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伍红雨

作品数:75 被引量:729H指数:17
供职机构:广东省气候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72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6篇气候
  • 35篇降水
  • 18篇气候学
  • 17篇气候特征
  • 16篇气温
  • 15篇天气气候
  • 14篇暴雨
  • 11篇高温
  • 9篇环流
  • 9篇大气环流
  • 8篇灾害
  • 8篇气象
  • 7篇气象灾害
  • 7篇强降水
  • 7篇海温
  • 6篇冬季气温
  • 6篇冬季气温异常
  • 6篇台风
  • 6篇气温异常
  • 5篇汛期

机构

  • 64篇广东省气候中...
  • 10篇中国气象局广...
  • 6篇中国气象局
  • 6篇重庆市气候中...
  • 5篇福建省气候中...
  • 4篇中山大学
  • 4篇贵州省山地气...
  • 4篇贵州省安顺市...
  • 3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中国气象局成...
  • 2篇南加利福尼亚...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贵州省气象信...
  • 1篇广东省气象台

作者

  • 75篇伍红雨
  • 25篇杜尧东
  • 16篇李文媛
  • 14篇郑璟
  • 9篇刘蔚琴
  • 6篇潘蔚娟
  • 6篇吴遥
  • 5篇李春梅
  • 5篇邹燕
  • 4篇刘尉
  • 4篇杨崧
  • 3篇王谦谦
  • 3篇段海来
  • 2篇翟志宏
  • 2篇何健
  • 1篇郝全成
  • 1篇刘锦銮
  • 1篇林昕
  • 1篇陈慧华
  • 1篇黄珍珠

传媒

  • 23篇广东气象
  • 7篇气象
  • 6篇热带气象学报
  • 5篇贵州气象
  • 5篇暴雨灾害
  • 3篇气象学报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高原气象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第30届中国...
  • 1篇大气科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热带地理
  • 1篇气象科技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干旱气象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大气科学学报
  • 1篇第二届干旱气...
  • 1篇中国气象局气...

年份

  • 3篇2024
  • 5篇2023
  • 6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6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7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3
  • 2篇2001
  • 2篇1997
  • 1篇1996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6年广东省气候概况被引量:4
2017年
2016年全省平均气温为22.3℃,较常年偏高0.4℃;年高温日数为28 d,仅次于2014年,为历史次多。全省年平均降水量为2 321.0 mm,较常年显著偏多30%,创历史新高;1月出现连场大范围冬季暴雨,月雨量和单日暴雨分布范围破纪录;1月强寒潮致降雪范围突破了1951年以来降雪的最南界。3月21日开汛,较常年偏早16 d,汛期长达215 d,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第2长。汛期暴雨多,强对流频繁,局部洪涝重。台风生成为1949年以来第2晚,有5个热带气旋登陆或严重影响广东省。全省平均灰霾日数为1989年以来最少。2016年,在超强厄尔尼诺影响下,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偏强、偏西。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正常,结束显著偏晚,强度略偏弱。2016年广东省总体天气气候特征是"开汛早,结束晚,汛期时间长;气温高,降水多,台风生成晚",属一般偏差气候年景。
伍红雨李文媛李春梅郑璟
关键词:气候学降水气温气象灾害
1961—2014年广东省霾日的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5
2015年
根据广东省86个气象站1961—2014年气象资料,采用日均相对湿度和能见度标准,以及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研究了广东省霾日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961—2014年广东平均年霾日以1.2 d/年的速率明显增加。20世纪60、70年代霾日较少,80年代开始波动增加,2003年后上升尤为明显,2007年达到最高。霾日冬季最多,1月和12月的霾日数占全年总数的28%,夏季最少,尤其是7月份,仅为全年总数的1.9%。广东省霾日在1985年左右发生突变性增加。全省霾日及其变化速率空间分布比较一致,霾日高值区、增加速率较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霾日低值区、增加速率较小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广东西南部和东部大部分地区。
刘蔚琴杜尧东伍红雨陈继奋
关键词:气候学时空分布特征
贵州大暴雨个例形成机制数值模拟被引量:5
2008年
利用3层嵌套的中尺度数值模式MM5 V3.5,模拟了2007年6月24~25日发生在贵州中南部的一次大暴雨过程。利用模式输出的高分辨率资料,对这次暴雨天气及中尺度低涡的形成机制进行了诊断分析。模式较成功地模拟出了中尺度系统的演变和降水的分布特征。中尺度低涡的发展、稳定维持是造成贵州这次大暴雨天气的直接原因。暴雨、大暴雨出现在低涡的西南侧。在低层正涡度、辐合、强烈的上升运动和高层负涡度、辐散的有利配置下,形成深厚的上升运动柱,这种中尺度动力配置结构,不仅与暴雨区和暴雨发生时段相对应,而且是引起此次暴雨的中尺度低涡发展和持续的动力机制之一。暴雨区与强烈上升运动区、正涡度区相对应。
伍红雨吴战平徐丹丹
关键词:大暴雨数值模拟低涡
近49年广东高温的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规律被引量:35
2011年
利用广东省86个站点1961—2009年逐日最高气温资料,分析了广东高温日数、极端最高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49年来,广东年平均高温日数为14.7 d,2003年最多(27.8 d),其次是2009年(27.6 d),1973年最少(4.6 d)。广东每年高温集中于6—9月,7、8月是高温频发期。49年来广东年平均高温日数呈明显的增加趋势,以2.9 d/(10 a)的速率增加,特别是2000年以后更加明显,并具有2~3 a和4~6 a两个显著周期。广东各站年高温日数和年极端最高气温的上升趋势非常明显,部分地区趋势系数高达0.6~0.8。广东月平均高温日数在7、8月变化最大,特别是1990年代后显著增加;2001—2009年广东86个站的年高温日数有三个地区增加最明显,增加中心分别位于广东的东部、中部以北和西部地区,高温日数距平都在15 d以上。21世纪以来,异常高温年频繁出现。
伍红雨杜尧东
关键词:气候学气候特征高温日数极端最高气温
2021年7-8月广东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评述
2021年
2021年7—8月,广东省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日照接近常年同期;有6次降水过程、2个台风登陆广东省、9次高温过程。强降水、台风天气对农业、民生、电力等造成较大影响。
李文媛刘蔚琴杜尧东伍红雨
关键词:气候学降水台风高温
近49年广东高温的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本文利用广东省86个站点1961-2009年逐日最高气温观测资料,首先分析了1961-2009年广东高温日数和极端最高气温的时空分布特征。为了描述广东高温变化特征,计算了广东高温日数、极端最高气温的变化趋势系数;利用Mo...
伍红雨杜尧东
关键词:极端最高气温气候特征高温日数城市气候
广东记录霾日和统计霾日的气候特征及比较被引量:2
2016年
利用广东省86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3年记录霾日资料和1981—2013年统计霾日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计算气候趋势系数等统计诊断方法,分析了广东记录霾日和统计霾日的气候特征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广东统计霾日与记录霾日的年平均分布非常相似,但是统计霾日数比记录霾日数明显增加10-80d。广东霾分布可划分为三个区:(1)多霾区:包括珠江三角洲、北部的南雄、东南部的汕头,年统计霾日40.0-144.5d;(2)一般霾区:包括广东中部偏北的部分地区,年统计霾日20.0-39.9d;(3)少霾区:广东西南部和东部大部分地区,年统计霾日1.0-19.9d。广东年记录霾日和统计霾日均以11d(10a)的速率明显上升,1990年后显著增加,特别是2003年以来上升非常明显,2007年达到最大,但2008年以来逐年波动下降。广东年霾日数增加最明显的区域在珠三角、汕头、南雄等地。1980—2013年的广东平均年记录霾日序列与统计霾日序列的相关系数达0.78,显著相关。分析表明统计霾日比记录霾日总体上更客观合理,并对两者存在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伍红雨郑璟翟志宏王蕾
关键词:气候特征
2018年1—2月广东省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影响评述被引量:2
2018年
2018年1—2月,广东省降水偏多,气温、日照接近常年,有1次强降水过程、3次强冷空气过程、2次明显雾霾天气过程。强降水、强冷空气和雾霾天气对农业、民生、电力供应、交通运输等有较大影响,但元旦和春节的晴好天气,带旺了全省旅游。
李文媛杜尧东伍红雨
关键词:强冷空气雾霾
广东暴雨洪涝灾害损失定量评估被引量:9
2021年
广东暴雨强度大、范围广、季节长,造成的灾害重、影响大。为合理、定量地评估广东暴雨洪涝过程强度及其损失,基于1994—2018年广东致灾暴雨过程和相应灾情资料,构建了广东暴雨过程综合强度评估模型和灾情指数模型,并采用百分位数法进行暴雨强度和灾情等级划分,以第60、第80、第90和第95百分位数为临界阈值,分别将致灾暴雨过程强度和灾情划分为弱(1级)、较弱(2级)、中等(3级)、较强(4级)、强(5级)和微灾、小灾、中灾、大灾、巨灾5个等级,进而分析了不同强度等级暴雨过程可能造成的人口、农作物、房屋和经济等承灾体损失。结果表明:(1)1994—2018年间,广东各等级致灾暴雨过程主要出现在4—9月的汛期,5—7月尤其多,要特别注意防御;(2)致灾暴雨过程强度等级与各类承灾体灾情指数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随暴雨强度的增强,倒塌房屋数呈指数增长,受灾人口、死亡人数、农作物受灾面积和直接经济损失呈线性增长;(3)平均而言,当暴雨强度达到强(5级)等级时,受灾人口、死亡人数、农作物受灾面积、倒塌房屋数和直接经济损失标准分别约为187.19万人、22人、10.52×10^4 hm^2、1.12万间和13.07亿元。
张柳红郑璟伍红雨刘东玲
关键词:暴雨洪涝承灾体
不同模式分辨率和物理过程方案对贵州降水影响的对比试验被引量:10
2008年
利用MM5中尺度数值模式,在20,15和10 km模式分辨率下,采用相同的方案对贵州两次大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试验。然后选用KUO、GRELL、KAIN-FRITSCH和BETTS-MILLER(以下简称KU、GR、KF和BM)4种对流参数化方案,分别在MRF和Blackadar 2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下,对贵州汛期16个降水个例进行数值模拟试验,对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与实况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预报的降水落区对参数化方案敏感。随着分辨率的提高,降水分布与实况更接近。MM5模式的这4种积云参数化方案对环流的模拟较好,但模拟降水的效果有差别:对50 mm以下的降水,GR方案的预报效果较好,KF方案则较差;对50 mm以上的降水,BM、KF方案的预报效果一般较好;选择MRF或Blackadar的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降水预报效果区别不大。选择BM或KF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混合相显式水汽方案、MRF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和云辐射方案的组合,取得了优于其他组合的预报结果。
伍红雨陈静
关键词:MM5模式水平分辨率参数化方案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