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勇

作品数:6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电子电信
  • 2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6篇激光
  • 4篇射线
  • 4篇X射线
  • 2篇等离子体
  • 2篇底面
  • 2篇真空室
  • 2篇针孔
  • 2篇自导
  • 2篇激光等离子体
  • 2篇激光等离子体...
  • 2篇激光辐照
  • 2篇激光器
  • 2篇光辐照
  • 2篇高能
  • 1篇重复频率
  • 1篇内壳层
  • 1篇激光与物质相...
  • 1篇焦斑
  • 1篇光与物质相互...
  • 1篇飞秒

机构

  • 6篇中国工程物理...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重庆工商大学

作者

  • 6篇余勇
  • 4篇王加祥
  • 4篇祝文军
  • 4篇李晓亚
  • 4篇叶雁
  • 3篇李俊
  • 1篇陈自宇
  • 1篇彭其先
  • 1篇李军
  • 1篇阳庆国
  • 1篇王洪建
  • 1篇李泽仁
  • 1篇王海容
  • 1篇孟立民
  • 1篇母健

传媒

  • 1篇强激光与粒子...
  • 1篇高能量密度物...
  • 1篇第三届全国高...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2
  • 2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高能电子回流对过密等离子体自导透明的影响
2012年
采用一维相对论质点网格法(ParticleinCell,PIC)对强度低于等离子体自导透明阈值的P极化激光斜入射过密等离子体薄靶的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发现,激光在初始时刻不能穿透等离子体,经过一段时间后激光开始穿透等离子体,该时间与等离子体厚度呈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能电子回流到达前表面时产生的库仑排斥力引起电子膨胀,使得激光能够在等离子体内部传播;对于更高密度的等离子体,模拟发现可以通过多次高能电子回流加速激光穿透等离子体。
余勇李晓亚王加祥陈自宇祝文军
关键词: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
激光辐照实心锥靶产生X射线的装置
一种激光辐照实心锥靶产生X射线的装置,包括激光器(1)、真空室(2)、设于真空室(2)上并与激光器(1)相配合的驱动激光入口(4)、装于真空室(2)中的靶组件和接收X射线的器件,其特征在于:靶组件由实心锥靶(601)和固...
李晓亚王加祥祝文军叶雁李俊余勇
利用飞秒激光辐照实心锥靶实现的内壳层X射线辐射增强
李晓亚王加祥祝文军叶雁李俊余勇
关键词:飞秒激光
利用高能电子流影响自导透明进行激光脉冲整形研究
微介观结构的在线诊断一直是材料动态响应研究的重要挑战。飞速发展的强激光技术为实现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可行的技术途径。在这种技术中,利用激光驱动的X射线可以探测材料微介观结构的超快过程。可以利用X射线散射技术去穿透稠密或压缩...
余勇
关键词: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
文献传递
重复频率下飞秒激光驱动产生的X射线焦斑测量被引量:1
2015年
为了获取强激光驱动产生的X射线光源焦斑尺寸和空间分辨率,设计了刃边及双网格方法,其中刃边厚度为0.2μm,双网格分别为400目铜网格和394lp/cm的镍网,利用X射线CCD作为探测元件。Ti宝石激光在能量1J、脉宽40fs、频率10 Hz、激光功率密度约为4.4×1018 W/cm2的条件下,重复频率加载圆盘Cu靶。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5TW激光装置上首次获得了X射线的焦斑及网格图像,并推算了该装置的X射线焦斑尺寸为43μm,而网格空间分辨力为34μm。结果表明该刃边及双网格方法适合强激光驱动产生的X射线焦斑尺寸测定。
王洪建阳庆国叶雁李军孟立民余勇王海容母健彭其先李泽仁
关键词: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重复频率
激光辐照实心锥靶产生X射线的装置
一种激光辐照实心锥靶产生X射线的装置,包括激光器(1)、真空室(2)、设于真空室(2)上并与激光器(1)相配合的驱动激光入口(4)、装于真空室(2)中的靶组件和接收X射线的器件,其特征在于:靶组件由实心锥靶(601)和固...
李晓亚王加祥祝文军叶雁李俊余勇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