系统中核桃和小麦细根年内年际的生长动态和竞争适应策略,为农林复合系统的经营管理和竞争模型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结果表明,间作核桃和小麦根系均在上半年有一个大的生长高峰(5月和4月),在下半年有一个小的生长高峰(9月和11月),二者的竞争主要发生在上半年的大生长高峰期。在各年份各土层,间作核桃的根长密度均低于单作核桃,且在从第7年开始存在显著差异。在0—20 cm土层间作小麦根长密度在第3—7年间获得迅速提高,从第7年开始显著高于单作小麦,但在20 cm以下土层则相反。间作使核桃和小麦细根生态位实现了分离,11年的观察期内间作核桃比单作核桃细根的垂直分布中心下移了6.59 cm,间作小麦比单作小麦的上移了8.59 cm。在根系竞争策略方面,小麦根系是通过短期内的快速生长,迅速占据土壤空间获得竞争优势;而核桃根系是通过根系的逐年积累,逐步占据土壤空间从而获得竞争优势。可以干扰核桃根系积累过程的"竞争-干扰-再平衡"农林复合经营管理策略可以让复合系统中核桃和小麦保持各自竞争优势的情况下实现共存。在根系形态方面,自身细根直径较小者小麦在剧烈竞争区域以增加细根直径减小比根长来适应竞争,而自身细根直径较大者核桃则相反。
王来高鹏翔仲崇高刘滨侯琳赵玉健张硕新张硕新
关键词:种间关系细根核桃小麦
采用不同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研究森林土壤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
2017年
以秦岭南坡火地塘林区5种主要森林类型(油松纯林、锐齿栎纯林、青扦纯林、华山松纯林和油松-锐齿栎混交林)土壤真菌为研究对象,通过T-RFLP技术探讨了不同限制性内切酶对土壤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产生的影响。用4种常用内切酶(AluI、HhaI、MspI和RsaI)分别对5种森林类型土壤真菌ITS序列PCR产物进行消化,获得了100个土壤真菌TRF图谱。综合比较不同森林类型土壤真菌多样性指数(Richness S、Shannon H、Simpson D和Evenness E)后发现,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选择可以明显影响到运用T-RFLP技术对土壤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评价。相比MspI和RsaI,用AluI和HhaI消化5种森林类型土壤真菌ITS序列PCR产物能够普遍获得较高的TRF丰富度和多样性,尤以HhaI的各指数表现更为突出,展现了其更加优越的DNA消化能力和更高的酶切位点特异性。根据TRF的有无和数量对5种森林类型土壤真菌群落进行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结果表明,HhaI、MspI和RsaI所产生的TRF的数量和种类较为接近,进而获得了一致的土壤真菌群落相似性结果,而AluI的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结果与其他3种内切核酸酶差异较大。综合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分析,具有较强消化能力的HhaI既能较好地揭示5种森林类型土壤真菌多样性,又有利于真菌群落结构的辨识,为适宜限制性内切酶。结果对限制性内切核酸酶选择的探讨可以为更好地运用T-RFLP来量化环境样品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提供指导。
赖双双仲崇高张硕新程飞
关键词:T-RFLP土壤真菌
李子叶水浸液对5种作物的化感效应被引量:13
2009年
研究了李子叶水浸液对农林复合系统中5种作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李子叶水浸液对几种受体作物种子的萌发率、幼苗苗高和根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随着水浸液浓度的增加,对5种受体作物的株高、幼苗地上部分鲜重的抑制效应增加;随着水浸液浓度的降低,其对所有受体的根长和幼苗地上部分鲜重的抑制作用逐渐减弱、消失,甚至表现为促进作用。对所有受体作物的萌发也表现出同样的浓度双重效应。
沈平彭晓邦仲崇高蔡靖姜在民张硕新
关键词:水浸液化感效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