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俞旻皓

作品数:53 被引量:364H指数:1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类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31篇直肠
  • 30篇肠癌
  • 25篇直肠癌
  • 25篇腹腔
  • 24篇腹腔镜
  • 15篇手术
  • 14篇切除
  • 14篇肿瘤
  • 14篇肠肿瘤
  • 12篇直肠肿瘤
  • 12篇结肠
  • 12篇结直肠
  • 9篇吻合口
  • 9篇合口
  • 8篇切除术
  • 8篇吻合口漏
  • 8篇疗效
  • 8篇腹腔镜直肠癌
  • 7篇外科
  • 7篇结直肠癌

机构

  • 53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宁波市杭州湾...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临沂市人民医...
  • 1篇南通市第一人...
  • 1篇常州市第二人...
  • 1篇常州市武进人...
  • 1篇宁波市第一医...
  • 1篇上海市嘉定区...
  • 1篇上海市浦东新...
  • 1篇如皋市人民医...
  • 1篇台州市第一人...
  • 1篇建湖县人民医...
  • 1篇上海嘉定中医...

作者

  • 53篇俞旻皓
  • 44篇钟鸣
  • 30篇骆洋
  • 15篇陈建军
  • 15篇秦骏
  • 15篇崔然
  • 7篇叶光耀
  • 5篇卞正乾
  • 5篇王正实
  • 2篇房静远
  • 2篇蒋春晖
  • 2篇周鸿
  • 2篇徐庆
  • 2篇洪洁
  • 2篇顾磊
  • 2篇陈豪燕
  • 2篇祁洋
  • 1篇王荣国
  • 1篇孙隆慈
  • 1篇路春雷

传媒

  • 7篇外科理论与实...
  • 5篇胃肠病学
  • 5篇腹腔镜外科杂...
  • 4篇中华胃肠外科...
  • 4篇中国实用外科...
  • 4篇结直肠肛门外...
  • 4篇中华消化外科...
  • 3篇中华结直肠疾...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炎性肠病...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年份

  • 3篇2023
  • 7篇2022
  • 8篇2021
  • 11篇2020
  • 5篇2019
  • 8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早期手术干预在小肠克罗恩病治疗中的价值被引量:4
2020年
克罗恩病(CD)是一种胃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率在全球呈上升趋势。CD治疗的重点是症状控制和肠黏膜愈合,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预防并发症。对具有高危因素的CD患者早期应用抗TNF药物如英夫利西单抗(IFX)已逐渐成为CD患者主要的临床治疗方案。然而,IFX治疗有其局限性,早期手术可能使CD患者的获益更大。本文就早期手术干预在小肠CD中的治疗价值作一综述。
郝秀秀俞旻皓钟鸣
关键词:CROHN病早期手术英夫利西单抗
腹腔镜监控肠镜下(LMCP)息肉摘除术对比常规肠镜下息肉切除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监控下的肠息肉摘除术(LMCP)治疗效果,比较LMCP肠息肉摘除术对比常规肠镜下息肉切除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方法:将符合条件的所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其中试验组使用腹腔镜监控下结肠镜息肉摘除术,对照组单纯使用肠镜行息肉切除术。所有病人均观察并记录其预后情况。结果:研究共纳入82例病人,男53例,女29例,平均年龄70岁。息肉平均大小为2.0 cm。所有患者术后无并发症。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第一次通便时间分别为13.2 h和24.5h,统计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风险比为1.81,95%置信区间为[1.13-3.00]。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住院天数分别为4.5天和8.0天,统计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风险比为4.15,置信区间95%CI为[2.40-7.18]。结论:LMCP术对病人具有显著的获益,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并发症,手术操作更安全。因此,LMC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并且创伤更小,住院周期更短,是息肉切除术首选的方法。
俞旻皓王正实秦绍岚慕逸飞钟鸣
关键词:肠息肉腹腔镜
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在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应用的疗效被引量:44
2016年
目的探讨全结肠系膜切除术(CME)应用于右半结肠癌根治性手术应用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胃肠外科接受右半结肠癌根治手术的3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CME手术者218例(CME手术组),行传统手术者118例(传统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围手术期及术后生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ME手术组与传统手术组淋巴结检出数分别为(11.4±0.3)枚和(9.4±0.5)枚(t=3.697,P=0.000),淋巴结检出数≥12枚/例的患者比例分别为47.2%(103/218)和28.8%(34/118)(x^2=10.773,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47.2±2.9)min和(148.8±3.9)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9);但CME手术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f(125.7±7.5)ml比(305.1±20.5)ml,t=9.870,P=0.000]。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2.9±0.9)d和(16.3±1.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1,P=0.018);而术后进食流质时间和恢复正常饮食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CME手术组14.2%(31/218),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的24.6%(29/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98,P:0.018),其中术后发生感染的患者分别为19例(8.7%)和21例(17.8%),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x^2=6.020,P=0.014)。两组随访时间分别为(34.5±1.2)月和(27.9±1.5)月,5年生存率分别为85.6%和78.0%,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CME手术组中有102例行腹腔镜手术,116例行开腹手术,腹腔镜与开腹CME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9.8%和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右半结肠癌施�
秦绍岚俞旻皓慕逸飞祁洋仇伊尔骆洋崔然钟鸣
关键词: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疗效
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手术中肠系膜下动脉高位结扎和低位结扎对低位前切除综合征影响研究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分析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肠系膜下动脉高位结扎和低位结扎对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胃肠外科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的282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保留左结肠动脉(LCA),分为低位结扎组(n=126)和高位结扎组(n=156),比较两组术后LARS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LARS的危险因素。结果对126例低位结扎病人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影像学随访发现,117例(92.86%)病人术后左结肠动脉通畅,仅9例(7.14%)病人术后左结肠动脉闭塞。282例病人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LARS总发生率为:57.44%(162/282),42.91%(121/282),34.04%(96/282);术后3个月后无新发LARS病例。低位结扎组的术后3个月、6个月LARS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高位结扎组(46.83%vs.66.03%,P=0.00;35.71%vs.48.72%,P=0.03)。而术后12个月低位结扎组和高位结扎组LARS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40%vs.34.62%,P=0.09)。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肿瘤大小>3.5 cm(P=0.01)、非专业化水平(P=0.01)、高位结扎(P=0.03)、吻合口距齿状线距离≤2 cm(P=0.01)是LARS的危险因素;进一步通过多因素分析,发现高位结扎(P=0.02)、非专业化水平(P=0.01)、吻合口距齿状线距离≤2 cm(P=0.01)是LAR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可以降低术后LARS的发生率,尤其是轻度LARS病人,其近期疗效较满意,有临床推广价值。
骆洋何承祥敬然杨智岗俞旻皓盛春晓秦绍岚方洪生贡婷月谢荟钟鸣
一种用于预测大肠癌化疗效果的生物标志物、试剂盒及其应用
本发明首次指出单独检测血清外泌体中CACClnc的相对含量及利用大肠癌组织石蜡切片CACClnc的原位杂交染色评分在预测大肠癌患者化疗效果中的应用。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测大肠癌患者化疗效果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扩增...
洪洁陈豪燕张昕雨马丹房静远俞旻皓
围手术期厚朴排气合剂在腹腔镜结直肠癌快速康复中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1
2018年
背景:研究表明厚朴排气合剂有助于开腹胃肠道手术患者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但目前尚缺乏其与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关系的随机对照研究。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厚朴排气合剂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快速康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7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170例结直肠癌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于术前6 h、术后6 h和术后12 h分别经胃管给予厚朴排气合剂50 mL或厚朴排气合剂模拟剂50 mL。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与对照相比,试验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规律肠鸣音出现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显著缩短(P<0.05),而两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首次饮水时间、首次进食流质时间和首次进食固体食物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各有1例患者发生吻合口瘘。结论:厚朴排气合剂对促进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意义,能显著缩短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同时缩短术后患者住院时间,符合快速康复这一理念。
仇伊尔骆洋秦绍岚崔然秦骏陈建军俞旻皓钟鸣
关键词:厚朴排气合剂腹腔镜胃肠功能快速康复外科
吻合口支架降低结肠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的动物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通过比较放置吻合口支架与单纯手工缝合对大鼠结肠吻合口漏的影响,探索吻合口支架对降低结肠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的应用价值。方法以32只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16只,行大鼠结肠端端吻合术,实验组行间断缝合的同时放置支架,即支架组;对照组单纯行间断缝合,即手工缝合组。比较两组腹腔粘连程度、吻合口漏、总生存率的差异。结果相对于手工缝合组,支架组吻合腹腔粘连程度评分较低(5.94±1.69 vs.9.19±2.52,t=4.181;P=0.008);支架组吻合口漏发生率明显低于手工缝合组(12.5%vs.56.25%,χ2=6.788;P=0.023);支架组总生存率高于手工缝合组(87.5%vs.43.75%,χ2=5.850;P=0.016)。结论相对于手工缝合,吻合口支架可以减少大鼠术后腹腔粘连程度,降低吻合口漏发生率,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敬然骆洋秦骏康红梅黄轶洲俞旻皓钟鸣
关键词:结肠吻合口漏腹腔粘连
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风险评估量表应用价值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被引量:18
2021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危险因素及其风险评估量表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1月国内13家医疗中心收治的539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48例、宁波市第一医院35例、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35例、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32例、临沂市人民医院32例、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31例、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28例、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7例、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26例、如皋市人民医院21例、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11例、宁波市杭州湾医院7例、江苏省建湖县人民医院6例)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57例, 女382例;年龄为(62.7±0.5)岁。观察指标:(1)随访情况。(2)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危险因素分析。(3)构建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风险评估量表。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进行随访, 出院后1周、术后1个月随访, 了解病人术后吻合口漏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 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 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评估检测方法的效能。约登指数最大值为最佳截断值。结果 (1)随访情况。539例病人均获得出院后1周、术后1个月随访。随访期间, 79例病人发生吻合口漏, 吻合口漏发生率为14.66%(79/539), 其中39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 40例行二次手术(回肠或结肠造口)后痊愈。(2)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危险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长期吸烟和(或)酗酒、肿瘤长径、糖尿病、血红蛋白、白蛋白、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新辅助放化疗、吻合口距齿状线距离、腔内闭合
骆洋俞旻皓敬然周鸿袁旦平崔荣李勇张学利冯仕春陆少波王荣国路春雷汤少军汤黎明张银新钟鸣
关键词:直肠肿瘤吻合口漏
腹腔镜镜头防雾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1年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腹腔镜微创外科手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已十分广泛。手术中,其能给术者提供清晰的手术视野,使解剖层次更明确、分离更精细、切除更精准,同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1]。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腹腔内与外界存在温差等原因会导致镜头起雾,视线模糊不清,需频繁移出镜头擦拭。这不仅打断了手术的流畅性,甚至还可能影响医疗安全。因此,腹腔镜手术中镜头防雾处理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对于目前临床中的多种腹腔镜镜头的防雾方法,笔者予以详细分析。
刘泽宇(综述)钟鸣俞旻皓
关键词:腹腔镜镜头
肝切除术后联合mFOLFOX6辅助化疗与单独肝切除术治疗仅肝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比较研究(JCOG0603):一项Ⅱ期或Ⅲ期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7
2021年
研究目的:目前,仅肝转移性结直肠癌(LM-CRC)患者肝切除术后是否需行辅助化疗仍颇受争议。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随机对照研究探讨肝切除术后联合mFOLFOX6辅助化疗治疗LM-CRC的效果是否优于单独肝切除术。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在这项Ⅱ期或Ⅲ期随机对照研究(JCOG0603)中,年龄在20~75岁。
俞旻皓KANEMITSU YSHIMIZU YMIZUSAWA J
关键词:肝切除术辅助化疗随机对照研究转移性结直肠癌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