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侯丽琼

文献类型

  • 4篇会议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内毒
  • 5篇内毒素
  • 4篇代谢
  • 4篇糖代谢
  • 4篇不同糖代谢
  • 3篇血浆
  • 3篇内毒素水平
  • 3篇空腹
  • 3篇空腹血
  • 3篇空腹血浆
  • 2篇信号
  • 2篇信号通路
  • 2篇源性
  • 2篇糖调节
  • 2篇糖调节受损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通路
  • 2篇相关信号
  • 2篇相关信号通路

机构

  • 7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7篇侯丽琼
  • 7篇赵铁耘
  • 5篇刘云慧
  • 2篇刘云
  • 1篇吕肖锋
  • 1篇张力辉
  • 1篇田浩明
  • 1篇顾金金
  • 1篇朱旅云
  • 1篇李玲
  • 1篇杨金奎

传媒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中华糖尿病杂...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不同糖代谢及不同体质量指数人群空腹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糖代谢及不同体质量指数(BMI)人群空腹血浆内毒素(endotoxin,ET)水平的变化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鲎试剂终点显色法测定初诊的2型糖尿病(T2DM)、糖调节受损(IGR)和正常糖耐量(NGT)人群空腹ET水平。常规方法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血压,计算BMI、腰臀比(WHR)。将每组分为肥胖(BMI≥25kg/m2)和非肥胖(BMI<25kg/m2)亚组。检测空腹及餐后2h血糖(FBG、2hPG)和空腹及餐后胰岛素(FINS、P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游离脂肪酸及肝功能,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进行血浆ET与上述因素的相关分析。结果①T2DM组(n=37)ET高于NGT组(n=37)〔7.1(3.7~11.8)EU/mL vs.4.5(2.2~6.3)EU/mL,P<0.05〕;IGR组(n=23)ET〔5.0(2.4~10.3)EU/mL〕介于T2DM组和NGT组之间,分别与T2DM及NGT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T2DM肥胖亚组血浆ET水平较T2DM非肥胖亚组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3(3.8~13.3)EU/mL vs.7.0(3.6~10.4)EU/mL,P>0.05〕,IGR及NGT肥胖亚组血浆ET高于同组非肥胖亚组〔6.8(2.9~13.2)EU/mL vs.2.7(1.6~5.5)EU/mL及6.2(3.4~12.7)EU/mL vs.2.8(1.8~4.9)EU/mL,P均<0.05〕;③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ET不是影响FBG、2hPG的因素;BMI、FBG是影响血浆ET的重要因素,2hPG、WHR不是影响ET的因素。结论随着糖代谢异常及肥胖程度的加重,血浆ET水平逐渐升高;ET不是影响FBG、2hPG的因素;BMI、FBG是影响血浆ET的重要因素。
刘云慧赵铁耘侯丽琼
关键词:糖调节受损血浆内毒素
不同糖代谢人群空腹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变化
刘云赵铁耘侯丽琼
不同糖代谢人群胰高血糖素水平的动态变化
2014年
目的探讨不同糖代谢人群胰高血糖素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 110例受试者,按75g葡萄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分为3组:正常糖耐量(NGT)组33例,糖调节受损(IGR)组35例,初诊2型糖尿病(DM2)组42例。分别用放免法和电化学发光法测空腹、糖负荷后30min、1h、2h的胰高血糖素(GLC)和胰岛素(INS)。并计算胰高血糖素曲线下面积(AUCglc)、早相胰高血糖素分泌指数(ΔGLC=GLC0.5hGLC0h)、各时点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比值(INS/GLC)。结果 3组空腹GL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GR组与NGT组比较,GLC0.5h、GLC1h、AUCglc和ΔGLC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NS0.5h/GLC0.5h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2组与NGT组比较,GLC0.5h、GLC1h、AUCglc和ΔGLC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NS0.5h/GLC0.5h、INS1h/GLC1h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M2组与IGR组比较,GLC1h、AUCglc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NS0.5h/GLC0.5h、INS1h/GLC1h和INS2h/GLC2h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相关分析显示:AUCglc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呈正相关(P=0.001)。结论本研究提示,3组人群空腹GLC水平没有明显差异,但糖负荷后IGR组的GLC分泌亢进已经出现,胰岛素对GLC的抑制作用已经下降,且从NGT向DM2的发展过程中,糖负荷后GLC分泌亢进逐渐加重。HOMA-IR是GLC分泌亢进的重要因素。
顾金金赵铁耘刘云慧侯丽琼
关键词:糖调节受损糖尿病胰高血糖素
两种甘精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多中心、随机、开放、对照试验被引量:18
2014年
目的 评价联邦制药生产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优乐灵)治疗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为多中心、随机、开放阳性药物对照临床试验.2011年12月至2012年10月,纳入口服降糖药或使用短效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的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1∶1的比例分配至优乐灵或赛诺菲安万特公司的甘精胰岛素(来得时)组,比较两组受试者治疗16周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的变化和达标率及低血糖事件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或秩和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 试验共纳入病例664例,完全符合方案623例(优乐灵组313例、来得时组310例).治疗16周后,优乐灵组和来得时组HbA1c均较基线值显著下降,分别为(9.2±1.5)%比(7.7±1.2)%(t=18.4,P<0.001)、(9.3±1.5)%比(7.7±1.1)%(t=18.4,P<0.001),两组下降值(1.5%比1.6%,t=0.766,P>0.05),两组达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2%(82/313)比21.3%(66/310),P>0.05];优乐灵组和来得时组FBG均较基线时显著下降,分别为(10.2±2.1)比(7.2±2.0) mmol/L(t=21.2,P<0.001),(10.3±2.3)比(7.4 ±2.3)mmol/L(t=16.4,P<0.001),两组下降值(3.0比2.9 mmol/L,t=0.280,P>0.05),两组达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1%(91/313)比28.4%(88/310),P>0.05].两组的低血糖事件[22.7%(75/330)比22.2%(74/333),P>0.05]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0.3%(1/330)比0.3%(1/333),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邦优乐灵与来得时控制血糖的总体能力相当,均有良好的安全性,因而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刘云慧侯丽琼赵铁耘田浩明吕肖锋杨金奎李玲朱旅云张力辉
关键词:糖尿病安全性
黄连素对肥胖胰岛素抵抗大鼠肠道茵群、肠源性内毒素及肝脏内毒素相关信号通路的干预研究
目的 探讨黄连素改善胰岛素抵抗可能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40只,正常对照组(NC组,n=10)和高脂饮食肥胖胰岛素抵抗模型组(HF组,n=30),造模成功后,处理NC组(n=10)及HF组大鼠(n=10).腹腔静脉...
刘云慧张伊祎侯丽琼赵铁耘
黄连素对肥胖胰岛素抵抗大鼠肠道菌群、肠源性内毒素及肝脏内毒素相关信号通路的干预研究
目的:探讨黄连素改善胰岛素抵抗可能机制。方法:Wistar大鼠40只,正常对照组(NC组,n=10)和高脂饮食肥胖胰岛素抵抗模型组(HF组,n=30),造模成功后,处理NC组(n=10)及HF组大鼠(n=10)。腹腔静脉...
刘云慧张伊祎侯丽琼赵铁耘
不同糖代谢人群空腹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变化
目的探讨不同糖代谢人群空腹血浆内毒素(endotoxin,ET)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97例过去无糖尿病史、无急慢性感染、近4周未使用影响肠道菌群制剂的门诊自愿接受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受试者,其中男45例,平...
刘云赵铁耘侯丽琼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