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龙

作品数:15 被引量:109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0篇压裂
  • 8篇油藏
  • 8篇水平井
  • 8篇平井
  • 5篇低渗
  • 5篇体积压裂
  • 4篇渗流
  • 3篇低渗透
  • 3篇低渗透油藏
  • 3篇低渗油藏
  • 3篇致密油藏
  • 3篇产能预测
  • 2篇压力梯度
  • 2篇压裂水平井
  • 2篇油气
  • 2篇渗流特征
  • 2篇水平井产能
  • 2篇注采
  • 2篇注采井
  • 2篇井网

机构

  • 14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中海油田服务...
  • 2篇西安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川庆钻探工程...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15篇任龙
  • 11篇苏玉亮
  • 5篇孟凡坤
  • 5篇赵广渊
  • 3篇王文东
  • 2篇岳艳芳
  • 2篇郝永卯
  • 2篇李明
  • 1篇杨子清
  • 1篇陈明强
  • 1篇张琪
  • 1篇高飞
  • 1篇袁彬
  • 1篇陈文龙
  • 1篇杨军侠

传媒

  • 3篇西安石油大学...
  • 2篇石油钻采工艺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石油学报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中国石油和化...
  • 1篇第三届非常规...

年份

  • 1篇2016
  • 9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孔隙尺度的低渗透油藏CO_2驱替特征研究
2014年
基于多孔介质油气两相渗流理论,采用截断威布尔分布作为孔喉特征分布函数,模拟储层岩心的气驱油过程,建立了能够反映多孔介质孔隙尺度的油气两相三维孔隙网络模型,推导了不同CO2驱替相态下界面张力及接触角计算公式。利用建立的孔隙网络模型,研究了相态变化对驱替效率的影响,从微观角度分析了不同CO2驱替相态下的驱替特征和驱油效果。结果表明:对于孔隙度以及颗粒分布状况相同的储层结构,在注入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与非混相驱替相比,实现CO2混相驱可以将原油的驱替效率提高约15%。
孟凡坤任龙苏玉亮赵广渊鲁明晶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CO2驱孔隙网络模型驱油效率
注采井网形式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分析
2012年
注水开发是提高低渗透油田采收率的一种高效方法。排除地质因素,开发井网部署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极其关键。搞清剩余油的分布位置和数量又是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的关键所在。本文以陕北某低渗透油藏为例,建立油藏数值模拟模型,对研究区不同井网形式对剩余油分布进行论证。
岳艳芳高飞任龙李明张杰
关键词:注采井网剩余油分布
体积压裂缝网渗流特征与注水开发适配性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储层体积压裂改造后,单井产能较常规压裂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由于地层压力系数小,仅靠天然能量开发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探索体积压裂井的注水补充能量方式有重要意义。基于体积压裂复杂缝网形态的特点,建立了缝网数值模拟模型,对直井体积压裂缝网渗流特征进行了分析;以体积压裂矩形井网为例,研究了注采形式下体积压裂井的增产机理,并结合并网对缝网适配性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表明,缝网系统增加了储层垂向动用程度,提高了主裂缝壁面方向的水驱波及体积,改善了注采井间的水驱动用效果。由于缝网系统存在"最短渗流距离",体积压裂井见水后含水上升较快。通过长庆某典型致密油储层直井体积压裂实例分析,对后期可行的井网形式进行了优化设计和论证。
苏玉亮王文东赵广渊袁彬任龙
关键词:体积压裂渗流特征
非常规储层体积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方法研究进展
为了进一步发展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以应对目前常规能源产能下降及接替能源(非常规油气)比例不断提高的状况,需要对体积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理论方法进行研究。基于水平井体积压裂缝网结构描述,总结评价了国内外学者利用解析、半解析和数...
任龙苏玉亮徐晨孟凡坤詹世远
关键词:非常规油气体积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
致密油藏非达西渗流流态响应与极限井距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基于实际岩心流动实验,利用典型非线性渗流数学模型,对致密油藏非达西渗流流态响应和极限注采井距进行研究,并结合实例,计算不同渗透率级别下采油井的极限布井轨迹,揭示注采井间压力及压力梯度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致密油藏单相流体渗流可分为不流动区域、非线性渗流区域和拟线性渗流区域3个渗流流态响应区域;考虑压裂时,不同渗透率级别下采油井的极限布井轨迹相似(一条直线和一段1/4圆弧组成);随着距水井距离的增加,注采井间压力及压力梯度分布的3条近似直线段依次对应注水井附近的径向流、裂缝附近的拟径向流和裂缝内的线性流3种渗流流态,且渗透率越小,最小启动压力梯度越明显,注水井与裂缝端点之间的压力损失越严重。
任龙苏玉亮赵广渊
关键词:致密油藏非达西渗流流态
体积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方法研究进展
以水平井技术和体积压裂改造技术为代表的增产理念,在美国Bakken(巴肯)和Eagle Ford(鹰滩)等非常规油气藏得到了成功的应用,成为未来开采全球非常规油气藏的核心增产技术[1-3]。由于水平井体积压裂在储层中形成...
任龙苏玉亮徐晨孟凡坤
关键词:非常规油气体积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
长6特低渗透油藏重复压裂复杂缝网参数优化被引量:20
2015年
直井体积压裂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开发方式,对重复改造储层快速增产有重要意义。基于特低渗油藏菱形反九点井网,建立了考虑初次压裂裂缝时变性和重复压裂复杂缝网特征的研究井组模型,应用数值模拟方法,根据剩余油分布结果优选重复压裂潜力井,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进行缝网参数的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主裂缝导流能力对增产效果影响显著,其次为主裂缝长度和次裂缝导流能力,缝网宽度和次裂缝间距影响程度较小。在实际井网、井距和压裂工艺所限制的范围内,当主、次裂缝导流能力分别为25μm2·cm、3μm2·cm,主裂缝长度为290 m,缝网宽度、次裂缝间距分别为100 m、30 m时,开发效果最好。研究结果不仅为长6特低渗透油藏重复改造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对同类油藏重复压裂缝网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孟凡坤苏玉亮鲁明晶任龙崔静
关键词:特低渗油藏重复压裂参数优化
致密油藏体积压裂水平井缝网扩展及流固全耦合产能预测
水平井和体积压裂技术作为开发致密储层的有效途径,是通过形成多段天然裂缝与人工裂缝相互交错的空间裂缝网络来增加油藏改造体积,以达到增产的目的。本课题拟采用渗流理论、数学建模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利用改进的位移不连续方...
任龙
关键词:致密油藏裂缝网络
多分支水平井参数智能优化技术被引量:1
2015年
多分支水平井参数优化设计是一个多目标最优化问题,采用传统的优化方法求解复杂程度依赖于优化对象数目,且容易产生局部收敛。基于多分支水平井的油藏数值模拟技术,以生产净现值为目标函数,应用遗传算法建立了多分支水平井参数智能优化设计方法,并编程实现了优化设计的全程自动化。优化过程中,利用正交设计原理生成种群初值,避免了初始种群的随机盲目性;根据个体适应值大小选择交叉和变异概率,保证了种群的多样性和算法的全局收敛能力。以珠江口盆地某海上低渗透油藏为例进行了多分支水平井参数优化设计,结果表明:遗传算法优化具有全局智能搜索寻优的特点,优化结果比传统优化算法有较大提高,具有较强的优越性和实用性。
赵广渊苏玉亮任龙郝永卯李政王文东
关键词:多分支水平井遗传算法正交设计适应值
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渗流特征及产能分布规律被引量:10
2013年
为了直观反映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渗流特征,在优选了水平井合理压裂段数的基础上,利用流线模拟方法,研究了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流线场、压力场及饱和度场分布特征,分析了裂缝产能的分布规律.研究表明:整个渗流区域先后经历了裂缝附近线性流、裂缝附近拟径向流和油水井连通后的拟径向流3个渗流阶段;剩余油一部分分布在压裂裂缝段与段之间的低压区无法驱替,另一部分则分布在注水井与注水井之间的压力平衡区;端部外侧缝汇集着大多数流线,是水平井产油/液的主要来源;水平井端部裂缝见水早,含水上升快.
任龙苏玉亮王文东赵广渊袁彬
关键词:水平井渗流特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