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泌
- 作品数:44 被引量:179H指数:8
- 供职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小麦白粉病及其防治 Ⅸ.小麦白粉病预测预报被引量:1
- 1998年
- 为了便于指导防治,必须加强对病害的监测和预报。目前的测报办法主要在于病情的测查预报,至于病菌生理消长或毒性变化和品种抗病性变异以及防治效果和产量损失估计,尚未纳入测报系统。1现行小麦白粉病预测预报方法根据农业部作物病虫测报站于1982年颁布的麦类白粉...
- 宋玉立何文兰何家泌张忠山
-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
- 硫磺胶悬剂防治小麦、瓜类白粉病和枸杞锈螨的试验效果被引量:2
- 1995年
- 硫磺胶悬剂是无机硫杀菌剂中的一种新型保护剂。它不仅对麦类、瓜类白粉病和棉花红蜘蛛、果树叶螨等病虫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而且还具有使用简便、成本低廉的优点。在全国新农药药效测试组织的安排下,有关单位就共同使用广东省江门农药厂出产的45%~50%硫磺胶悬剂对小麦、瓜类白粉病以及枸杞锈螨等进行了防治效果的测定,以期应用于生产。
- 何家泌何文兰
- 关键词:小麦瓜类白粉病枸杞锈螨
- 全文增补中
- 小麦白粉病及其防治 Ⅶ.小麦品种抗白粉性的遗传被引量:1
- 1998年
- 小麦白粉病及其防治Ⅶ.小麦品种抗白粉性的遗传宋玉立何文兰何家泌张忠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郑州450002)明确小麦白粉病抗源品种所含抗性基因的遗传特征,是加速和发展小麦抗白粉育种的科学依据。1国外确定的小麦白粉病抗性基因研究表明,在小麦...
- 宋玉立何文兰何家泌张忠山
-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品种抗性
- 小麦白粉病及其防治 Ⅹ.小麦白粉病的综合防治被引量:4
- 1998年
- 1对小麦白粉病采用综合防治的必要性70年代以前对小麦白粉病很少进行过大面积防治,1980年之后,由于病害日益扩展,引起了各地的重视,相继开展了防治白粉病的研究和实践。根据该病害的特点采用综合防治是完全必要的。这是因为:第一,小麦白粉病是靠气流传播的,...
- 宋玉立何文兰何家泌张忠山
-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
- 小麦白粉病及其防治 Ⅰ.小麦白粉病的分布、症状和危害被引量:19
- 1998年
- 小麦白粉病及其防治Ⅰ.小麦白粉病的分布、症状和危害何家泌宋玉立张忠山何文兰(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郑州450002)1小麦白粉病的分布小麦白粉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除某些热带地区外,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于1900之前,在欧洲已见报道的有英...
- 何家泌宋玉立张忠山何文兰
-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症状
- 生物间遗传学在小麦白粉病和叶锈病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3
- 1999年
- 应用生物间遗传学原理和方法,研究了小麦白粉菌群体对小麦品种的毒力频率和联合致病性,结果证实了这种方法可直接了解品种的抗白粉性水平,从而确定适于推广的品种组合。把毒力频率和侵染型分级的百分率结合起来分析,可发现慢白粉病性的品种材料。根据小麦单基因系与白粉菌群体的相互作用,按基因对基因关系,测定了小麦白粉菌群体的毒性基因结构。并采用不通过品种杂交,根据侵染型推导寄主和病原限定性基因的方法,分析了小麦品种和白粉病菌及小麦品种和叶锈病菌相对应的基因型,并能分析出常规抗病性遗传研究常忽视的抗病因素。
- 何家泌
-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菌生物间遗传学
- 小麦白粉病及其防治 Ⅳ.小麦白粉菌的寄主专化性
- 1998年
- 小麦白粉病及其防治Ⅳ.小麦白粉菌的寄主专化性何家泌宋玉立何文兰张忠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郑州450002)1小麦白粉菌的生理小种小麦白粉菌的不同菌株对不同的小麦品种具有不同的侵染能力,有的致病严重,有的致病中等、轻微,甚至不能侵染,这就...
- 何家泌宋玉立何文兰张忠山
-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白粉菌寄主专化性
- 小麦白粉病的研究与体会
- 1989年
- 1977~1988年我们对小麦白粉病的研究,包括小麦品种抗白粉病鉴定,小麦白粉菌生理专化,小麦白粉菌对小麦品种的毒力频率和联合致病性,小麦品种的抗白粉病遗传,选育包括抗白粉病在内的综抗性小麦品种等项工作。现分别总结如下:一、小麦品种(系)抗白粉性鉴定此项工作前后进行了11次,供试小麦品种(系)达1945个次。其中约5%的材料经多年重复鉴定,这些主要是国内外引入的抗源材料和抗白粉单基因系。工作历程主要由室内苗期鉴定转为大田成株鉴定。每年所鉴定的品种包括国外引入或国内各地培育的抗源材料,各地选育的区试品种(系)及生产上应用的重要品种,一般有200~300个。并由我所和安阳、洛阳、驻马店和信阳等地、市农科所合作,进行多点鉴定。
- 何家泌王锡锋
-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
- 小麦籽粒黑点病对籽粒营养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1
- 1994年
- 小麦黑点病,主要由病菌Bipolaris sorokiniana(Sacc.)Shoem.引起,是河南省各麦区近年来常见的一种病害,据对本省大面积推广品种调查,病粒率为0.4%—29.5%。本文报道此病对小麦籽粒氨基酸、蛋白质和淀粉等含量的影响,供进一步防治研究参考。一、材料与方法从本所在扬花期接种了Bipolaris sorokiniana的试验地收获的豫麦10号籽粒,依照黑点病的分级标准,将籽粒分为五级,以用于品质分析。其分级标准:0级,籽粒外观无病,饱满;1级,种胚变褐少于1/2,籽粒正常;2级,种胚变褐大于1/2,籽粒还正常;3级,种胚全变褐,
- 张忠山刘红彦马奇祥何家泌
- 关键词:小麦黑点病籽粒营养
- 小麦白粉病及其防治 Ⅲ.小麦白粉病的发生规律被引量:3
- 1998年
- 小麦白粉病及其防治Ⅲ.小麦白粉病的发生规律宋玉立何文兰何家泌张忠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郑州450002)1春小麦白粉病的发生流行小麦白粉病不仅发生于冬小麦也发生于春小麦,如欧洲各国的大部分地区及我国东北的一些麦区,小麦白粉菌在当地均不能...
- 宋玉立何文兰何家泌张忠山
-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