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俞丽云

作品数:162 被引量:1,027H指数:19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委基金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福建省卫生厅医学创新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5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6篇超声
  • 45篇超声检查
  • 35篇彩色多普勒
  • 31篇肿瘤
  • 29篇多普勒超声
  • 29篇彩色多普勒超...
  • 22篇乳腺
  • 21篇肝癌
  • 15篇睾丸
  • 15篇细胞
  • 14篇造影
  • 14篇腺肿瘤
  • 14篇超声造影
  • 14篇超声诊断
  • 12篇多普勒
  • 12篇超声表现
  • 11篇注射
  • 11篇腺癌
  • 9篇甲状腺
  • 8篇乳腺肿

机构

  • 137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作者

  • 139篇俞丽云
  • 126篇林礼务
  • 118篇薛恩生
  • 93篇何以敉
  • 59篇高上达
  • 50篇林晓东
  • 31篇陈志奎
  • 26篇叶真
  • 23篇林学英
  • 19篇叶琴
  • 19篇梁荣喜
  • 19篇王艳
  • 15篇陈舜
  • 12篇林暾
  • 9篇吴丽足
  • 8篇张秀娟
  • 8篇林文金
  • 5篇余亮
  • 5篇杨发端
  • 5篇黄丹凤

传媒

  • 49篇中华超声影像...
  • 16篇中华医学超声...
  • 13篇中国医学影像...
  • 5篇中国介入影像...
  • 4篇中国医学影像...
  • 4篇中华男科学杂...
  • 4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临床超声医学...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中国超声诊断...
  • 2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当代医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年份

  • 8篇2018
  • 6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4
  • 9篇2013
  • 8篇2012
  • 5篇2011
  • 8篇2010
  • 10篇2009
  • 7篇2008
  • 6篇2007
  • 12篇2006
  • 5篇2005
  • 8篇2004
  • 7篇2003
  • 6篇2002
  • 18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1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分子微泡不同机械指数兔肾超声造影参数比较
目的 探讨不同机械指数对高分子微泡新西兰大白兔肾脏超声造影相关参数的影响.方法 高分子微泡经兔耳缘静脉团注,比较不同机械指数0.04、0.08、0.16、0.31兔肾脏超声造影的始增时间AT、达峰时间TP、平均渡越时间M...
黄丹凤陈志奎林礼务薛恩生何以敉俞丽云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利用超声体模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的影响因素。方法以明胶为主要成分,制作不同密度和黏度的结节体模和软、中、硬三种质地背景体模。将结节体模嵌入背景体模,并设置不同的结节体模深度,应用SWE技术测量结节体模弹性最大值(Emax),采用析因设计分析结节体模密度、黏度、位置深浅及背景体模硬度对Emax测值的影响。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结节体模密度、黏度、大小、位置深浅及背景体模硬度对产生“空窗”现象的影响。结果结节体模随着明胶含量增多,密度和黏度均增高,Emax值也逐渐增高;位置较浅(深度〈3.0cm)的结节体模Emax值显著大于位置较深(深度≥3.0cm)者;在硬一背景体模下的结节体模Emax值最大,其次是中一背景体模,软一背景体模最小。结节体模密度、黏度、位置深浅及背景体模硬度对结节体模Emax值的主效应均有差别(P〈0.05),且上述所有组合存在交互效应(P〈0.05)。结节体模密度、黏度、大小和深度是“空窗”现象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根据OR值(分别为23.846、0.093和0.003)提示:或降低结节体模密度和黏度、或增大直径、或加深位置,均可增高“空窗”现象出现的可能性。结论自制的超声体模可灵活控制其密度和黏度。结节体模的密度、黏度、大小、位置及背景硬度均影响结节swE的测值。
黄韵琳薛恩生俞丽云何以敉林文金刘清玉林文荣
关键词:黏度
超声引导细针活检及甲胎蛋白轻度升高对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2003年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肝内结节细针活检及甲胎蛋白 (AFP)轻度升高在肝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血清AFP >2 0ng/ml同时超声发现 0 .9~ 5 .0cm肝内结节的患者 41例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细针穿刺抽吸活检术 ,同时行细胞学涂片和组织学切片检查。结果  41例中AFP水平 >40 0ng/ml者 8例 (1 9.5 % ) ,2 0 0~ 40 0ng/ml者 3例 (7.3 % ) ,2 0~ 2 0 0ng/ml者 30例 (73 .2 % ) ,其中 2 0~ 50ng/ml者 1 9例 (46 .3 % ) ,近期随访AFP水平出现递增趋势者 35例 (85 .4% ) ,41例穿刺活检细胞学涂片和 (或 )组织学切片结果找到癌细胞者共 40例 (97.6 % )。结论 AFP轻度升高且持续阳性者随访中出现递增趋势伴超声检出肝内结节 ,应高度怀疑肝癌。一旦发现肝内可疑肝癌的结节 ,宜尽早行超声引导细针穿刺活检 ,以达到早期确诊。
何以敉高上达俞丽云林晓东林礼务
关键词:超声引导肝癌
超声检查在颈部神经鞘瘤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颈部神经鞘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27例颈部神经鞘瘤患者进行超声检查,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并分析误诊原因。结果 27例患者共29个肿块,超声声像图表现:(1)肿块包膜:25个肿块有完整高回声包膜。(2)肿块内部回声:24个肿块内部呈不均质低回声,10个肿块内部可见大小不等的液性区,其中1个呈筛网样。(3)"鼠尾征":3个肿块一端或两端呈"鼠尾征"。(4)椎旁肿块:3个肿块位于椎管旁,形态不规则,包膜显示不完整。(5)肿块神经来源:11例(11个肿块)明确了神经来源。(6)血流信号:多数肿块血流信号较丰富,Ⅱ级及以上占69.0%(20/29)。误诊情况:9个肿块因未扫查到"鼠尾征"、内部无液性区误诊为肿大淋巴结,2个肿块因血流信号较稀疏误诊为神经纤维瘤,1个肿块因与病变的甲状腺分界不清误诊为甲状腺腺瘤,1个肿块呈筛网状误诊为淋巴管瘤,1个肿块因位于咽旁间隙误诊为恶性肿瘤,1个肿块因位于颈动脉分叉处误诊为颈动脉体瘤。颈部神经鞘瘤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41.4%(12/29)。结论当声像图同时显示"包膜完整"、"液性区"、"鼠尾征"等特征性表现,超声可对神经鞘瘤作出正确诊断,并可根据肿块不同分布部位推断其神经来源。神经鞘瘤声像图特征性表现较少,术前超声诊断有一定难度。
袁芳薛恩生林礼务陈志奎郭慧菲俞丽云
关键词:超声检查神经鞘瘤
端扫超声探头经直肠探测子宫附件的方法与临床价值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 探讨端扫式超声探头经直肠探查子宫附件的方法与临床价值。方法 女性患者 5 1例 ,采用端扫式经直肠阴道两用探头检查子宫附件。结果  5 1例患者中 49例 ( 96.0 8% )经直肠超声均清晰显示子宫与附件病变 ,全部患者经直肠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均比经腹部超声丰富。结论 使用端扫式超声探头经直肠检查子宫附件拓宽了经直肠超声的临床应用范围。
高上达何以敉俞丽云林晓东林礼务
关键词:经直肠超声子宫
胆管扩张声像特征在梗阻性胆管疾病鉴别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胆管扩张声像特征在梗阻性胆管疾病(DBDO)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164例DBDO患者分为4组:胆管结石组(n=52)、胆管癌组(n=56)、胆管囊状扩张症组(n=32)和胆管乳头状瘤组(n=24)。将胆管扩张声像表现分为规则型、不规则型、囊状扩张型和胆汁湖型,比较各组胆管扩张最大内径平均值以及各组胆管扩张类型所占的比例。结果164例DBDO患者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8.17%(161/164)。胆管结石组和胆管癌组胆管扩张内径分别与胆管囊状扩张症组与胆管乳头状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胆管囊状扩张症组胆管扩张内径与胆管乳头状瘤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胆管结石组胆管扩张规则型(34/52,65.38%)、胆管癌组胆管扩张不规则型(47/56,83.93%)、胆管囊状扩张症组胆管囊状扩张型(26/32,81.25%)以及胆管乳头状瘤组胆管扩张呈胆汁湖型(20/24,83.33%)所占比率分别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胆管扩张的不同声像特征在DBDO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高上达林礼务俞丽云薛恩生何以敉吴丽足
关键词:胆汁淤积胆管扩张超声检查
超声引导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治疗肝癌伴发门静脉癌栓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经皮无水乙醇注射(PEI)治疗肝细胞癌(HCC)伴发不同类型门静脉癌栓(PVT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0例HCC伴不同类型PVTT患者行超声引导PEI治疗,每周1-2次。治疗结束后随访12-60个月,统计患者1-5年生存率。结果 90例患者治疗后1-5年生存率分别为52.22%、23.33%、15.56%、12.22%、10.00%,中位生存时间为12个月。不同类型PVTT患者生存率不同,分型越低者生存时间越长。结论超声引导PEI治疗HCC伴发PVTT安全、有效,可明显延长分型较低癌栓患者的生存时间。
张秀娟林礼务薛恩生陈志奎俞丽云
关键词:门静脉静脉癌栓无水乙醇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在恶性肾实质上皮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2008年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在恶性肾实质上皮性肿瘤(MRPET)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手术病理证实为MRPET的116例患者分为≤4 cm(39例)组和>4 cm组(77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患侧肾轮廓有无改变、病变边界、内部回声类型、病变边缘、内部血流分布及其血流强度分级情况),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116例MRPET超声图像特征:(1)二维超声:≤4 cm组肿瘤内部偏高回声检出率66.7%(26/39)高于>4 cm组5.2%(4/77),而肿瘤内部混合性回声检出率5.1%(2/39)明显低于>4 cm组79.2%(61/77),两组肿瘤内高回声及混合回声检出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均<0.01)。两组肿瘤病变均显示肾轮廓改变;(2)彩色多普勒超声:116例肿瘤内探及彩色血流信号105例(90.5%,105/116),其中69例(59.5%)肿瘤内部及周边见丰富的Ⅲ级彩色血流信号;≤4 cm组肿瘤内部Ⅲ级血流检出率为35.9%(14/39),>4 cm组肿瘤内部Ⅲ级血流检出率为71.4%(55/77),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术前超声诊断MRPET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3.1%(108/116)。结论CDFI在MRPET术前诊断、分期及临床治疗中有重要的作用。
叶琴林礼务薛恩生林学英王艳何以敉黄旋俞丽云
关键词:肾肿瘤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乳腺典型髓样癌与非典型髓样癌的超声诊断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髓样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56例乳腺髓样癌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5~87岁,平均年龄50.92岁;其中典型髓样癌35例,非典型髓样癌21例。患者手术前行乳腺超声检查,先用灰阶超声观察肿块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有无钙化、后方回声增强或衰减,再启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肿块的血流信号,频谱多普勒分析肿块血流阻力指数(RI),最后检查腋窝淋巴结有无肿大。结果乳腺髓样癌发生于左侧乳腺者占57.14%,高于右侧乳腺的42.8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典型髓样癌最大径平均值为2.39cm,略小于非典型髓样癌的2.52cm(P>0.05)。与非典型髓样癌比较,典型髓样癌形态较规则、边界较清楚、内部回声较均匀,多伴后方回声增强,钙化较少见。乳腺髓样癌血液供应多较丰富,该组32例典型髓样癌、18例非典型髓样癌进行了CDFI检查,血流Ⅱ/Ⅲ级者分别占65.63%、61.11%(P>0.05),其中20例进行了多普勒频谱分析,RI>0.70。结论典型髓样癌与非典型髓样癌在肿块的边界、回声均匀与否,有无钙化及后方回声增强等超声表现明显不同,术前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张秀娟林礼务陈志奎薛恩生何以敉俞丽云
关键词:髓样癌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
超声与SPECT/CT显像联合诊断乳头状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淋巴结被引量:22
2011年
目的探讨乳头状甲状腺癌(PTC)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超声表现特征,并评价超声联合SPECT/CT检查对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经病理证实的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超声表现,与相应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中18例先后接受超声和SPECT/CT检查。结果超声探及53例淋巴结,正确诊断46例(46/64,71.88%),主要表现为淋巴门消失,短径≥5 mm,血供丰富,点状强回声聚集,部分液化或融合。18例联合检查中,超声正确诊断14例(14/18,77.78%),SPECT/CT正确诊断12例(12/18,66.67%),超声和SPECT/CT对于转移淋巴结的检出率无差别。结论 PTC颈部淋巴结转移具有特征性超声表现,SPECT/CT可发现超声较难检出的颈中央区及早期淋巴结转移。
王羽薛恩生林礼务俞丽云陈谦谦
关键词:淋巴结碘同位素放射性核素显像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