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华
- 作品数:21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猪圆环病毒2型SYBRGreen Real-time qPCR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8
- 2018年
- 为了建立一种基于SYBRGreen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荧光定量PCR诊断方法,以PCV2 ORF2基因序列为研究对象,构建p MD19T-ORF2重组质粒作为阳性标准品,设计特异性引物,对该方法的最适引物浓度、退火进行了优化,并对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可重复性以及临床样品检出率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引物的最佳终浓度为0. 2 mol/L,最适退火温度为55℃;检测限可达到3. 0×10~2个拷贝/mL,而普通PCR检测限在3. 0×10~4个拷贝/mL;溶解曲线分析显示,在77~79℃有单一的溶解峰出现,并与CSFV、PPV、PRRSV、PRV没有交叉反应;组内重复性变异系数为0. 29%~0. 32%,组间变异系数为0. 32%~0. 36%;此外,该方法对临床样品的检出率为81. 5%(31/38),而常规PCR为68. 4%(26/38)。因此,相比常规PCR,该方法更为快速、灵敏、特异、稳定,更适合PCV2临床样品的检测,可为该PCV2早期感染的快速检测提供新方法。
- 冯华刘运超陈玉梅魏蔷张改平
- 关键词:猪圆环病毒2型PCV2ORF2REAL-TIME
- 精确识别新霉素的单链抗体关键序列及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精确识别新霉素的单链抗体关键序列及应用,属于抗菌药物抗原检测领域。本发明借助于分子对接及虚拟筛选技术,在新霉素单链抗体晶体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分子对接技术,搜寻虚拟多肽库中与靶标蛋白结合模式与亲和力最佳的多肽...
- 王方雨张改平赵东冯华牛艳郝俊芳杨继飞邓瑞广
- 文献传递
- 猪细小病毒4型单克隆抗体制备及抗原表位鉴定
- 2024年
- 为了制备猪细小病毒(PPV)4型Cap蛋白单克隆抗体(mAb)并鉴定其抗原表位,试验采用原核表达的Cap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将其脾细胞与SP2/0细胞进行融合,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血凝抑制(HI)和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试验(IPMA)筛选阳性克隆,最终获得2E7、4D6和5C9这3株特异性杂交瘤细胞株;然后用mAb对Cap蛋白多肽进行ELISA检测,鉴定分析其抗原表位。结果显示:4D6和5C9 mAb识别表位为线性表位,分别为387RRQDN^(391)和578QRKE^(581),而2E7 mAb识别的表位为构象表位;通过对Cap蛋白3D结构定位分析,387RRQDN^(391)和578QRKE^(581)抗原表位位于蛋白表面,且在PPV4亚型中高度保守,而与猪瘟病毒(CSF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乙型脑炎病毒(JEV)和猪博卡病毒(PBoV)基因序列同源性低。本研究为PPV4诊断试剂的开发和新型疫苗的研制提供了参考。
- 柴书军杨苏珍刘运超冯华魏蔷王方雨金前跃张改平
-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抗原表位
- PCV2b衣壳蛋白C端连接不同B细胞表位对其免疫原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20年
- 为了研制廉价高效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亚单位疫苗,根据大肠杆菌密码子的偏好性合成PCV2b(GenBank:AY969004.1)cap基因全序列,利用PCR技术,分别将PCV2的2个B细胞表位(226LKDPPLNP233和195HVGLGTAF202)以单独和串联的方式连接到Cap的C端,成功构建至pE-SUMO表达载体,将3个重组载体转化表达菌株BL21(DE3)后诱导表达,经SDS-PAGE分析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3种重组蛋白均以可溶形式表达且表达正确。对3种重组蛋白分别进行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再用SUMO蛋白酶除去融合标签,获得无标签的Cap-e1、Cap-e2和Cap-e12蛋白,并分别与相应的弗氏佐剂等体积乳化,将20只6周龄大小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5组,分别免疫3种重组蛋白,同时设置疫苗组和PBS组作为对照组,并进行免疫评价,比较C末端连接的不同B细胞表位对Cap免疫原性的影响。抗体检测结果表明,除第2周外,各试验组的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PBS组,且连接2个表位的Cap-e12蛋白产生的抗体水平高于只连接1个表位的蛋白(Cap-e1、Cap-e2),而在第6周时,Cap-e12蛋白抗体水平与疫苗组无显著差异。综上Cap的免疫原性与连接表位数量有关,连接2个表位后能显著提高Cap的免疫原性。
- 刘晴坤冯华任春晓魏蔷刘运超张改平
- 关键词:衣壳蛋白B细胞表位免疫原性
- 一条靶向猪病毒性腹泻病毒S1蛋白的多肽
- 本发明一条靶向猪病毒性腹泻病毒S1蛋白的多肽,借助于机器学习模型,针对PEDV S蛋白晶体结构的S1‑CTD区域解析,通过多肽虚拟筛选技术,筛选到与靶标蛋白具备潜,其多肽序列为FWKHRI(111740)。人工固相合成1...
- 王方雨张改平邢广旭孙雪峰乔松林焦文强冯华徐倩
- 一条靶向猪病毒性腹泻病毒S1蛋白的抑制性多肽
- 本发明借助于机器学习模型,针对PEDV S蛋白晶体结构的S1‑CTD区域解析,通过多肽虚拟筛选技术,筛选到与靶标蛋白具备潜,其多肽序列为FWKEAK(110616)。人工固相合成110616序列,并利用人工表达的PEDV...
- 王方雨张改平冯华邢广旭孙雪峰孙亚宁徐倩
- 与猪病毒性腹泻病毒Nsp5蛋白结合的多肽序列
- 本发明借助于机器学习模型,针对PEDV Nsp5蛋白晶体结构的解析,通过多肽虚拟筛选技术,筛选到与靶标蛋白具备潜,其多肽序列为YYRKWP(168510)。人工固相合成168510序列,并利用人工表达的PEDV Nsp5...
- 王方雨张改平冯华邢广旭孙亚宁徐倩张颍硕
-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6
- 2011年
- 根据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囊膜蛋白VP28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4条特异性引物,以pMDT-VP28重组质粒为标准模板,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建立了WSSV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测定LAMP对WSSV-DNA的最低检测限,并与巢式PCR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该LAMP方法的最佳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60min;LAMP对WSSV的最低检测限为10copies/μL,而巢式PCR为100copies/μL,表明该LAMP方法的敏感性显著高于巢式PCR检测方法。因此,WSSV的LAMP检测方法比PCR更为简便、快速、灵敏,且无需昂贵的变温仪器,更适应水产养殖的现地检测,本研究为WSSV早期感染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新方法。
- 冯华张改平郭军庆王爱萍赵丽娜杜晓明王林林
- 关键词: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环介导等温扩增巢式聚合酶链反应
- 一条抑制猪病毒性腹泻病毒的多肽及其序列
- 本发明借助于机器学习模型,针对PEDV Nsp5蛋白晶体结构的解析,通过多肽虚拟筛选技术,筛选到与靶标蛋白具备潜,其多肽序列为KYRRQH(177080)。人工固相合成177080序列,并利用人工表达的PEDV Nsp5...
- 张改平王方雨孙雪峰冯华邢广旭徐倩
- 缺失免疫抑制位点的人早孕因子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
- 2011年
- 目的:构建缺失免疫抑制位点的人早孕因子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GEX6P-EPF11,诱导GST-EPF11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免疫小鼠,测定效价。方法:以pMD18T-HSPE1模板,PCR扩增缺失免疫抑制位点的人早孕因子基因片段,经限制性内切酶BamHI和XhoI双酶切后,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6P-EPF11。将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以1 mmol/L IPTG进行诱导表达GST-EPF11融合蛋白,Western blot鉴定。以表达的GST-EPF11融合蛋白作为免疫原免疫小鼠,抗体效价用ELISA检测。结果: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约35 000的融合蛋白GST-EPF11。ELISA法检测免疫小鼠的抗体血清可达1∶12 800。结论: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出GST-EPF11融合蛋白,并免疫了小鼠,测定了抗体效价,为下步制备缺失免疫抑制位点的人早孕因子的单克隆抗体(mAb)奠定了基础。
- 王林林张改平郭军庆王丽杜晓明冯华权凯王爱萍
- 关键词:早孕因子原核表达PCR