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储云霄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6篇制冷
  • 4篇换热
  • 3篇沸腾换热
  • 3篇复合制冷
  • 3篇氨水吸收
  • 2篇性能系数
  • 2篇压缩式制冷
  • 2篇蒸发器
  • 2篇制冷剂
  • 2篇制冷循环
  • 2篇屏蔽泵
  • 2篇吸收式
  • 2篇冷剂
  • 2篇复合制冷循环
  • 2篇氨水吸收式
  • 1篇循环性能
  • 1篇蒸腾
  • 1篇制冷空调
  • 1篇制冷空调系统
  • 1篇制冷系统

机构

  • 7篇东南大学

作者

  • 7篇储云霄
  • 5篇杜垲
  • 4篇鲍帅阳
  • 3篇李彦军
  • 3篇武云龙
  • 2篇李舒宏
  • 2篇鄂文汲
  • 1篇姜小伟
  • 1篇杜凯

传媒

  • 1篇制冷技术
  • 1篇江苏省制冷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氨水吸收/压缩复合制冷循环性能分析
针对氨水吸收/压缩复合制冷循环的方式不同,结合Schulz氨水溶液状态方程,分别对压缩机处于系统高压区和低压区两种不同的组合方式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分析了在给定中间压力下,蒸发温度、热源温度和冷却水温度对两种组合方式下压...
鲍帅阳杜垲李彦军武云龙储云霄
关键词:循环性能热力计算
文献传递
高/低压区氨水吸收/压缩复合制冷循环性能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针对氨水吸收/压缩复合制冷循环的方式不同,结合Schulz氨水溶液状态方程,分别对压缩机处于系统高压区和低压区两种不同的组合方式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分析了蒸发温度、热源温度、冷却水温度和中间压力对两种组合方式下压缩机当量热耗量和热源耗热量的影响,并与单级氨水吸收制冷循环的性能系数做了比较。结果表明,压缩机当量热耗量对循环性能的影响要低于热源耗热量的影响;压缩机处于系统高压区时循环的一次用能量要明显高于压缩机处于系统的低压区;在中间压力给定时,存在一个最佳热源温度,使得氨水吸收/压缩复合制冷循环的性能系数取得最大值;随任一温度参数变化时,压缩机处于高压区时的性能系数总会出现低于单级氨水吸收循环性能系数的临界点;而压缩机处于系统低压区时循环的性能系数要高于高压区循环和单级氨水吸收循环。
鲍帅阳杜凯储云霄武云龙鄂文汲
关键词:氨水吸收式压缩式制冷复合制冷循环性能系数
基于热阻分析的套管式蒸发器强化换热策略
本文以套管式蒸发器为例,分析不同强化措施的强化效果。通过建立传热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别研究换热面积、换热介质流量和换热管强化处理表面这三个因素对整个传热过程的影响。然后进一步在此基础上引入热阻分析,先静态地分析传热过程...
储云霄杜垲鲍帅阳姜小伟
关键词:换热器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一种测量制冷剂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系数的实验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制冷剂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系数的实验装置,所述装置由制冷剂循环、热水循环、冷却水循环组成。冷却水循环和热水循环采用常规的循环泵实现液体流动。制冷剂循环利用冷凝器与单套管式蒸发器的高度差,通过加热,制冷剂汽...
杜垲储云霄李彦军李舒宏
文献传递
高/低压区氨水吸收/压缩复合制冷循环性能分析
针对氨水吸收/压缩复合制冷循环的方式不同,结合Schulz氨水溶液状态方程,分别对压缩机处于系统高压区和低压区两种不同的组合方式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分析了蒸发温度、热源温度、冷却水温度和中间压力对两种组合方式下压缩机当量...
鲍帅阳杜垲储云霄武云龙鄂文汲
关键词:氨水吸收式压缩式制冷复合制冷循环性能系数
文献传递
基于威尔逊图解法的管内强化沸腾传热效果分析与实验研究
减少空调系统能耗,提高系统效率是目前在采暖、通风和空调领域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采用具有内部强化结构的换热管是一种提高空调系统效率,降低能耗的有效方法。近年来,随着生产加工工艺的进步,各种具有不同内部强化结构的换热铜管相...
储云霄
关键词:制冷空调系统换热管沸腾换热
文献传递
一种测量制冷剂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系数的实验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制冷剂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系数的实验装置,所述装置由制冷剂循环、热水循环、冷却水循环组成。冷却水循环和热水循环采用常规的循环泵实现液体流动。制冷剂循环利用冷凝器与单套管式蒸发器的高度差,通过加热,制冷剂汽...
杜垲储云霄李彦军李舒宏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