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丹
- 作品数:12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西瓜花叶病毒(WMV)外壳蛋白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研究新疆甜瓜主栽区西瓜花叶病毒(WMV)外壳蛋白的分类地位,以及与国内外分离株亲缘关系。【方法】田间采集具有西瓜花叶病毒症状的幼嫩叶片,利用改良的TRIZOL总RNA提取法获取RNA,进一步分离纯化、克隆及测序,将测序结果利用BLAST、DNAMAN 5.0、CLUSTALX、MEGA 5.0 EXPASY、TMHMM等软件进行碱基和氨基酸序列比对,以及疏水性平均值、脂肪系数、亲缘关系等分析。【结果】序列比对发现8个地区WMV病毒外壳蛋白核酸序列的5'端保守性较高,碱基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达到86.25%和93.01%,存在部分碱基和氨基酸突变,相似性较高。【结论】通过分子进化树可得出新疆8个分离物之间亲缘性关系较近,同源性较高,与国内外其它地区的亲缘性关系较远、同源性较低。
- 何丹海利力.库尔班玉山江.麦麦提李继阳杨渡韩盛
- 关键词:甜瓜西瓜花叶病毒外壳蛋白
- T-DNA插入筛选棉花枯萎病菌致病力减弱突变体及其侧翼序列分析
- 2024年
- 【背景】新疆是棉花生产的主要地区,枯萎病的发生严重影响着棉花的产量。目前,关于棉花枯萎病原菌的发病机制尚无详细报道。【目的】在尖孢镰刀菌突变体库中筛选出致病力降低的突变体并分析其致病基因,以阐明棉花枯萎病菌的致病分子机制。【方法】在前期已建立的枯萎病菌突变体库的基础上,对随机挑选的136份突变体致病力进行鉴定,并对其表型和侧翼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获得5个致病能力明显降低的突变株,突变体B-18的形态与野生型有差异且菌落颜色变为紫色;5个突变体生长速率均降低,其中B-18下降最明显;5个突变体产孢数量均降低。扩增5个突变体,测序后经BLAST比对分析,确定了T-DNA在枯萎病菌基因组的分布情况。【结论】对筛选出的5个致病力缺陷的突变体进行分析并找到致病基因,为研究棉花致病基因的功能和克隆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 何丹苏飞鸿张李娅宋东博夏红飞顾爱星
- 关键词:棉花尖孢镰刀菌T-DNA插入突变体致病力
- 一步快速检测甜瓜多种病毒的试剂盒及其快速检测方法
- 一步快速检测甜瓜多种病毒的试剂盒及其快速检测方法,它涉及一种快速检测甜瓜病毒病的试剂盒及其快速检测方法。它解决了现有甜瓜病毒病多重RT-PCR检测技术可同时检测的甜瓜病毒病种类少的问题。一步快速检测甜瓜多种病毒的试剂盒中...
- 玉山江·麦麦提杨渡韩盛李继洋丁新华吐尔逊·阿合买提何丹米日古丽·马木提
- 棉花黄萎病拮抗菌KF-43-1的鉴定与3种处理田间防治效果对比
- 2024年
- 【背景】棉花黄萎病具有棉花“癌症”之称,对棉花的产量和纤维质量造成较重危害,生物防治以绿色安全等优点成为防治棉花黄萎病应用领域的重点研究内容,因此开发新的生物菌剂防治棉花黄萎病对棉花生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目的】通过对具有拮抗棉花黄萎病菌作用的放线菌KF-43-1进行初步鉴定及生理生化测定,明确最佳使用方式,为开发新的防治棉花黄萎病生物菌剂提供支持。【方法】对菌株KF-43-1进行分子鉴定,观察其形态特征及生长特性,测定菌株KF-43-1对病原真菌的抑菌效果,明确菌株KF-43-1的生理生化特性,验证放线菌KF-43-1不同使用方式对棉花黄萎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培养特征和显微特征及分子鉴定结果将菌株KF-43-1鉴定为白浅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ogriseolus);菌株KF-43-1对病原菌V991抑制效果达到82.05%,防效高于放线菌5406,对尖孢镰刀菌萎蔫专化型ST89抑制效果达到25.81%,低于放线菌5406的防效;菌株KF-43-1无荧光反应,能够使明胶液化、淀粉水解、甲基红试验阳性、可以产生黑色素,不具备分解纤维素的能力,菌株KF-43-1在pH 7.0-8.0时生长情况良好,在盐浓度为2%的高氏一号培养基上生长受到抑制并表现出一定的耐盐性,使用拮抗菌KF-43-1菌液制作种衣剂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效高于离心液包衣和离心液叶面喷施,说明拮抗菌KF-43-1在土壤中定殖后对棉花黄萎病暴发具有更好的抑制效果。【结论】棉花黄萎病拮抗放线菌KF-43-1作为一种新型生防菌,可为开发防治棉花黄萎病的生物菌剂提供生防菌资源,具有良好的开发价值和应用价值。
- 宋东博苏飞鸿郭旺珍何丹顾爱星
-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拮抗菌生理生化特征
- RNAi介导抗WMV、ZYMV、CMV转基因甜瓜材料的研究
- RNAi是指转入小片段双链RNA而引发目的基因表达沉默的现象,该现象可以抑制或减弱甜瓜病毒生理生化相关的基因表达,而达到抗病效果,本研究利用RNAi技术培育出转基因甜瓜苗,为了解新疆甜瓜上的抗病毒生理机制、抗病毒甜瓜的育...
- 何丹
- 关键词:抗病性能良种繁育核糖核酸干扰
- 文献传递
- 白浅灰链霉菌KF-43-1及其生物菌剂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白浅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ogriseolus)KF‑43‑1及其制备的生物菌剂和应用,本发明从新疆棉花黄萎病带病植株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白浅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al...
- 顾爱星宋东博刘保军苏飞鸿郭旺珍何丹刘燕朱琦雷斌
- 不同海岛棉品系枯萎病抗性鉴定及其根系分泌物对棉花枯萎病菌生长的影响
- 2024年
- 本研究旨在鉴定不同海岛棉品系对棉花枯萎病的抗性,并探究其根系分泌物对枯萎病菌生长的影响。以抗枯萎病海岛棉材料06-146和感枯萎病材料新海14号的13个杂交后代品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抗病性鉴定和2019年、2020年病田抗病性鉴定,筛选出具有相对稳定抗性的海岛棉品系;以筛选的不同抗性品系为材料,提取根系分泌物,通过接菌试验调查其对枯萎病菌st89菌丝生长和孢子繁殖的抑制作用;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对3年病情指数及病情指数与菌丝生长抑制率和孢子繁殖抑制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室内抗病性鉴定结果显示,13个品系中仅10702为高抗品系,高抗和抗病品系占38.46%,感病品系占23.08%,耐病品系占38.46%。相关分析显示,室内与田间病情指数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室内抗病性筛选结果具有田间实际应用价值。抗病品系的根系分泌物对st89菌丝生长和孢子繁殖具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在5.31%~32.42%和16.42%~35.96%;耐病品系的根系分泌物在接菌培养初期的2~3 d抑制st89菌丝生长和孢子繁殖,随后转变为促进作用,抑制率分别为-10.56%~16.11%和-12.88%~17.72%;感病品系的根系分泌物则在培养的6 d中均促进st89菌丝生长和孢子繁殖,促进率分别为4.56%~17.14%和5.00%~19.51%。相关分析显示,st89菌丝生长和孢子繁殖抑制率与相对病情指数相关非常紧密。本研究结果可为培育抗枯萎病海岛棉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 苏飞鸿柳自清何丹宋东博顾爱星
- 关键词:海岛棉棉花枯萎病抗病性鉴定根系分泌物孢子繁殖
- 一种瓜类作物白粉病保存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瓜类作物白粉病保存装置,包括底盒与外壳,所述底盒外侧壁体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底盒上方壁体中还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口,所述底盒内侧壁体中开设有若干个滑槽,所述底盒内下方中间位置壁体中还设有固定块,所述底盒内还设...
- 玉山江·麦麦提杨渡韩盛何丹
- 文献传递
- 侵染新疆甜瓜的黄瓜花叶病毒衣壳蛋白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扩增获得了新疆16个地区CMV病毒分离物CP蛋白基因全长序列,16个地区CMV病毒分离物CP蛋白基因全长约1 100 bp,最大开放阅读框介于630~690 bp,编码约210个氨基酸,蛋白质大小约25 k D。序列比对发现16个地区CMV病毒核酸序列的3’末端非编码区保守性较低,编码区及其5’端序列保守性较高,氨基酸序列的两端均存在不同数量的变异位点,根据CMV病毒同源性比对结果,16个地区病毒均属于同一CMV亚组。通过核酸序列构建的分子进化树分析发现,本研究分离获得的新疆16个地区CMV病毒衣壳蛋白基因序列则存在较高同源性且不同地区病毒分离物间相对遗传距离差异较小,16个地区与国内外15个地区病毒分离物相比均存在较大差异,统计分析显示,新疆CMV分离物组内核酸序列相对遗传距离差异不显著,相比参考序列,其差异则极显著,这一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能够得到相互印证。分析认为,不同地区CMV病毒CP蛋白基因虽然与外来地区病毒基因存在较大差异,但由于本研究分离的新疆16个地区CMV病毒衣壳蛋白基因序列存在较高同源性且病毒因受不同理化条件的影响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率,因此认为,分离获得的新疆16个地区CMV病毒可能受地理位置、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其基因组中存在异于其他地区不同程度的变异趋势与类型,导致相应蛋白质稳定性也随之发生变化,从而更好的适应在新疆甜瓜植株上的侵染和定殖。
- 李继洋何丹杨渡韩盛托乎提.艾买提玉山江.麦麦提
- 关键词:CMV克隆
- 新疆7个小麦种5S rDNA及其NTS序列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本研究参照GeneBank中禾本科植物大麦5S rDNA序列,利用PCR技术扩增获得新疆7个小麦种5S rDNA部分序列,进一步与禾本科植物大麦5S rRNA序列比对,得到了5S rDNA结构和NTS边界范围。序列分析发现,不同类型小麦5S rDNA序列保守程度不同,其中大片段保守性较高,小片段相对较低,7个小麦种5S rDNA序列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插入和缺失序列,同种不同类型和不同种5S rDNA非转录间隔区(NTS)长度和存在位置均呈现不同程度差异。利用MEGA4.0软件,采用邻接法(NJ)和最大简约法(MP)构建分子进化树并计算种间遗传距离。以7个小麦种进化关系的分析结果为依据,利用5S rDNA两种类型片段建立了两种不同的亲缘关系分类依据,旨在为新疆7个小麦种亲缘关系分析提供一定理论依据,以期为后期种间同源关系分析,建立序列集合,推导系统进化与发育关系,重建发育史和遗传育种奠定一定理论依据。
- 米日古丽.马木提玉山江.麦麦提托乎提.艾买提李继洋何丹赵奇
- 关键词:新疆小麦RDNANTS亲缘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