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秀敏
- 作品数:3 被引量:25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红肉和白肉枇杷果实类胡萝卜素差异积累机制研究
- 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根据果肉颜色可分为红肉和白肉两大类,类胡萝卜素为其主要呈色色素,本文主要以红肉枇杷‘洛阳青’和白肉枇杷‘白沙’为研究对象,探索两类枇杷果实类胡萝卜素差异积累的分子生理机制。主...
- 傅秀敏
- 关键词:枇杷类胡萝卜素基因表达与调控质体有色体
- 白肉枇杷与红肉枇杷成熟果实可溶性糖组成差异及其与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关系被引量:23
- 2010年
- 比较了甜种、荸荠种和冰糖种白肉枇杷以及宝珠、大叶杨墩和大玫瑰红袍红肉枇杷成熟果实果肉的可溶性糖含量、组成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差异。结果显示白肉枇杷果肉可溶性总糖含量高于红肉枇杷,且以蔗糖为主(占60%~70%),其次是果糖(20%~30%)和葡萄糖(9%~11%),而红肉枇杷中3种可溶性糖的含量比较接近。白肉枇杷果肉蔗糖占总糖的比例显著高于红肉枇杷,而葡萄糖则相反,但果糖占总糖的比例在2类枇杷中比较接近。白肉枇杷果实中性转化酶(NI)、酸性转化酶(AI)、蔗糖合成酶合成方向(SUS-synthetic)和蔗糖合成酶分解方向(SUS-cleavage)活性均低于红肉枇杷,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则比较接近。2类枇杷果肉蔗糖代谢酶的净活性均为负值,但红肉枇杷酶的净活性较低。研究认为,蔗糖代谢酶活性与2类枇杷果肉可溶性糖含量和组成差异存在密切关系。
- 陈秋燕周京一张波傅秀敏宋肖琴李鲜徐昌杰陈昆松
- 关键词:白肉枇杷可溶性糖转化酶蔗糖合成酶蔗糖磷酸合成酶
- 红肉和白肉枇杷果实类胡萝卜素差异积累机制
- 枇杷根据果肉颜色可分为红肉和白肉两大类,且类胡萝卜素含量及组成决定其着色。类胡萝卜素对果实品质具有双重效应,既决定果实外观,又对人体起着抗癌、增强免疫力等保健功能。因此,就果实类胡萝卜素合成和积累机制开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傅秀敏徐昌杰陈昆松
- 关键词:枇杷类胡萝卜素有色体质体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